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的滚滚春潮,涌动在广阔的神州大地,并为举世所瞩目,这既为贵州发展的人才需求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又使贵州面临着新的严峻的挑战。如何审时度势,确立贵州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对策,进一步做好贵州的人才工作,为富民兴黔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需要正确认识把握和综合考虑好以下相互关联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为发展西部经济做出的一次政策性、战略性经济结构调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入世以后,西部在资源的争夺战中,人力资源的争夺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引进人才、开发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西部大开发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西部以何留住人才?西部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经济基础薄弱,究其原因,除受历史、社会、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其主要原因是人才匮乏,特别是缺少有创业、创新精神的企业经理层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为此要想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必须牢牢抓住人力资源开发这个关键,加大人才开…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对西部各省市来说是平等的。因此,西部大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叫西部大竞争。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智力之争和人才之争。 贵州大开发,科技是先导,教育是根本,人才是关键。人才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和强调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就我省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期存在的人才匮乏、断层严重、  相似文献   

4.
造就高素质青年人才 为富民兴黔服务(代序)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资源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的发展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发展与竞争。在这种形势下,贵州要把培养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特别是要把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放到重要位置,普遍提高青年劳动者技能,造就一支经得起激烈竞争考验的高素质青年人才大军,服务于富民兴黔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构筑贵州青年的精神支柱,提高青年思想道德素质;帮助青年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  相似文献   

5.
如何进一步加快西部开发 ?这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关系着全国的改革与发展,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意义。我认为,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开发,必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才问题   人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缺乏人才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不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有杰出的人才。能不能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古人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选人用人,应以德为本,量才使用,切忌求全责备,用非所长。…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 西部要加快发展,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 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问题。 2004年6月19日至20日,由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主办的2004’西部人才论坛在贵阳举办。同时,还举办了贵州省人才工作培训班。中组  相似文献   

7.
张明 《当代贵州》2015,(9):48-49
<正>大龙经济开发区着力打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三大攻坚战,园区建设呈现出"一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三年大跨越"的可喜变化。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地处贵州东大门,位于铜仁市玉屏县,是名副其实的"黔东门户",沪昆高铁、湘黔铁路、沪昆高速、铜大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是贵州"东联"发展战略桥头堡和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万山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原地升级转型基地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  相似文献   

8.
贵州怎么干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最近提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意见,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贵州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在大开发中加快贵州发展。这个意1概括了贵州省情,分析了贵州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贵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贵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农村贫困面大,教育科技落后,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加快发展,缩小差距,…  相似文献   

9.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党中央把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贵州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促进全省经济超常规发展,实现富民兴黔宏伟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  相似文献   

10.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本刊记者所撰写的西部大开发系列文章:“抓住千古良机,振兴大好山河”。贵州的特色在山水、优势在通道。这种特色与优势,是在西部大开发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凸显出来的。能否在抢抓机遇中较快地振兴大好山河,实现富民兴黔,首先在于我们有没有定位准确的开发思路和改革方略。为此,在首期推出观念篇《转过身 天地新》之后,我们还将推出定位篇、破题篇、项目篇、特色篇、改革篇等系列文章,旨在抛砖引玉,使我省更多的志士仁人参与建言献策,投入到“西部大开发,贵州怎么干”的大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如何搞好人才开发、加强队伍建设、进行体制创新是贵州当前一个突出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贵州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进行体制创新的可能性。 就贵州人才队伍现状而言,总的来说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据1995年1%人口抽样  相似文献   

12.
2010年的全国"两会"背后,裹挟着诸多的纷繁与复杂。来自贵州的代表、委员们心中激荡着太多的黔地心绪:金融危机的应对、西部大开发的总结、旱情的严峻与迫切……"只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了,贵州将有后发优势。"在北京的十多天里,他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搭建"没有围墙的科研院所",不断强化对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发展风生水起,贵州声名鹊起,"孔雀"已不再仅往"东南飞",出现"孔雀向黔飞"的现象。据领英中国营销副总裁于志伟调研数据分析:就国内而言,大数据品牌如从0到10计分,贵州已经达8分,但从全球来看,还未达到8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原因在于"贵州发展大数据,搞智能制造,大数据人才流入是关键",人才依然是贵州大数据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14.
青年人才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是青年人才的培养。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西部大开发,必须紧紧抓住培养人才这个关键环节。 一、高度重视西部青年人才短缺问题 应该看到,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由于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人才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西部地区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的155%,高级专业人才仅占全国人才总量的10%,西部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职称者不到东部的1…  相似文献   

15.
玉屏县是贵州连接东部地区的“桥头堡”,在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玉屏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正确定位经济发展目标,找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位置,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玉屏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应该以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几个重点为依托,正  相似文献   

16.
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事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富民兴黔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天明 《当代贵州》2012,(32):52-53
"博士服务团"创造了一种人才工作服务西部大开发的新模式,开辟了一条促进高层次人才锻炼成长的新途径,形成了一个经济开发、科技开发、人才开发有效结合的新机制。中组部、团中央积极响应"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的号召,自1999年起,选派了12批"博士服务团"到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服务锻炼。"博士服务团"赴贵州挂职帮助工作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接收单位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服务工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第一春我又一次访问贵州。 这一次去贵州的动因有二: 一是贵阳市召开西部大开发的高层研讨会。西部大开发、开发大西部是我的夙愿,多年来有不少想法。进入二十一世纪,西部大开发提上了国家的议程,责任心所在,除了准备写系列文章外,也很想进一步了解情况,谈一点自  相似文献   

19.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3,(36):20-21
编者按:天然气入黔为贵州带来了什么?在天然气的推广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是我们需要注意甚至警惕的?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正在贵州参与天然气管道建设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的管道技术专家王冰怀,谈天然气入黔对贵州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聂华 《当代贵州》2000,(8):22-23
在西部大开发的座标中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地位,这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问题。省委一位领导同志曾经指出:“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做到立体定位。贵州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推向外界,这就涉及到贵州形象的定位问题。只有定位准确了,贵州形象才能称得上是立体丰满的、富有魅力的。”根据这一精神,本人试就毕节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