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西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如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巴西学者弗朗西斯科·韦福特认为:“五十年代以前,巴西资本主义只不过是出口型农业的一种补充”,而“最近二十年则是巴西资本主义得以巩固的二十年”。他的这种看法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地处南美洲东部的巴西联邦共和国,领  相似文献   

2.
对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社会性质,目前有“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型资本主义”国家等不同看法。我认为,这些看法与其说是对拉丁美洲国家社会性质所下的结论,不如说是在确认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前提下,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在国家分类上  相似文献   

3.
巴西500年回眸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5 0 0年 4月 2 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卡布拉尔率船队首航巴西并宣布这块土地为葡萄牙国王所有至今 ,已过去整整 5 0 0年。其间巴西经历了殖民地、封建帝制和资本主义社会 3个时期。展望未来 ,巴西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在政治领域 ,尽管巴西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和政府非正常更迭事件 ,但今非昔比 ,不仅国际潮流有利于巴西保持政治上的稳定 ,而且国内许多因素也决定了止乱趋稳趋向 ;在经济领域 ,由于存在各种有利因素 ,巴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1500年卡布拉尔“发现”巴西30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向巴西移民。1530年马丁·阿丰索·德索萨到达巴西和1534年唐·若昂三世下令在巴西实行分封制,标志着葡萄牙开始对巴西实行土地占领。随着葡萄牙人永久居住地的建立和非洲黑人奴隶的到来,伊比利亚葡萄牙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相继进入,这片原属印第安人的巴西大地,从此开始了新、旧大陆不同文化相遇的历程。本文仅就巴西民族文化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的产生问题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5.
巴西现代化实质刍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巴西不仅是拉美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拉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自 1 9世纪 80年代末起 ,巴西开始启动现代化系统工程 ,经历了一个漫长崎岖的过程 ,围绕工业化这一主旋律 ,先后跨越了“西化”“巴西化”“进口替代工业化”和“新巴西现化化”四个阶段。这是一个不断进步、至今尚未完成的过程。巴西的现代化以欧洲“社会进化论”和“实证主义”、尤其以拉美发展主义为指导思想 ,以世界第二次工业化浪潮为背景和发展契机 ,以打造发达的现代工业国家与工业社会为目标 ,主要采取高效率的、非均衡的工业化方式 ,逐渐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的农业国演化成一个具有中等发达水平的工业国。因此 ,工业化不仅是巴西现代化的主旋律 ,也是巴西现代化的实质所在。巴西工业道路既不同于美国式的工业化道路 ,也不同于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 ,而是根据巴西国情探索出的一条混合型工业化道路 ,呈现出突出的计划性、深刻的内向性、鲜明的赶超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战后特别是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这种发展引起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社会阶级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一些显著变化。对此,比利时学者厄尔奈斯特·曼德尔在其所著的《晚期资本主义》中,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的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在这本书一开始就指出,本书的中心目的之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战后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长期迅速发展的原因,同时,证实这一时期存在着“固有限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限制注定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另一次日趋高涨的社会经济危机浪潮,其特点是总增长率降  相似文献   

7.
巴西左派政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3年 1月 1日 ,卢拉总统领导的巴西劳工党政府开始执政 ,这在巴西左派政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巴西左派政党在 2 0多年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从一个“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 ,而且也反映了左派政党所倡导的改革和社会理念已成为巴西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潮 ,对未来巴西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评价巴西左派党的标准是什么 ?在回顾和评价拉美或巴西左派政党现状和发展趋势时 ,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便是如何来确定哪些政党属于“左派党”。“左派”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评价“左派党”的标…  相似文献   

8.
战后以来,巴西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巴西由此从初级产品生产国成为“新兴工业国”,极大地改变了它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巴西工业化的成就是由各种经济和非经济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跨国公司的参与对巴西工业化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第二次大战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是资本输出速度空前加快、规模愈来愈大。这种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对世界经济和政治造成许多新的重要的影响,它与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皮特拉斯(J·Petras)在“第三世界工业发展理论”一文中提出了第三世界工业化的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积累的阶段存在着内在联系的观点(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拉美问题专家伯恩斯(E.B.Burns)教授于9月初应邀来华访问。在京期间,伯恩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作了关于巴西和尼加拉瓜问题的报告。引起与会学者浓厚的兴趣。伯恩斯教授以“巴西:寻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成就”为题,从历史的角度对巴西经济作了简短回顾,从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巴西的经济发展遵循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是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加给巴西的,这种发展带有很大的依附性。(二)巴西历史上的政治变革总的说都是经济因素驱动的。1822年巴西独立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上  相似文献   

10.
巴西500年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牙占领巴西改变了业已存在的印第安人社会形态 ,导致与印第安人社会不同的巴西社会的形成。印第安人被征服 ,其社会发展秩序被打破是巴西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引进”黑人对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经济周期的变更与人口的流动致使经济重心相继转移 ,促成巴西社会形成与发展并使疆土得以实际占领。巴西人的国家意识因巴西社会的形成与经济发展而增强 ,最终导致独立国家的建立。随即产生由帝国到共和国的政治发展历程 ,并于 2 0世纪 30年代开始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在 5 0 0年的历史演变中 ,巴西表现出诸多发展特征。时至目前 ,巴西虽然尚未实现现代化目标 ,但它已是世界经济 8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外因在巴西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金计初巴西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外力推动之益匪浅。唯物辩证法并不排除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本文试图分析外因在巴西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一)外力破...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经济增长迅速,1948—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2%。特别是自1968年起,巴西经济曾一度飞跃发展。1968—1974年巴西“经济奇迹”期间,年平均增长达10.1%。到七十年代术,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八位。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二千八百亿美元。钢铁、汽车、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电力和核能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农牧业和制造业也建立起较好的基础。从1968年以后的短短二十年间,巴西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过程在拉丁美洲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关于墨西哥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当前所处的阶段、资本主义成熟的程度、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国外学术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仅就其中几个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国学术界对拉丁美洲的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农村资本主义过渡是否完成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些问题很值得深入研究。目前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一般说来,都没有重复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它们的发展因受本民族历史条件的影响而具有自身的特点,或者因受发达资本主义中心国家的制约而产生某些变异特征。我认为,拉美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就具有这种特征。资本主义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国外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关于拉丁美洲国家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等观点,实际上涉及的是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与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的异同点问题。而且上述各种观点所涉及的领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泰国的社会性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笔者于1982年底在昆明参加由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发起,关于当代泰国社会性质的学术讨论会上,曾作了长篇发言,认为当前泰国的社会性质已经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是“发展中的民族资本主义”社会。最近看了肖枫同志的《关于拉美国家社会性质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的国家已进入“发展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一文,同意他在该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认为“民族”二字可以略去。这样,泰国就是一个“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并就此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17.
1960年巴西将首都由沿海地区的里约热内卢迁往内陆高原地区的巴西利亚,基本实现了首都职能的分化整合。迁都对于加强巴西国防安全、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并有利于缓解以旧都里约热内卢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人口、经济和环境负担。巴西迁都半个世纪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原因在于其迁都规划具有合法性、有效性、可行性与高品质特点。巴西迁都经验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社会发展战略的借鉴:理念发展,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壁垒;带动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均衡发展,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配置;规划发展,实现重大决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及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提出了印度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命题。由于它不但涉及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而且对研究和评价印度社会性质至关重要。因此本刊希望就此展开讨论。独立后,印度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印度政府广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紧对经济生活及其有关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从而给战后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它是这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原因何在?它有啊些表现形式和特点?其作用如何?前景怎样?这些都是研究战后印度经济、政治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将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如后,以期引起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政党和政党政治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主要来自相对成熟的、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但关于“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的研究更为关注这一理论所忽视的许多现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后发国家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巴西的政党政治状况,可以清晰地认识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但经典和新兴理论都不可能穷尽“第三次浪潮”民主国家政治发展进程及其理论总结,巴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实际状况尚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为这一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20.
面对80年代巴西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和巨额外债的严峻形势,1990年3月执政的科洛尔政府制定了指导整个90年代经济发展的“新巴西计划”,对巴西的工业和外贸政策作了战后以来空前深刻的调整。“新巴西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业和外贸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策”),它将对巴西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新政策”产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