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兴濂 《各界》2011,(8):1-1
陈三立是何许人?乃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江蓠 《各界》2014,(1):33-34
在光绪帝发给杨锐的密诏中,所列的“顾命大臣”中只有杨锐、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四人的名字,并未包括康有为,康有为是怎样将自己的名字加上去的呢?1898年6月11日,27岁的光绪皇帝在征得慈禧太后的同意后,正式颁发《定国是诏》,维新变法启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废除八股、整顿军队、发展农商工业、建学校、开议院等改革举措,圣旨一下,立刻受到了维新派和各级开明人士的支持,举国上下一片沸腾。然而改革并不是风雨无阻的,似乎从百日维新的第一天开始,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就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其背后更是光绪帝与西太后慈禧的权力之争。很快,新旧两派冲突的导火线便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汤园林 《各界》2014,(10):3-3
明朝开国初期,广东的两个将军曾经立下不少功劳,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他们的夫人也妻因夫贵,获得了淑人的封诰。可惜,两个夫人福薄命短,没过多久就意外去世了。夫人死了还有妾呀,将军就把妾扶了正,既然妾成了正式的夫人,那前夫人的封诰是不是也该转移到现任身上?将军就向皇帝奏请,希望重新封诰一下现夫人。  相似文献   

4.
《捉狐》解     
狐狸跑到了丈夫的床上,当然不会有什么好事情。丈夫捉住狐狸要妻子拿刀来杀,也当然有他的用心。若说真要杀,手也掐得死,绳也勒得死,何必一定要刀,又何必一定要妻子拿刀?然而这一“叫杀”,却作出了一个绝妙的姿态,也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手腕。做夫人的,当此之际,气也平了,怨也息了,情  相似文献   

5.
吴志菲 《各界》2011,(9):6-10
黄慕兰,原名彰定,字淑仪。1907年7月17日,黄慕兰出生在湖南浏阳北门外的一个开明之家。“在我出生的那时,我家田无一亩、房无一间,是个贫儒之家。在我之后,又陆续有了两个妹妹、6个弟弟,但有1个妹妹和1个弟弟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黄慕兰的父亲黄颖初曾经是谭嗣同幕友。  相似文献   

6.
李婍 《各界》2012,(10)
有句话叫做“情场得意官场失意”,明代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杨慎用一生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杨慎是个有些花痴的大帅哥,他一生至少娶过四个女人:原配夫人王妍,续娶夫人黄峨,二奶周娴、曹氏。  相似文献   

7.
《各界》2012,(7)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之地,在洋务运动中却突然开风气之先,兴学、办报、开矿、建工厂,这得益于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有个助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相似文献   

8.
瞭望哨     
《瞭望》1998,(45)
令人悲叹的“官本位”湖南曹光晖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脑子里,“官本位”意识可谓根深蒂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雕塑家钱海源先生最近就遇到一件令人气愤的事。为了纪念谭嗣同殉难一百周年,钱海源先生花费一年半时间构思、设计和创作了谭嗣同的肖像,并在今年9...  相似文献   

9.
吴营洲 《各界》2011,(9):90-92
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也说知识分子的妻子》,其中谈及“老舍之死”。当时我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0.
李亮 《学理论》2013,(8):17-18
谭嗣同的《仁学》试图从社会政治思想上来对中国当时的现状进行鞭挞和改造。封建专制在中国由来已久,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进步,由此衍生的封建纲常名教钳制了人民的思想,谭嗣同疾声控诉封建纲常的罪恶,猛烈批判了满清专制,创新并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富有重大的社会指导意义,并对变法救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飞抵北京。她此行最引人关注的一件事,是她将不得不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正式会谈。她的对手是邓小平。毛泽东生前曾赞扬邓小平“原则性强”,“开钢铁公司”,“柔中寓刚,棉里藏针。”撒切尔夫人则是继丘吉尔后英国政界的铁腕人物,人称“铁娘子”,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一向以强硬和变通著称。9月24日,她正式与邓小平进行会谈。撒切尔夫人胸有成竹地打出早已准备好的第一张牌,更为主要的是她自以为挟着英国与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之战的胜利余威前来中国的。因此,她以强硬的态度提出,历史上…  相似文献   

12.
随感二则     
一、陪布什夫人买画 我认识一位美国朋友布什夫人,曾应云南大学之邀来华讲学。三年期满回去,路过北京时住在友谊宾馆,我前去探望。晤谈了一会儿,她提出要我陪她去荣宝斋选购画幅。一到那儿,她就有目的地要找小傅(傅抱石之子)的《李白醉酒》。来回找了几遍也找不见。 写到这里,我应该补叙一年前的一段旧  相似文献   

13.
杨成武上将的婚姻很简单,又不简单。他的家庭很美满,却又遭到过许多不幸。在已经逝去的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里,杨将军身先士卒,戎马倥偬,难得和家人团聚一次。如今,他和他的夫人赵志珍已经跨过金婚、钻石婚……在杨将军九十华诞前夕,记者拜访了杨将军的夫人赵志珍,并请她转达对杨老的问候,同时作了如下采访。记者:“‘风风雨雨几十年,海枯石烂意志坚。居家操劳人人赞,辅佐大事吾内贤。’这是杨将军在您71岁生日时,特意  相似文献   

14.
夏晓虹 《各界》2008,(4):87-90
说到秋瑾的婚姻,1896年,她在湖南湘潭和当地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结婚了,丈夫叫王子芳.王子芳这个名字很长时间都被人弄错,一直都把他的字当作本名,他的字叫延钧.秋瑾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的.当时她的父亲在湖南做官.秋瑾对这桩婚姻始终都不满意.她在湖南时写了很多诗,这些诗读起来跟那些传统的闺怨诗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在那些思亲诗中,特别突出地表达了秋瑾对家人深切的怀念.有些诗写得声泪俱下,比如有一首诗写她刚刚和家人分离:"昨宵犹是在亲前,今日相思隔楚天."……  相似文献   

15.
日前得列一本《湖南长郡中学抗日时期校友通讯·杨少岩老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专辑》,才想起杨老师已经诞生一百年了,可是他的音容笑貌还依稀如在目前。1947年,我考进了长郡中学念高中。杨老师是教务主任,兼教我们班的数学。我在口述自传中曾经简单地记下了对他的回忆:“据我看来,杨老师几乎能够背得出《范氏大代数》:我们只要问他第几面第几题,他不用翻书就知道题目,马上给你解答起来。每堂课开始,杨老师一面讲授一面板书,一行一行整整齐齐的,一块长长的黑板分成三栏,到下课铃响,他正好讲完一个单元,黑板也刚  相似文献   

16.
湖南浏阳在近代可谓人杰地灵,先后死于戊戌政变与庚子自立军之役的谭嗣同与唐才常,人称“浏阳二杰”,其地生产的菊花石砚,也有名于时。就中唐才常赠梁启超的一方砚,又不全是砚以人传,算来只有套用《水浒传》中“入境合杰灵之美”的赞语才合适。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7,(6)
正上个月我从英国回来探亲就听说了闺蜜的感情经历。我很难想象那个曾经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她,今天能如此有"主意"的"一意孤行"。但是,当我听完闺蜜的诉说后,我几乎说不出同意或不同意的话。大概理解二字就是最恰当的词汇了。10年前,与她青梅竹马、感情深厚的丈夫因病去逝了,从此,她的生活犹如从天上掉到了地上,巨大的生活"逆转",几乎将她的性格都改变了:她将自己封闭在家里,一个人沉浸在思念丈夫的回忆中,不愿意接触任何人。萎靡  相似文献   

18.
熊肖春 《各界》2011,(5):69-70
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曾经分封了四位汉族亲王,其中一位封地广西首府桂林的,称为定南王,名孔有德。当然,作为汉人,孔有德投靠满清,是被汉家所不齿的。因此,他最后死在南明王朝的反攻之中。但是,孔有德毕竟是一代悍将,他死得还是很有英雄气概的。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最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少年时代接受传统教育,打下了良好的汉学基础,1891年购得《瀛环志略》,开始接受西学启蒙教育,同年拜康有为为师,入万木草堂学习,成为坚定的改良主义者。1894年与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要求光绪皇帝变法。后任上海《时务报》总撰述,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专门负责译书时务局。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更广泛深入地为维新改良实践进行启蒙宣传,被誉为“言…  相似文献   

20.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整整过去了八十个年头,回顾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难忘曙光将现的前夜。20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发生过两次大的裂变:一次是1898年的维新变法;一次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两次思想裂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痛苦于落后挨打现实所引动的中西文化冲突,产生了对传统的儒家价值观的怀疑和否定,包括反对“礼教”、“旧伦理”和“旧政治”。这两次思想裂变也有不同点,那就是运用的批判武器有区别,一个立足于本土,推崇旧有的异质文化;一个放眼于世界,从西方文化中觅取。前者所关注的是以旧文化来理解新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