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学生周末离家一去不归 台北初中女生王某某去年底赴台南与网友见面后,就没有再回家.心急如焚的家人在台北市议员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希望社会各界帮忙协助寻找女儿.  相似文献   

2.
一个有大学文化、对女儿疼爱有加的父亲,曾多次对亲生女儿进行性侵害。在遭到女儿强烈反抗后,自恃有文化的父亲竟然给女儿写起了“情书”,妄图“感化”女儿。不堪忍受父亲玷污的女儿,万般无奈之下告发了父亲,从而揭开了长达17年的家庭性骚扰内幕……一1971年5月,朱晓冰出生在黑龙江省望奎县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父亲朱元申在部队当教官,母亲李梅是一家商店的营业员。由于部队离家较远,朱元申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每望着回到家的父亲一身戎装、英姿焕发的样子,朱晓冰心里对父亲溢满了崇拜之情。朱元申十分宠爱女儿。每次从部队回家,他都要…  相似文献   

3.
热闹数月的"台湾省市长和省市议员选举"于1994年12月3日落下帷幕,国民党方面赢得"台湾省长"、"高雄市长"两席和48席"台湾省议员"、20席"台北市议员"、23席"高雄市议员":民进党方面赢得"台北市长"1席和22席"台湾省议员"、18席"台北市议员"、11席"高雄市议员":新党赢得2席"台湾省议员"、11席"台北市议员"、2席"高雄市议员":无党籍人士赢得7席"台湾省议员"、3席"台北市议员"、8席"高雄市议员"。从选举结果看,朝野各党基本上反映了台湾的政治格局和实力:国民党阵容很大,但它正处于"百年老店"的改造、调整阶段,面对民进党、新党的竞选攻势,难免在防线上出现大的漏洞:民进党执政心切,全力竞选,和国民党决一雌雄,攻下台北市和取得51席"省市议员"席位,这也符合民进党在岛内的地位和所拥有的实力;新党初试啼声,既没有国民党担心执政基础动摇的包袱,也没有民进党那样强烈的急于执政的愿望;且新党实力有限,又是两面作战,左打国民党,右打民进党,力不从心,因此  相似文献   

4.
女儿考上大学母亲自杀   2005年8月1日,云南一女生考上了大学,母亲却因交不起学费而上吊自杀.   “我宁可没有考上,宁可永远在家里种田,宁愿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是我害了妈妈!“一个多月来,该女生的泪水几乎没有干过.   ……  相似文献   

5.
一束手电光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悲凉”。 那还是我上高中的事。因为家乡的偏僻和落后,我们整个乡连一所高中都没有,我只有去三十里之外的龙门读高中。离家太远,便做了住校生,一周只能回家一次。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正当我收拾好了一周的米和面,准备要去学校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无奈,只有等到星期一的早晨再去了。 山沟里的路不好走,凌晨四点半我就出发了。走出门后,我就对母亲说,你回吧,我一个人走。但母亲执意要送我,于是…  相似文献   

6.
大伟 《中国残疾人》2006,(10):50-50
无奈的母亲:我们是个夫妻双残的生活困难家庭,今年女儿考取了一所公办大学,全家人还没笑完就开始为学费发愁了。朋友建议申请助学贷款,还说一般都不还。可是女儿怕丢人,怎么也不同意,要不就不上了。我四处借钱,至今也没有凑齐。我该怎么办啊!大伟:还是要先祝贺您的女儿考取了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14,(9):43-45
(一)受害妇女离家(暂时)后没有去处怎么办 1.案例描述 小红,33岁,在乡里一家公司上班。她与丈夫结婚的过程十分不顺利,曾遭到父母、亲戚的反对,但是小红还是赌气和丈夫结婚了。结婚两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但是小红的丈夫一直想要个儿子(他与前妻也是个女儿),因此小红的丈夫在生完孩子后找了个茬打了小红表示心中的不满。随后因为小红的丈夫不务正业、打麻将,两人的争吵不断,有时小红也会被打。  相似文献   

8.
聋女失踪苦泪涟涟 2000年3月12日是个星期天。中午,中原油田第二警察支队的二级警督贺永录一家正在吃饭,突然推门走进一男一女两个聋人。男的叫吴玉建,山东荷泽轮车厂工人,是女儿贺琼的聋校同学,女的自称叫李小娟。贺永录急忙又添了两个菜,让女儿贺琼招呼客人坐下吃饭。饭后,来人约贺琼出去玩,并邀上贺琼的好友聋人赵梅芳。夜里,女儿没回家,贺永录也没多想。女儿自荷泽聋人学校毕业后,同学吴玉建等人曾多次到家,领贺琼与赵梅芳一起去荷泽玩,有时当天也并不返回。第二日,女儿仍没回家。第三日,女儿仍没有消息。贺永录未免担心起来,他让妻子张秀玉与赵梅芳的母亲一起到荷泽寻找。两位母亲在荷泽轮车厂,询问带女儿外出的吴玉建,支吾半天,道不出个所以然。  相似文献   

9.
施忠良 《今日广西》2007,(22):63-63
我女儿高中毕业不久就拿到了驾驶证。大学毕业后。她远嫁新加坡。今年暑期回家探亲时,我发现她居然不会驾车了。难道她在新加坡不开车?“是的,我在新加坡没有开过车。”女儿证实了我的猜想,“因为我在新加坡考不下来驾照。”女儿有点儿无奈。  相似文献   

10.
黄岑 《公民导刊》2006,(6):41-42
14岁的重庆女孩李妮(化名)转学到成都后没多久,突然带着6万元现金离家“闯天下”,其父母心急如焚……李妮是不是回重庆了?为了找到女儿,李妮的家人发动了成都、重庆两地的新戚,展开了紧急寻找……  相似文献   

11.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12.
回家     
年关岁尾,又到了该回家的时候。 也许,只有此时,人们才能体会到“归心似箭”的份量。 离家是一个过程,回家也是一个过程。出门进门,这些属于生命里的情节,每年每月都在人生的舞台上重复上演。 带着些许疲惫,带着些许喜悦,带着思念家人那颗疼痛而温暖的心,急切地踏上来时的路,就像飞倦鸟儿回到自己的巢……  相似文献   

13.
英国小女生玛丽,前不久在家中的浴室里产下了一个小宝宝。玛丽的妈妈一开始还以为是医护人员在开玩笑,因为自己的女儿才12岁,更何况家中没有任何人察觉到这个小女孩有什么异常,就连家庭医生也完全被蒙在了鼓里。时隔不久,另一位同龄小女孩珍妮,和她的妈妈在一家超级市场的洗手间里,用刚买来的简易验孕剂做了检查,结果又是一个阳性反应。珍妮的妈妈早就知道小女儿有一个14岁的男朋友,因为担心他们会有性关系曾带她去看过家庭医生,可是小珍妮就是不肯吃避孕药,也不愿意让男友使用保险套。现在珍妮真的怀孕了,倒让母亲觉得女儿是故…  相似文献   

14.
“快过年了,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我很想你。”前两天在匆忙之中收到了同学洁的一条短信,当然没什么感觉,过后静下来再看时,才真正意识到年关将近,又该是回家的时候了。家,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的印象里,家不仅是距离北京两千多公里外的一个点,更是一个能让人停下匆忙的脚步,抛开所有的烦心事,静静的休憩一会儿的小窝。家,对于我来说,不仅是一个空间上很远很远的实体,更是一种心灵上很近很近的归属感。但是每次提到回家,我都没有别的同学那种急迫的想飞奔回去的感觉,反而常常是在回家前就想着不久就要离家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大学三年多来,每次回家时的情景已经很模糊了,但每次离家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5.
夜里 10点多钟,电话铃突然响起。我拿起一听,是母亲的声音。至今, 72岁的老母亲仍住在离县城 120公里外的大山中,家里没有装电话,母亲打电话要翻过屋门前的那座山,离家有两公里远。母亲告诉我,她头天打了一整天电话,我这里就是没人接。回家后一查,是她记错了一个号码,于是第二天又跑了一趟。   母亲在电话里说,近两个月来,她的腿总是抽筋,情况跟当年外祖母一样,疼得难受。一开始,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她不想将病情告诉我,以为挺一阵就会好些。谁知却越来越严重,不得已她才打了电话。   我听了,心中一阵愧疚。此前,我…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04,(11):67-67
苏庆黎,台湾省台北市人,前台湾夏潮杂志总编辑,台籍爱国主义者苏新长女,不幸于 2004 年 10 月 19 日 10 时 45 分病逝于北京医院,享年 58 岁。 苏庆黎 1946 年 2 月 10 日在台湾省台北市出生,取名“庆黎”,即“庆祝台湾的黎明”、庆祝台湾光复之意。“二 · 二八”事变后,苏新携家人奔赴祖国大陆。后又托人将苏庆黎带回台湾由亲友抚育成人。此后父女两岸相隔,终究无法再见到一面。革命者、爱国者苏新的女儿终究无愧为苏新的女儿:在台湾戒严时期肃杀的气氛下,苏庆黎继承了台湾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跟随着父亲的脚步前进,不懈奋斗,无怨无悔,不…  相似文献   

17.
漫话     
广佛首届单身白领相亲交友大会日前在广州正佳广场举行.一位母亲代女儿相亲,要求男方须过22关。  相似文献   

18.
下一站,家     
那年,我的工作一直不顺,总想着去外面的世界打拼。母亲劝我留在家乡,我却执意要离开,并且对母亲说,一定要做出个样子再回家。可是,孤身一人在异地他乡生活工作,比我想象的艰难百倍。一年快过去了,我的工作上还是没有什么起色,总觉得自己处在边缘地带。男友的家人也因为我家在异地,不同意我们交往。很快,我发现他在疏远我,我们渐渐不再联系。那时,人生真的是到了最低谷。事与愿违,心想事不成,苦恼、沮丧、失落折磨着我。我觉得自己像一叶浮萍,漂泊无依,找不到自己的根。一个人的夜晚,我开始想家,可是我不敢回去。我算什么?一个十  相似文献   

19.
一周末的下午,下班的时间已经早过了,大家还没有要下班的意思。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我下了班不回家是因为妻子带着女儿去桂林旅游去了,今天晚上回来,我得到火车站去接车。是她们电台组织的公费旅游,规定不能带家属,但不包括身高一米以下不占席位的子女。我理解是因为费用问题,事实上即使允许带一米以上的成人家属我也不一定去,因为我们报社还要照常上班,而且桂林找早已去过。妻子知道我不会计较她带着女儿独自去游山玩水,因此特意安排我在她们旅游结束的时候去接车。其他人下了班不回家就不知道是为什么了。下了班不回家,就面临吃…  相似文献   

20.
谁给了尊严     
大年三十降下大雪。我与另一个刑警在北原一带执行任务,追捕一个名叫茅板的在逃人员。东驰西逐数日,劳而无获。我们用电话向分局刑警队长报告了情况,队长说今晚除夕夜就不要守候了,抓紧时间各自回家,与家人吃顿团圆饭吧。就这样,我们便回家过年,可能是受到搭档强烈的思母情绪影响,我突然决定回到赢州去,也与母亲一起过年。想到就要见到母亲了,我心头暖暖的,这次回到母亲身边过年,是我工作后十年中的第三次。母亲已是近60岁的人了。我和妻子几番动员她搬去大城市一起住,她不肯,要固执地守着赢州老家那爿老房子。老房子里有过她的爱和幸福,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