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纵观几十年来的美苏关系史,人权外交是美苏实现其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人权外交在美苏实现国家利益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为突出。继卡特时期的"人权外交"之后,里根在人权外交方面颇有建树。人权问题仍然是布什时期美苏关系的重要议程之一,且增添了许多新内容。认真研究美苏两国如何利用人权外交实现其国家利益,对于我们了解美苏关系的总体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力图在这方面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2.
人权是个人和集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人权象征着人类价值的永恒。人类文明的基本精神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权的概念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人权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是平等,因而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民族国家,由于地域的不同、社会发展历史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对人权观念的理解和解决人权问题的轻重缓急就有所不同,因而又存在着“差异”、存在  相似文献   

3.
人权问题是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引人注目而又具有广泛影响的问题,任何国家都毫无例外地以促进和保障基本人权作为其基本宗旨。然而,由于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政治文化的基本性质,各国对人权内容的侧重和由此产生的具体的人权政策都有所不同。这样的差别是自然形成的,它受各国不同的具体条件和政治体制的限制,除了一些例外之外,它受到一国主权的保护,同时也得到联合国认可的。1966年的联合  相似文献   

4.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中国变成了美国"人权攻势"的主要目标。从此至今,人权问题就一直与军控、贸易等问题一起成为中美关系议程表的主要内容,并在某些特定时期成为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的人权外交对中美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就试图对这一时期中美关系中的人权外交问题做一些粗浅的分析,文章的三个部分分别阐述美国对中国人权外交的主要方式、人权外交与战略利益的关系以及将来的几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国内保护的辩证关系,说明人权与主权关系问题凸现的理论根源在于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矛盾,问题的解决须找到两者间的一个平衡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在人权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异有深刻原因,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强权政治.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权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迷误、在人权对话或斗争中争取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权问题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变得非常突出。在联合国这样的国际舞台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西方人权观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归根到底在于如何处理人权的普遍性与文化的多样性这对现阶段无法回避的矛盾。这里所谈的文化多样性除包含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政治模式和法律制度等因素外,还应包括特定的时代和经济发展阶段给一国的文化发展所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农村的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两国都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本文以中日两国调查数据为依托,从微观主体出发,探讨村民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日本农民与其他行业人员的社会参与活动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特别是农民对居住地的归属感能从其参与农业报酬性行为中获得,却不受其自身经济...  相似文献   

8.
杨莹 《法制博览》2015,(6):139-140
在我国侦查程序的运行中,各类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的规定过于笼统。实施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在侦查运行中引入比例原则,有助于对人权的保障,可以规范整个侦查的运行,有助于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公正。但是在我国的侦查运行中引入比例原则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转变人们的观念,树立人权保障观念和无罪推定理念。  相似文献   

9.
尽管罗尔斯和哈贝马斯用不同的方法建构自己的人权理论,但他们都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而法律框架本身存在排斥或轻视人权的危险。本文在对这两位学者的人权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指出,法律方法忽视了下述问题:为什么这些权利会将平等地对待个人的普遍义务强加给当权者?为什么这些权利必须同时得到实现?本文通过诉诸个人的平等尊严观念来解释第一个问题,通过对引发人权要求的历史过程的分析来阐述第二个问题。在对人权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把人权理解为对正义的最重要的道德义务的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国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05,(14)
6月27日的《时代》以“中国的新革命”为总题刊载了超过20个版的相关文章。该组文章以崛起的中国为主线,从中美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中国社会的变化,美国大企业对中国的影响等方面,全面解读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人权等方面的情况。文章说,去年美国人购买了价值110亿美元“中国制造”的服装和价值1850亿美元的其它商品。然而,大多数美国人没有认识到中美两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把美中两国绑到一起的不仅仅是棉服,也不仅仅是玩具或鞋子。中国持有上千亿美元的美国债券,两国公司围绕石油等资源展开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表现影响着如何解决对美国决策者来说意义重大的问题,比如朝鲜核  相似文献   

11.
仇虎明 《法制博览》2013,(11):172-173
看守所内的在押人员,主要以未决犯为主,兼有部分短刑期的已决犯,由于这部分在押人员或为正在接受刑事诉讼审查的对象,是否触犯刑法尚未确定,或为虽已确定为罪犯,但刑期较短,针对这两类在押人员的人权保障一直是看守所的一个工作弱点,也是一直是监所检察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对看守所在押人员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行了梳理,对看守所在押人员人权保障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的未来。中国至今仍广泛存在的"带香"行乞现象提示我们,中国儿童人权保护的现状仍令人堪忧,儿童人权保护任重道远。儿童人权保护在中国面临着传统观念影响和制度运转失灵、技术手段滞后等问题,必须从观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重新建构起兼具世界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儿童人权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权问题是国际斗争的焦点之一。当前,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国家提出了强大动力。中国致力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继续增进和保障人权,不仅需要深化改革开放,也需要人权观念的普及,更需要人权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无论是对外斗争、对内教育和国家的法治建设,加强人权问题研究,尤其是对国际事务领域内的人权问题研究,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紧迫性课题。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人权研究起步晚,研究力量在整体上来说也比较薄弱,缺乏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人权理论。在国际关系学领域,人权问题更是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中棘手的问题,至今仍是制约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和平谈判解决的进展甚微。从社会制度差异、地缘利益冲突、政治经济竞争等层面探究这一问题十分必要,但从政治文化维度解读,将裨益于我们对两国边界问题及谈判僵局的深刻理解。中印边界之争,表面上是两国领土主权之争,但牵涉的是两国民众心灵深处的政治文化认知差异,这些差异上升到国家认同的层面,使两国关系受到重大影响。在新时期,中印双方应加强沟通和理解,只有解决了"信任赤字"和"理解赤字"问题,才可能在边界问题谈判解决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1988年,苏联科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由苏联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九位著名学者撰写的著作(英文版),题为《过去和现在的苏美关系》(Soviet-American Relations,Pastand Presnt,"Social Sciences Today"Editoral Board,Nauka Publishers,Moscow,1988.)。该书有一个新奇的地方,即抛弃了传统的、纯历史的研究方法,把美苏关系特别是战后以来的美苏关系归纳为几个模式。作者的意图在于说明哪些模式已经不存在,哪些还会产生,哪个最符合美苏双方乃至整个世界的利益,根据历史经验与教训,寻找美苏关系最理  相似文献   

16.
民粹主义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扮演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尤以英国和日本两国为甚。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日两国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派别、组织形式及政治主张,通过对两国民粹主义的话语特色进行分析,清晰地勾勒出两国的民粹主义政客如何在各自国家的政坛发挥着"极右"的影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两国的政治走向。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权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各个国家,不论制度、区域位置、民族和发展状况,都在积极表示对人权的重视和尊从立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世界进步势力的代表,为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曾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路线的干扰,人权理论研究在我国一直裹足不前。一谈人权就同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立法原则,是资产阶级欺骗、麻痹人民群众的工具,充其量只不过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样一种片面的理论观点支配了我们几十年来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看法。"6·  相似文献   

18.
期有赴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的出访任务,每每免不了要做“人权对话”,要对相关问题做相对系统的研究和思考,由此,也形成了一些观点和认识,主要的看法是:中国人权的保护与发展的东西方认同,既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认知问题,解决后一方面问题,需要“智慧”,要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人权外交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卡特政府正式推行人权外交以来,广大发展中国家一直是美国人权外交的重点对象.冷战结束后,美国没有放弃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并继续推行人权外交.但在新的形势下,美国的对外战略有所调整,对发展中国家的人权外交也具有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管理与司法活动中,刑事诉讼程序与人权关系最为紧密,因为刑事诉讼涉及公民最重要的基本权利,例如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刑事诉讼中对人权保护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人权保障的水平。刑事诉讼发展史实际上就是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不断进步的历史。但是对于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艰难和困惑却一直伴随着人类法制文明的进程。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权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有无被侵害权利的发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有哪些方式和途径等等,都是司法工作者和关心人权状况的人士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对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人权保障制度的现状、缺陷以及完善的对策略陈已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