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我国的权利人面对境外的侵害者侵害其享有的知识产权时,根据这类案件的特点,直接表现的侵权行为地以及被告的住所地均在我国境外.权利人欲向侵害人提起诉讼,不得不考虑到境外法院提起诉讼.而在境外提起诉讼高昂的律师费、案件受理费、语言上的障碍、境外诉讼长达几年的时间成本等等一系列的难题迫使权利人不得不放弃维权.其实,权利人完全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包括行使诉讼程序权利,选择在国内进行诉讼,降低维权成本.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16,(5):57-68
我国专利诉讼的民行二元分立架构造成纠纷解决"周期长"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司法保护的效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司法解释二所采取的"先行裁驳、另行起诉"制度设计仅是在现行民行二元框架下的权宜之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行二元分立所导致的专利案件审理周期长的问题则需要在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专门审判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两大程序的整合。我国专利诉讼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适度集中统一的专利诉讼体系,其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和完善包括一审法院和上诉法院在内的完整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赋予审理侵权案件的法院对专利有效性的适度的相对审查权。  相似文献   

3.
牟丹  傅枫雅 《人民司法》2020,(13):62-67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于2017年9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集中管辖发生在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辖区内的6类特殊的专利技术类等民事、行政案件。运行两年多来,专利案件呈现批量诉讼的特点,且有大量恶意专利维权逐渐露头。本文以批量专利诉讼案件为样本,就恶意专利维权案件的行为表现和危害后果等进行调研,剖析恶意专利维权案件的成因,并提出遏制恶意专利维权、加强诉源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试图就苹果公司与三星公司之间"专利战"(Apple Inc.v.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探讨现代语境下的知识产权中专利制度的保护界限问题,厘清公共物品与专有领域之间的界限,探讨专利"圈地"的正当性,在就中国现当下手机领域的专利保护制度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的同时探究专利诉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易继明 《法律科学》2014,(2):174-183
2013年6月4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了旨在打击专利蟑螂、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创新的5项行政措施和7项立法意见。同一天,总统行政办公室发布报告《专利主张与美国创新》,描述并分析了采取立法及行政措施的必要性。美国国会2012年和2013年两度提出旨在遏制专利蟑螂恶意诉讼的《保护高技术创新者免遭恶意诉讼法案》。这些举措,意味着美国正在推行专利新政。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下6项建议:(1)建立知识产权危机预警机制;(2)提高专利审查质量;(3)跟踪专利实施情况;(4)健全专利服务体系;(5)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规制;(6)限定专利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6.
马东晓 《知识产权》2001,11(3):38-39
我国专利法第60条第(二)款规定:在发生专利纠纷的时候,如果发明专利是一项新产品的制造方法,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的证明。这是专利诉讼中关于举证责任分担的特殊规定。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由于权利客体的无形性、权利人无法接近侵权人所掌握的证据等原因,使得权利人在某些情况下往往难以举证。出于这一原因,我国专利法第60条第(二)款作了上述规定,一般称之为“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7.
李某文敲诈勒索案是我国乃至世界首例追究专利主张实体刑事责任的案件。以刑法惩治专利权人的"维权"行为,遭到众多质疑。但深入剖析该案发现,现实需求、罪刑法定、利益平衡和伦理道德为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提供了正当性依据。专利主张实体在美国泛滥,向我国蔓延。它们貌似依法维权,实则滥用权利,损害创新制度。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是罪刑法定的要求,是利益平衡的体现。专利主张实体没有客观基础却轻率诉讼、重复诉讼、趁机勒索,其错误在道义上应予谴责,无法排除责任故意。这是刑法伦理道德的回归。刑法介入专利主张实体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8.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32-34
有数据显示,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面临的案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海生10余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尤其对于国内外专利商标申请、企业专利布局分析、专利和商标侵权诉讼、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等业务颇有研究。就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赵海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9.
各国实践     
《电子知识产权》2013,(11):10-11
美国或将出台AIA升级版本 10月30日,美国高科技公司在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作证时,敦促有关机构抓紧通过一项专利改革法案,以遏制“专利海盗”(patent trolls)所导致的专利诉讼泛滥,这些诉讼的代价非常昂贵。  相似文献   

10.
论专利无效诉讼中的“循环诉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专利无效诉讼领域长期存在"循环诉讼"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民事诉讼途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途径和当事人诉讼途径等几种解决方案。在中国现实法治语境下,当事人诉讼途径与前两种解决途径相比,成本低、效益高,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是解决专利无效诉讼中"循环诉讼"问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1.
票据的丧失可能会让票据权利人造成损失,而且救济的方式基本上是采取了公示催告以及挂失止付的方式,很少采用普通的诉讼制度,本文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对侵犯自己知识产品的行为人所提起的一种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3.
张景馨 《中国审判》2020,(5):102-10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尤其以著作权权利人为代表的商业化维权诉讼较为突出,在司法实践中引发诸多争议。人民法院既要坚决制止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又要鼓励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在酌情确定经济赔偿数额时,坚持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市场价值导向,促进侵权人与权利人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法学》2017,(5):132-143
侵权按份责任具有"内外关系上的按份性",是其与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补充责任的重要区别。在诉讼形态的选择上,针对"内外关系上的按份性",有适用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两种对立的观点。案例分析表明,实践中对待侵权按份责任所适用诉讼形态亦呈现出多样化、任意化的特点,未形成统一做法。其原因包括我国缺少将债与诉讼形态相联系这一大陆法系的基本方式,且我国民事程序法的诉讼形态规定过于粗疏而缺乏可操作性。应采取特殊化、具体化的解释路径解决此问题,允许权利人起诉全部或部分按份责任人承担责任。基于纠纷的一次性解决和权利实现的可能性,撤回部分起诉应受到时间和具体理由的限制。在权利人部分起诉时,基于查明事实和保障其他侵权人利益的目的,其他侵权人可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加入诉讼。在存在未知名侵权人时,适用单独诉讼,直接对此作出裁判。  相似文献   

15.
正一、新民诉法第58条立法及修改沿革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批量承接一些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维权案件,指派职员作为诉讼代理人进行起诉,导致近几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急剧增加。这些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以商业操作的模式,通过诉讼代理活动进行谋利,却游离于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之外,给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带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业界对《民诉法》第58条的修改意见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6.
平行进口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行进口(Parallel Imports)一般是指未经相关知识产权权利人(版权人、专利权人和商标权人)授权的进口商,将由权利人自己或经其同意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投放市场的产品,向知识产权人或独占被许可人所在国或地区的进口.在美国,平行进口的反对者通常以"灰色市场商品"(Gray Market Goods)指称平行进口商品.  相似文献   

17.
国外简讯     
美联社主张热点新闻权得到法院支持据OUT-LAW2月26日文章,美国新闻机构美联社赢得了在法院继续诉讼,保护新闻报道中的事实的知识产权。版权法不保护事实,但美联社被法院允许依据1918年的关于"热点新闻"(hot news)的案例继续其诉讼。  相似文献   

18.
丁锦希 《河北法学》2011,29(3):93-99
在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探讨修改专利法或其司法解释,明确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案件的受理条件。基于专利法基本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条分析、经济分析及国内外法律制度比较分析等论证方法,剖析我国专利不侵权诉讼制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结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水平,适当拓宽药品专利不侵权诉讼的受理范围,提高药品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激励创新,亦可能因滥用垄断权而限制自由竞争,这在医药行业尤为显著.专利药企业若滥用其专利权妨碍、限制仿制药上市,将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健康福利.以美国专利反向支付协议反垄断诉讼判定规则——专利范围测试规则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其适用现状及最新动向,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确权问题取决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配与制衡,而我国的这两大权力配置不合理,其突出体现在,专利侵权诉讼与无效审理程序并存时,由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弱产生中止诉讼等问题。而日本《专利法》第104条之3意义重大,这一条款虽然没有明确法院直接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权力,但是实质上已变相地赋予法院在无效抗辩中间接的裁判权,对中国起着较大的示范作用。结合国情和现实背景,中国应借鉴日本的有益做法,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止问题重新梳理,合理配置行政权与司法权,适当扩大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边界,建立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诉讼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