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结合我国《合同法》论述了行纪的概念、特征 ,分析了行纪的构成和内容 ,认为 :行纪关系是一个由委托人、行纪人和第三人三方所形成的具有两重法律关系的系统。行纪制度所具有的这一独有特色 ,构成了行纪系统法律关系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重叠、交叉、相互关联性 ,在行纪纠纷的解决中 ,在坚持传统民法相对性原理的同时 ,对其有所突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2.
在期货交易中,除了一少部分期货商在期货交易所中仅仅进行自营业务外,大部分期货商或者是专营经纪业务或者是兼营期货经纪业务。期货经纪活动是期货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律上,所谓期货经纪活动是指期货经纪商接受其他无权进场从事期货交易客户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在交易所内为委托人(客户)进行期货及期权买卖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对这种民事行为的性质,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中存在有不同的看法,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代理说、居间说和行纪说。 一、关于“代理说”。这种观点认为期货经纪活动的性质属于代理行为。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期货交易规则(试行)》第8·1条即规定:“经纪业务是郑州交易所会员在郑州交易所内为客户代理交易的活动。”其他交易所的有关文件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可以说,这种看法在  相似文献   

3.
周清 《法学杂志》2001,22(3):42-43
近两年来 ,因期货经纪公司所聘用的经纪人员 (也就是俗称的经纪人 )的资格不合法或行为不规范而引起的诉讼日益增多 ,是期货交易纠纷出现的新特点。因期货经纪人员行为不规范而引起的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期货经纪人员制度的不完善 ,因此为健全我国期货市场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笔者就期货经纪人员制度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一 )应明确期货经纪人员的定义在期货市场中 ,期货经纪人员是指受聘于具体的期货经纪公司 ,接受客户的专项买卖代理进行期货交易的人员。目前 ,理论上将期货经纪人定义为受他人的委托 ,以自己的名义 ,及以自己…  相似文献   

4.
一、冲突规范的调整方法及其产生基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具有国际因素或者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说,它是在法律关系的诸因素中至少有一个因素与外国有联系的民事法律关系。对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调整有两种方法,即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间接调整方法,即通过间接法律规范来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只指出适用什么法律来确定某一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并不直接规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因而不直接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仅起间接的调整作用。间接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间接法律规范主要是冲突规范,是指明某种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  相似文献   

5.
一、实增简介原告招远市外贸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进出口公司)。被告招远市商贸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广称招远咨询公司)。被告江苏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公司)。查明,江苏公司原名为南京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994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的国内期货经纪公司。招远咨询公司是江苏公司的期货介绍经纪公司,常年负责在招远地区帮助江苏公司介绍期货客户,代收客户保证金和指令单,但不收客户任何费用。1996年8月23日,招远咨询公司持盖有江苏公司合同章的期货交易代理…  相似文献   

6.
一、合同转让仲裁条款效力概述合同转让,准确地说是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指在不改变合同关系内容的前提下,合同关系的一方当事人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的法律行为。在法律上,合同转让可能通过两种途径发生:法律规定的转让和合同当事人约定的转让。法律规定的转让包括:作为自然人的合同当事人死亡时,合同中非人身性质的权利义务转移给遗嘱执行人;当事人破产时,合同中非人身性质的权利义务转移给破产执行人等几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于单纯法律意义上居间人的概念,在实际的期货市场上期货居间人不仅居间介绍,促成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投资者订立经纪合同,而且还从事包括投资咨询、代理交易等期货交易活动,期货居间人是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期货居间人引发的期货交易风险包括诱骗客户进行期货交易、代替客户签订虚假期货经纪合同、夸大或虚构交易业绩诱导客户出资、全权代理客户交易而恶性炒单等情形。  相似文献   

8.
本纠纷围绕原、被告之间以厂房为对象的资金转移而产生,如果将这一活动认定为它形成了所有权转让与租买关系的结合或者是单一的买回关系,则目前并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对其予以调整。从而,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认定及处理也无直接的法律规范可依。如果将其认定为抵押货款关系,则一方面处理案件有法可依,有利于及时解决经济纠纷,公平保护当事人利益,另一方面这似乎又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弥补手段。在我国市场经济成长和完善时期,类似这样的资金转移活动是有其客观要求和积极意义的,法律不能长期对这些行为及经济关系放弃规范和调整。作者客观地介绍了对本案所包含的合同关系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认定以及具体处理方法的各种观点,也从法律角度对各种观点作了剖析,对立法和司法实践都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法律形式,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合同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合同是确立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某种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这种行为由法律调整,受法律保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必须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2)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相似文献   

10.
国际私法的产生和存在,不是因为法律冲突这一社会现象,而是基于十四世纪产生的新型的国际社会关系。 同时,法律作为国家意志,是要约束人们的意识行为,而不是要解决某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因此,国际私法的目的和 任务不是要解决法律冲突,而是通过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  相似文献   

11.
期货欺诈行为及其认定高明生期货欺诈行为,是指期货经纪公司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及其相关活动中违背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故意制造虚假事实或隐瞒实情,欺骗客户,使客户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从事期货交易,从而损害客户利益,扰乱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2.
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不仅是指法院与一切诉讼参与人之间,而且也是当 事人彼此之间以及当事人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而区分诉讼 法律关系主体和诉讼主体概念的外延和界定其内涵,更易准确把握二者质的规定性、 把握其之于民事诉讼的不同意义。同时,树立法院与当事人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 的地位平等的观念,并恰当理解和把握法院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将对 更为合理地配置诉讼主体及其彼此之间的诉讼权利义务和更为科学地设置诉讼结构 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期货经纪人过错致客户受损的民事责任承担□杨永清期货经纪人是以期货经纪机构的名义而不是以单个的个人名义为客户服务的期货经纪机构的从业人员。客户只和期货经纪机构签订委托合同,而不与经纪人签订委托合同。所以,经纪人不能单独对外承担责任,对外承担责任的主体是...  相似文献   

14.
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将合同的权利义务转移给第三者的行为。合同转让是合同变更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变更只是合同主体(当事人)发生变化,而合同的内容(权利义务)并无改变。因此,合同的转让就是合同所规定  相似文献   

15.
境外期货经纪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吴建斌(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近两年来,期货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全国成立各种类型的期货交易所数十家,期货经纪公司数百家,还有一批交易所和经纪公司正待开张,"期货热"大有超过"股票热"、"房地产热"之势。期货热对于推动我...  相似文献   

16.
BOT项目协议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BOT是一种新型的私人直接投资方式。BOT项目协议是东道国政府与项目公司之间关于项目开发、运营和移交各阶段彼此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BOT项目协议的法律性质,是解决其法律适用问题的前提,直接决定着BOT项目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律角色。本文认为BOT项目协议不是所谓的国家契约,而是国内法契约,并在比较BOT项目协议与行政合同的基础上,提出BOT项目协议是类似与政府采购合同的特殊的民事合同。  相似文献   

17.
论权力与权利的一般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莉君  孙国华 《法学家》2003,(5):107-113
在某种社会关系中,权力是一方当事人作为权力的拥有者促使受权力管辖的另一方当事人服从前者意志的力量;而权利则是一种被认为正当的权力.权力与权利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表现为一方面,权利的具体类型与内容都要依赖于社会权力结构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如果权力要稳定地存续下去,就需要向权利转化.在法律活动中,由法律所规范的权力已经转化为法律权利.法律关系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非权力与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构成要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简称第三人)是指对他人的诉讼标的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参加到他人之间已经开始的诉讼中,以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因此,构成第三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第三人与本案一方当事人必须有某种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是事实关系。第二,第7人与本案~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同本案原被告之间的法律关系必须是两个法律关系。第三,两个法律关系必须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牵连关系,即第三…  相似文献   

19.
曾广东 《特区法坛》2002,(72):12-14
合同亦称契约。传统意义上讲,契约是交换关系及这种关系的载体,体现的是一种综合的互助和同构关系。现代意义上的契约,即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订立的,那么个人意志的表示是合同订立的前提条件,在合同确定的范围内,一切债权债务关系只有依当事人的意志而成立,即法律意义上所称的意思自治。意思自治不仅指当事人有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的自由,而且也指有不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的自由。意思  相似文献   

20.
网络时代发展迅速,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出现,并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电子合同是电子网络技术与商务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各方当事人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方式.本文对电子合同在订立环节中会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