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前140年,16岁的刘彻当上了皇帝,想到老祖宗"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诗句被人讥为缺少文化,决心提高自己刘家的形象,于是下诏招聘天下方正贤良文学才力之士,以充实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关键时刻,面对建设新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的重要文化建设成果.它不仅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先进文化的政治诉求;西柏坡精神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发展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在外部世界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从人际关系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的交往范围的扩大和平等意识的提升;从社会进化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秩序和发展程度;从人的发展的维度看,社会发展标识着人的发展程度和人的自由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是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本质上体现着一种现代化文明形态,它指引着中国人在实现富国强民目标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同时也让我们开始对中国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重新审视.中国因其特殊国情,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并且必须结合新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为何学习、怎样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基本问题.立足中国实践而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学习的基本态度,也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持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具有独特的实践品格.所谓独特的实践品格,实质上是说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人的学习观总是反映着中国基本国情的变化,总是在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的实践中深化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世界发展大势与中国客观实际紧密结合,在国际战略思想领域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7.
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宏 《探索》2001,1(2):73-76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列宁对东方和中国革命的指导,直接推动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最初的成功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占居主导地位的.同时,列宁的世界革命理论及对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出现的某些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地认识列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史教学对于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哲学史关注的中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依据及实现途径问题.本文围绕着什么是及如何塑造和谐人格,儒家、道家、佛家都对人智慧的开启、身心的和谐、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以及实现和谐人格的工夫途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研究表明,中国正处在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心理问题正困扰着中国人的心灵,领导干部不可能置身度外,他们同样是心理问题易发、高发人群.在领导干部中,许多人感到"心理压力"过大,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心理浮躁",甚至"心理衰竭",相当一部分人对工作、生活和未来发展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等等.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因素造成了领导干部心灵的压力、焦虑和失衡?为有针对性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10.
雨中看北京     
矫健的燕子,自豪地掠过巍峨的华表;北京人和北京的车,在烟雨濛濛中 行色匆匆.沉思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雨中谛听人民前进的脚步声;永远的天安门,端坐成中国人健壮的身姿.飘扬的国旗,在风中 在雨中舒展着中国人不屈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