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全球性公共问题,关系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作为世界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气候政策直接影响到国际气候合作的进展.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曾经给国际气候合作造成巨大的挫折.然而随着后京都时代的开启,美国在不同场合表示将参与国际气候机制的构建.探寻美国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莹 《理论视野》2012,(6):63-65
在全球气候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为中国提供了一条践行节能减排承诺、消解外界舆论苛责的有效合作途径。中国正在从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参与政府间和非政府类气候变化国际组织的项目运作,以开放姿态回应非政府类气候变化组织倡议等方面与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进行积极互动。在可见的未来,中国将在政府层面以更大的决心与耐心,更为务实与灵活的方式与气候变化类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同时,在民间层面,中外气候变化组织也将进一步彼此接近,以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2015年的气候变化协议《巴黎协定》成为当代全球气候治理的转折点与里程碑,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全球气候治理模式。2017年波恩气候变化大会旨在推进实施《协定》,而2018年的气候变化治理工作则以塔拉诺阿对话为中心形成新型合作模式。塔拉诺阿对话机制将进一步促使协定中各成员方提高减排目标,加强全球气候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完善"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实现"共同且相称的责任",推动气候变化的国际法治发展,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向纵深拓展。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灾难越来越严重。实践证明,绿色资本主义无力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绿色左翼运动与反全球化运动以及世界各地的反对资本主义体系的运动结合起来,开展气候正义行动,促进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发展,但并没有在整体上改变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积极参与遏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灾难越来越严重。实践证明,绿色资本主义无力彻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绿色左翼运动与反全球化运动以及世界各地的反对资本主义体系的运动结合起来,开展气候正义行动,促进了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发展,但并没有在整体上改变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积极参与遏制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国际社会的称赞。  相似文献   

6.
国际气候问题及我国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标志着冷战结束以来以国际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国际安全和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该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都有很深的影响。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西方利用其话语霸权之优势,阻遏非西方世界过快赶超而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和圈套,是国际政治斗争与国家利益较量的新型表现形式,其核心是所谓的"气候政治学"。对此,我国应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瞭望》2010,(49)
在全球气候最敏感区域之一的青藏高原诞生并实施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法规,不仅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使得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在法律层面上因为气候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构建了众多气候治理机制。随着气候治理机制密度的提升,机制间交叉重叠现象凸显、冲突与合作共存,呈现复杂化发展态势。从参与主体来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表现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从治理目标来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表现为阶段性目标与总治理目标之间的博弈;从机制间的互动关系来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表现为冲突与合作交织。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不仅与治理框架、治理能力有关,也与主权国家气候治理话语权转移相关,更与国际秩序持续演化下气候治理国际领导力缺失有关。面对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复杂化的严峻挑战,中国应积极发挥引领者作用,提升治理安排的系统性,促进机制间的协同互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升温“气候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种迹象表明,气候变化正在从一个科学课题演化为长期性的重大国际政治、外交和经济话题4月17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利用担任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的机会,把环境问题作为讨论内容,就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公开辩论。这是“气候外交”牌首次被打到安理会的桌面上,这也再次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从一个科学课题演化为长期性的重大国际政治、外交和经济话题。  相似文献   

10.
国家作为国际社会行为体,为了维持其生存与发展,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体互动中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义务,即国际责任,这是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基本前提。在国际法意义上,主权国家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然而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种只有少数几个大国或大国集团履行的特殊责任,即大国责任,按照责任大小,大国责任可以分为基础责任、有限责任和领袖责任等三个层次。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及权力转移,守成国往往采取责任转移的方式以维持其霸权地位,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责任转移正在成为现实,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采取的一系列旨在转移其国际责任的气候政策重创了国际多边主义气候合作机制,气候变化问题"治理稀缺"状态下的"中国责任论"呼声日渐高涨,坚持国际责任与国家利益的统一、责任范围与治理能力的统一是中国理性审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美国近两届政府的五届国会十年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从反对、质疑到关注、积极推动立法,已发生明显转变。但目前国会在气候立法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这与美国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美国国内情况和国会自身政治结构的特点密切相关。美国国会和各界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同时,国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法历程充满坎坷,也折射出国家在应对如气候变化这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时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扈大威 《求知》2010,(2):40-42
<正>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以及国际社会2012年后乃至更长期合作行动,包括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五个方面展开谈判。此次会议因决定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方向而备受国际社会的瞩目。  相似文献   

13.
绿色气候基金是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活动,由发达国家出资建立的资金机制。作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绿色气候基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2015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也对其制度的构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对绿色气候基金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理论基础等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基金来源、基金规模和基金分配等方面对绿色气候基金的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益的博弈--由《京都议定书》生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理论探索》2006,(3):115-116
在《京都议定书》生效的庆贺之余仍需要理性的思考。透过《京都议定书》我们看到了国际气候法的实质在于国家之间意志的协调,而这种协调最终又是由各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所决定的。明白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各国增进了解和互信,而且有助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明确责任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即使人类从今天开始不吃不喝不烧,气候变化效应也会持续几百年时间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演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炙手可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变化对策是7月7日至9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爷湖召开的八国(G8)峰会的主要议题,日本作为主席国希望掌握本次峰会的话语权,发挥大国的主导作用。其总体目标是,开展大国外交,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扩大国际影响力,实现多重利益。在本次峰会上,日本拟把气候变暖、节约能源、解决粮食问题等当今国际社会最紧迫的课题以及朝鲜半岛无核化等地区安全问题作为议题。在这些领域,将积极展示日本的理念、政策、技术资源、措施及形象示范,推动国际合作机制与框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据悉,本次八国峰会上将通过首脑宣言草案中关于全球变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部国家方案全面阐述中国2010年前气候对策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世界环境日前夕发布。这是中国首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部国家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中国将采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应急管理》2020,(1):15-17
当前,极端气候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全世界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加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未知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面前,城市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而这正逐渐成为制约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它不但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而且引发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在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下,以气候为主题的外交活动也随之展开。在全球变暖这一背景下,分析了目前中国气候外交的行动,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推动中国气候外交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威胁,而中美气候合作已成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中美气候合作的政治共识和行动计划不仅铸就了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全球气候协议的信心,而且为《巴黎协定》确定总体目标、原则和实施路线图清除了核心障碍。更重要的是,中美气候合作将成为落实《巴黎协定》并凝聚全球共识与合作行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