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沈战役前夕,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六师任师长,参加了整个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回顾此次战役,我最难忘的还是锦州攻坚战。1锦州是联络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打下锦州,切断北敌南逃的去路是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曾说过:“锦州的得失,关系东北整个国民党军的安危。共军如果攻占了锦州,就犹如关闭了东北的大门O”正是鉴于锦州的重要战略地位,1948年3月,国民党成立了“剿总”锦州指挥所,由范汉杰亲自挂帅,指挥第六兵团及所辖第九十三军和新八军等7个多正规师,连同冀热辽的…  相似文献   

2.
大决战 1948年9月12日,东北野战军2个纵队向北宁线上的国民党军发起突然攻击。与此同时,长春、沈阳之间的东北野战军主力直扑锦州。震惊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大决战的枪声就此打响了。 对长春、沈阳、锦州之敌先拿谁开刀,林彪和毛泽东对此意见不一。毛泽东几乎每封电报都离不开“南下”这个主题。毛泽东有指示,有批评,有期望,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林彪有照办,有遵嘱,有反驳,有否决。  相似文献   

3.
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对后来进行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辽沈战役前和战役发展过程中,作为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林彪,却对率领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尤其是对攻克锦州作战曾几度产生犹豫和动摇,险些失去大决战战机.1948年,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更有利于我党我军而不利于国民党军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7日在给林彪等东北  相似文献   

4.
辽沈战役自始至终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亲自领导和指挥下进行的.中央军委、东北局、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和全体指战员,忠实地贯彻执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作战方针及一系列军事原则.这是辽沈战役取得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辽沈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一)毛泽东的战略决战思想,是辽沈战役胜利的保证.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在数量上国民党军仍优于我军,装备也精良,但是,国民党军已处于单纯防御、被动挨打的不利地位,军心动摇,指挥混乱.而我军则处于主动进攻的有利地位,土气高昂,指挥自如,可以进行广泛机动,选择敌人的薄弱部分进行围歼.根据全国战局的这种态势,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及时决定我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而且选定东北战场作为决战的初战场.  相似文献   

5.
1948年10月26日至27日,我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后改为四十三军)在辽宁省黑山县的励家窝棚一带,经过两天一夜的浴血奋战,终于堵住了敌军东逃沈阳的退路。这是继攻克锦州后迫使长春敌人起义和投降后,我纵协同从锦州返回的我野战军主力在辽西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的大会战,也是我军战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它是辽沈战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48年9月12日,伟大的辽沈战役开始了。我东北野战军  相似文献   

6.
<正>韩先楚是我军著名战将,他足智多谋,作风硬朗,骁勇善战,勇于创新,一生打了许多硬仗、恶仗,特别是进入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的韩先楚曾成功地指挥过鞍海战斗、新开岭战斗、奇袭威远堡战斗、四保临江战斗等,打得国民党军狼狈不堪,胆颤心惊,“旋风司令”威名远扬。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韩先楚指挥三纵等部队打响了辽沈战役第一枪,仅用6个小时就攻克义县城,全歼国民党守军、美式装备的暂编二十师1.2万人,打开了通往锦州的门户,为接下来锦州攻坚战——关门打狗战略的实现,以及整个辽沈战役的顺利进行和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1948年10月中旬,已经是辽沈战役第一阶段收尾时期。为全歼锦州国民党军,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指挥第4纵队、第11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4师、独立第6师、炮兵旅,奉命防守塔山,阻止华北国民党军增援。阻击部队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英勇顽强拼杀六天六夜,四战四捷,打出了威风。塔山阻击战,无论是战斗作风,还是战术思想,都堪称人民解放军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8.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以解放军的彻底胜利而结束。傅作义深受震慑,平津的国民党军不断收缩兵力,准备随时从海上南逃或西窜。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提前结束休整,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迅速完成了对北平、天津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  相似文献   

9.
塔山阻击战     
正塔山既无塔也无山塔山,位于辽宁省西部,东临渤海,南接葫芦岛,西依白台山,北靠锦州,处在辽西走廊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向锦州集结,为阻止国民党东进兵团由葫芦岛登陆支援锦州,解放军在塔山一线组织了一次空前的阵地阻击战,成功击退国民党东进兵团多次进攻,打破了国民党东西夹击东北军的幻想,保障了锦州的顺利解放,从而保证了辽沈战役的胜利。1948年,经过两年作战,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人民解放军已增至280万人,其中正规军  相似文献   

10.
1948年9月,攻克锦州以北义县扫清锦州外围据点之后,我东北野战军主力把锦州城内的蒋军围得水泄不通。蒋介石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军一旦攻克锦州,长春和沈阳之敌只有被歼的恶运。为解放锦州之危,他亲自跑到东北坐阵指挥,急调华北、山东战场7个师,加上锦西原有4个师,从10月10日向我塔山阵地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廖耀湘第9兵团的11个师又3个骑兵旅,从沈阳增援锦州被阻击在黑山、大虎山地区。蒋介石见  相似文献   

11.
正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发展,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整编,以形成较正规的大规模野战集团,集中优势兵力,彻底摧毁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共计有东北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野战军下辖若干兵团、军(初称纵队),还有少数独立师,各野战军兵力数十万,完全可以挑起在广大地区独立遂行战略战役任务的重任。其中,这些野战军部队先后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三  相似文献   

12.
谭浩  李媛 《党建文汇》2009,(7):43-43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唐山段打响,解放军迅速切断北宁路,占领辽西走廊,将国民党军压缩在锦州、锦西两个孤立的据点。  相似文献   

13.
1948年10月,“西进兵团”被围歼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营口等地的十几万人。所以,攻取“固若金汤”的沈阳城、解放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可能溃逃的“水门”——营口,成为辽沈决战的收官之战。解放沈阳1948年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在沈阳北郊歼灭了国民党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的大部兵力。  相似文献   

14.
将帅协谋,在战略指导和战役指挥上坚定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是淮海战役能够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战役第二阶段打黄维兵团方针的形成问题上。随着淮海战役的逐步展开,打黄维兵团这一方针的确立,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与淮海总前委和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之间,有一个研究商榷、集中决策的过程。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超过国民党军,而且在数量上也超过了国民党军。根据形势的这一变化,毛泽东于11月7日20时,即淮海战役发起后的第二天,向华东、中原野战军首长发出了一份电报。值得指出的是,这份电报除提出华野、中野在淮海战役的第一仗中应力争歼敌二十一二个师外,还初步提出了扩大战役规模的总体设想和首次提出了打黄维兵团的问题。电报指出:如淮海  相似文献   

15.
<正>1948年10月下旬,在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攻势下,廖耀湘兵团进攻锦州不成、南撤营口受阻、退至沈阳无望,如一只无头苍蝇四处乱转、溃不成军。东北野战军则乘胜追击,向廖耀湘兵团各部纵深穿插、分割围歼,仅用40多个小时便全歼10万国民党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6.
伍星 《党史博览》2010,(4):32-35
1948年9月10日.按照中央军委的战略决战计划.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大规模调动,兵锋直指锦州。9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被解放军彻底切断。蒋介石如梦方醒,亲飞北平、沈阳督战,穷于应付。为便于指挥,位于哈尔滨双城的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准备南下.同时决定东北野战军二局同行,以利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东北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千里奔袭北宁线,在锦州至昌黎段发起攻势,拉开了辽沈决战的序幕。解放绥中连接华北和东北的交通命脉北宁线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输血管、生命线。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确定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后,把战役的第一步放在了切断北宁线上。9月12日,冀察热辽独立第四、第八师分别包围了绥中、  相似文献   

18.
舒云 《党史博览》2007,(11):13-16
林彪犹豫再三,打不打锦州 1948年秋,东北的国民党军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大城市里,死也不出来,害得东北野战军无仗可打.虽然攻打大城市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只有这三锤子"买卖"了.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主张打锦州,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认为长春好打一些.经毛泽东同意,东北野战军首攻长春.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春,国民党政府军被迫转入“分区防御”。东北国民党军50万余人,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国民党军60万余人,重点扼守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和归绥等战略要地。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挽救战略上的危局,企图抽调华北兵力增援东北,并伺机撤退东北,确保华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证东北我军首先全歼东北境内之敌,打破国民党政府军战略收缩企图,高瞻远嘱,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后为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3兵团)出击冀、热、察,绥(今河北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内蒙古西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中,经过1947年连续发动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我东北野战军已经把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分割、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大要点及其附近狭小地带。在东北野战军的冬季攻势已经取得重大胜利之际,1948年2月7日,毛泽东致电东北局和东北军区的主要领导人,通报了全国各个战场的基本形势,要求东北野战军利用冰期歼灭敌人,同时分析了东北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今后动向,明确指出,“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并提出了“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的战略设想。此后,东北野战军经过近半年的作战实践探索,历经几次重大决策变化,才取得了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战略设想。回顾组织实施辽沈战役过程中经历的几次决策变化,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辽沈战役的组织实施过程和深刻认识辽沈战役方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