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玉井乡店子村有很多荣誉.1989年,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995年,村党支部被临洮县委树立为全县"十面红旗党支部";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1997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村党支部近二十年的努力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我是1995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6年来,我和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群众挖穷根,找富路,发展经济,使吴岳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几年被省、地、市评为"五好村"、"十强村"、"安全文明村".村党支部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党支部".去年,吴岳村人均纯收入3500多元,比6年前增长近10倍;集体经济纯收入119万元,比6年前增长近20倍;集体积累1280多万元,比6年前增长近20倍;上缴税金65万元,比6年前增长了10倍多.  相似文献   

3.
地处酒泉市南郊的西峰乡苜场沟村,有8个村民小组,435户,1550人,2027亩耕地,是西峰乡经济发展较快的村之一.十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在引导农民向小康和富裕型小康目标迈进的同时,把服务群众,增强实效性作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发生巨大变革和农民思想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仍然有所做为,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该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双丰收.至1999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17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0元,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地授予"科技推广示范村"和"全区50强村"称号,村党支部也被省、地、市评为"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  相似文献   

4.
化乐 《党的建设》2002,(11):11-12
张掖市甘州区小河乡兴隆村党支部书记贾兴国,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身怀爱民之心,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在他的带领下,群众收入稳步增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他心系群众、扎实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党和群众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张掖市委、甘州区委授予"全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村党支部也连续5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区委树立为"五好标兵村党支部"、"安全文明村"、"科技示范村",被市委授予"农村奔小康标兵党支部"称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榆中县安家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实施致富工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标,走科技强村之路,大大改变了全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有力地促进了本村经济的发展.村党支部连续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五好村党支部",2000年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先进党支部"、"市级文明村".今年又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四个一"先进典型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晚德自1976年当选平山县平山镇西街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连续工作了近30个年头,期间他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抓班子,带队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富民强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一个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贫困村变成了闻名全县的富裕村.该村已连续十年荣获县、市"文明村"称号,其党支部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党支部",李晚德也被上级多次授予"优秀模范党支部书记"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7.
胡小丹 《实践》2013,(6):68
二号村社会总产值已达1.57亿元,人均收入超过115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突破2200万元,先后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自治区级小康示范村、"四星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自治区级先进党支部,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先进集体,并成为国家首批文明村。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办事处二号村党支部围绕经贸兴村、商贸富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稳步实现了农村产业化,率先步入  相似文献   

8.
我们四间村位于长春市的西北部,城西乡的东北部,全村共有耕地 402垧, 4个自然屯, 6871口村民, 42名共产党员,有铸诚防盗门等 42户村办企业,全村各种类型企业总资产已经达到 9.6亿元, 2000年实现全口径产值 10.02亿元,入库税金实现了 855万元,村级全年纯收入达到了 850万元,人均收入 5083元。我们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标兵党支部,村里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警民共建连续三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均受到各级组织的表彰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我们四间村的事业从总体…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4,(5)
<正>暖水村位于准格尔旗暖水乡,因暖水河拥有山泉而远近闻名。近年来,暖水村重视抓好文明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在乡政府所在地大力发展餐饮、商贸、修理等第三产业,积极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和种植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文明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暖水村被打造成市级精品移民小区,获得自治区级文明村镇荣誉,党支部被旗委评为"五好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200元。  相似文献   

10.
章立 《共产党人》2011,(15):34-35
<正>许鹏程现任盐池县惠安堡镇麦草掌村党支部书记。自2004年被选派为麦草掌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开拓创业,在6年多的时间里,使麦草掌村由一个班子瘫痪、人心涣散、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文明村。许鹏程先后被自治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评为先进个人,被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区职业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1.
张关垭村地处南充城郊,人均耕地只有0.75亩.近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走出了一条致富增收之路.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300元,比上年增加1000元,其中依靠科技增收700元,先后被南充市、顺庆区评为小康示范村、文明村和农村基层组织先进村.  相似文献   

12.
现任灯塔乡班前村党支部书记的尕玛求,是一个憨厚朴实的藏族汉子,自199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带领着群众将一个昔日的特困村变成了草原上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他曾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13.
初夏时节,我采访了地处川西北高原的汶川县威州镇双河村.2003年,双河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06.5万元,实现农民人平纯收入3738元,其中二、三产业占总收入的80%以上;村级固定资产原值达420万元,有集体存款306万元,对外投资150万元;去年人平仅有0.19亩耕地的全村农民实现了集体资产经营户平分红利2024元.双河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村党支部被阿坝州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红旗支部旗更红——记汾西县瓦窑圪塔村党支部□张建忠李胜利水宝珍沿霍桃公路进入汾西县境的第一个村庄,便是临汾地委、行署授予“文明村”称号的瓦窑圪塔村。这个村党支部从1991年起连续3年被中共临汾地委评为红旗党支部。10年来,省劳动模范、地区红旗党支部书...  相似文献   

15.
由临洮县城南行十余公里 ,便到了被誉为全县“第一村”的临洮县玉井乡店子村。近几年来 ,该村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荣誉和成绩 ,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 ,被地委、行署评为全区“十强”村 ,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农村先进党支部”和“全区农村先进党支部”。店子村的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带着这个问题 ,6月下旬记者到该村进行了实地采访。在驱车前往该村的路上 ,记者一边在听县上的同志介…  相似文献   

16.
陈竟 《党的建设》2014,(10):18-19
群雁奋飞头雁领。位于子午岭山麓的宁县盘克镇形赤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经过10多年的风雨历程,由穷变富,全村实现公路砂石化,农户家家接上自来水,户户通上照明电。2004年,形赤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村上先后被评为“文明村”“敬老模范村”“卫生先进村”“省级生态村”“思想政治先进集体”,并被市、县综治委命名为“安全小区”。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春节刚过,香港彩王集团与滕州市级索镇姚庄村签订协议,出资1001万美元,成立滕州彩王热电厂,实施3.6万KW热电厂扩建工程。这家著名企业集团为什么对姚庄这块土地情有独钟?总裁倪志明说:“看中的就是姚庄村这块金字招牌。”这个仅有1400人的村已拥有工业企业6个,固定资产2.6亿元,2000年实现利税21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5479元,成为山东省的明星村;有47名党员的村党支部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党支部”,2000年被山东省委授予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在村里一干就是26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周凤先赢得一项又一项桂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带着好奇和敬意,我们走进滕州、走进姚庄,探寻姚庄村党支部解放思想、永不满足,加快发展、永不停步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陈文华  安占 《求贤》2006,(3):33-34
天津东丽区无瑕街新五村地处东丽区与塘沽区的结合部,跨在市区与港口之间。论地理优势可谓得天独厚。近年来长期默默无闻的新五村一跃成为天津市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政治建设示范村。2005年全村生产总值2.76亿元,人均收入29万元。  相似文献   

19.
乌盟兴和县三瑞里乡十五号村位于三瑞里乡西南部,兴隆公路横穿境内。过去,这个村面对的是风沙肆虐的自然环境,濒临倒塌的党支部办公场所,软弱涣散的支部班子和人心不齐的父老乡亲,是兴和县出了名的贫困村。如今,十五号村由“三靠村”变成出了名的文明村、富裕村。一排排整齐的白杨“绿树成荫”,一片片果园“繁花似锦”,一间间厂房机器轰鸣,尤其是那新建的校舍,红旗飘扬,窗明几净,使过往的行人都称羡不已。党支部连续数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99年被盟委命名为“优秀基层党支部”。而这一切的变化,都与党支部带领群…  相似文献   

20.
正位于辽西第二高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狼山北麓的建昌县石佛乡灰窑子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和创新超越,实现了从"苦甲建昌"到"幸福小康"的逆转。灰窑子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名镇",村党支部被评为辽宁省"五个好"党组织标兵。抓党建、增动力,聚民心。村党支部始终把党建作为主责,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决策的民主科学,督促党员干部有作为、讲奉献、守清廉。几十年来,村党支部坚持每天定时播讲法律法规。播放中央及省、市、县时事新闻,不断提升村民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