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华中师范大学、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1988年5月17日至21日在武汉华中师大召开。大会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会滨,1934年生,江西省都昌县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执教于该校至今。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担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主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科学社会主义》、《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著作的主要编著人;发表有《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等论文50多篇;正在撰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内部矛盾》等论著。  相似文献   

3.
1991年4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和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在湖北武汉市黄陂县联合举行了深化企业改革的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十省市的部分大中型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书记和科社理论工作者共计4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紧紧围绕如何搞活社会主义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  相似文献   

4.
曾慧 《岭南学刊》2001,(1):93-95
在新世纪、新千年到来之际,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主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承办、中共顺德市委党校协办的`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于2000年11月13日至18日在广东顺德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代表们围绕着社会主义与人类文明的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实地考察了广州、顺德、东莞、深圳等地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会议期间,学会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出新一届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会.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是这次研讨会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由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中国长江动力公司主办的“深化企业改革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市黄陂县召开。 会议就深化改革、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意义、理论思路、环境条件、相应建议进行了热烈研讨。其中关于企业党政关系问题、关于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问题,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来自企业实际工作的同志提交的论文,深受欢迎。现将其中一部分摘要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1992年4月1—3日,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湖北省党建学会在汉口联合举行“苏东演变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理论研讨会。现将会上提出的若干理论观点述要如下: 1、苏东演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苏东诸国共产党自身的蜕化与经济发展不力,否则的话,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是无法得逞的。 2、尽管苏东演变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但也给社会主义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只要我们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是能够走出低谷,迎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7.
苏学者评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苏联理论界就我党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举行了专题学术讨论会,他们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认为这是中国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领域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探索;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真总结的结果,客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现状;这个理论包含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论断,在对现实社会主义的状况、社会和阶级结构、机制和发展阶段的理解方面增加了许多重要内容;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已超出中国范围,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将产生积极影响,中国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为过去有关社会主义理论走出死胡同提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理论上进行了精辟分析,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然而,有的同志却怀疑起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性。显然,科学地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二字,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而重温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社会主义》编,对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二字的再思考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组织的全国民族理论专题讨论会于1986年11月3日至11月1O日在贵阳召开。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会上讨论的内容综述起来,主要有: 1.社会主义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代表们认为,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前提。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事实上的不平等,政治平等问题已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探讨新形势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和研究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1993年6月15日~19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全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青年学者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兼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流教授主持。中央党校马列研究所吴雄丞教授、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锦良同志与会指导。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界及有关学科20多名较有成就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4月1日至3日,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湖北省党建学会在汉口联合举行“苏东演变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理论研讨会。会议入选论文72篇。与会同志共同探讨苏东演变的原因、教训及其对世界格局和社会主义的影响,交流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增强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心。现将会上提出的若干理论观点整理综述如下:一、苏东演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苏东国家的党本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科学社会主义年会于1988年4月28日在南昌举行。省科社学会会长焦克明同志总结1987年的工作,副会长金恂同志代表常务理事会汇报学会第三次评选优秀论著情况。与社49名同志围绕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结合本学科的建设和改革情况,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争议,既交流了经验,又传递了信息,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1993年6月15日至18日,在山东省泰安市召开了“全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中青年学者座谈会”。会议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及学科和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研讨,认为:从我国目前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在以下重大问题上进行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理论界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现将部分研讨观点概述如下,供同志们参考。 1.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理论界普遍认为,党中央明确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为指导现阶段各项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研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从实践上来讲,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从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上看,有助于我们克服和防止“左”的和右的两种倾向,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所研究生对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著名命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综述如下:一、剩余价值理论形成的时间比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间晚,是否与“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命题相矛盾有三种看法:1.有矛盾。因为剩余价值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尚未产生。论据:(1)一八四八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但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分开,而把工人向资本家出卖的“劳动力”写成“劳动”,把“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写成“劳动价格”。因而就不能区分雇佣工人的劳动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得不出必要劳动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剩余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科学结论;(2)剩余价值理论相对成熟于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标志是一八六七年问世的《资本论》。这样,就形成两个难题:如果坚持“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科学的话,就得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归于《资本论》;如果坚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的话,就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可以不要剩余价值理论这块基石。  相似文献   

16.
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8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的110多名理事、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长赵曜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教授到会指导并作了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辅导报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作了大会发言。与会代表围绕“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包括科学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三个子题目),展开小组讨论和大会发言。现将会议论文、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中涉…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于1991年4月18日至20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了“湖北省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78人,提交论文51篇。会上,与会代表就生态农业实践与理论研究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在武昌召开11月2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在武昌召开。此次学术讨论会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委员会、湖北省社科联、《党员生活》杂志社、湖北省党史人物研究会、湖北省党史学会联合举办。经过评审...  相似文献   

19.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是对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深化和拓展。这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现实有机统一的整合性认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一个十分紧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了。这场大讨论的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这场大讨论后,经历了二十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套改革方针政策,辨明了姓“资”还是姓“社”、姓“公”还是姓“私”等重大问题,从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被革开放的新局面,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形成了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建设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