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4 毫秒
1.
陈文华  彭波 《理论导报》2014,(2):19-20,25
正一、在江西大力发展创意经济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创意经济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引导、以高层次消费需求为依托,通过创新和创意为核心增长要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转型的新经济形态。著名的经济学家霍金斯在他的《创意经济》一书里指出,全世界的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且以每年5%的速度在递增。在中国,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创意经济,正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产业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从上海、北京、深圳等国际化都市快速向各地中心城市扩展。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和创意社会的建设,成为各地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对推动文化生产力健康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银川市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得到优化,政府管理竞争力得到提升,城市开放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今后,银川市要通过走人才兴业之路,打造一支高素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通过改革文化体制,创新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及制度环境;通过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精心培育具有银川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新是和谐社会创新结构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桂林市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优势,目前正迅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桂林市要充分发挥区域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以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是一种高度智慧化的现代“头脑产业”。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对于调整高度工业化的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要的工业城市,在推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征程中,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自身优势,推进本地区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斌开 《前线》2014,(12):99-101
<正>自2004年北京市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目前,北京地区已经上市的文化创意企业50家。从2004年到2013年,文化创意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9.5%增加到12.2%,文化创意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4.0%提高到16.1%,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2年,北京市政府提出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战略,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到了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公共文化资源的服务能力,增强了文化的传播能力,挖掘了文化的历史积淀,凝聚了文化的创新精神。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宜居环境、文化氛围、文化内涵、人文形象的促进机理,有助于引导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为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服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用"文化+科技+创新"思路谋求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高科技对新兴文化业态的创生能力。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是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中,石景山区被确定为北京动漫游戏基地。该基地以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动漫游戏城为核心,建成集动漫创作、生产、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为了推动以动漫游戏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石景山区制定了《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建设首都文化中心的重要承载区、首都文化建设特色区、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区"的发展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带动区域转型随着首钢涉钢产业的搬迁,石景山区进入了全面战略转型期。为解决"产业空心化"问题,石景山区积极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几年来,石景山区委区政府一直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区域转型发展大格局,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通过营造优良的环境、出台优惠的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从发展历程来看,2003年,石景山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条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青 《新视野》2006,(3):23-25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个人的参与和才智发挥;强调有形产品的生产;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强调信息服务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强调乘数效应的发挥;强调高收益性;强调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北京应当创造条件,鼓励普通民众广泛参与文化创意活动;整合资源,大力提升文化创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创造精致化和差异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消除行政垄断,推进国有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完善规制,创造宽松的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2,(5):46
把握关键环节,突出产业优势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秦保荣潍城区以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以地域文化开发为重点的"资源提升型"发展模式、以创意创新为导向的"业态创新型"发展模式、以园区和市场为  相似文献   

11.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若干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也存在着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产业链不完整、产业体系构建不合理等问题。应在加强园区功能布局与规划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意氛围、资金支持、价值链共享、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发展硬环境等方面给园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新兴业态,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经济动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学习到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更加专注于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成和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深入探索科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培育路径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分析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资源可以看出,成都市结合三圈层的经济与资源的不同特点,沿圈层进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与圈层的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的打造。  相似文献   

14.
北京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九玲 《前线》2010,(3):27-28
<正>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文博会")自2006年举办以来,顺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潮流,见证和记录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辉煌业绩,成为中外文化创  相似文献   

15.
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三级空间布局架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的"引擎",其建设也越来越成为文化产业核心要素。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浙江省提出构筑"两大创意城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三十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  相似文献   

16.
“创意产业”与浙江产业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科学技术与商品生产的结合,是文化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意产业"的由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浙江省发展创意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所在,包括地缘、环境、资本等优势以及政策、人才、发展缓慢等劣势,最后就浙江省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理论导报》2010,(10):61-61
<正>文化创意产业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产物,由于附加值高、发展可持续,这一新兴产业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其增长速度远快于整体国民经济增速。对中国来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建立完善的法制环境,加强政府和市场联动,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人才等,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  相似文献   

18.
《前线》2011,(12):F0002-F0002,F0003
初冬的北京,燃烧着创意的激情,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文化融合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全面展现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最新成果,展现了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态势,展现了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让各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知识经济日益成为各国经济主流的大背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中的文化与创意因素也日益增强为推动国家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力量。一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增强该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王敏 《理论学刊》2013,(7):64-67
我国创意产品正逐步向系列化、规模化、层次化方向发展,创意产业区域集聚特征尤为明显。我国五大创意产业区的发展模式存在三大共性,即建设创意城市、引导创意集群和发展技术内生性创意企业。但是,由于各创意产业区文化基础、市场环境、发展机制和主导行业的差异也导致其发展水平的迥然各异。推动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从国家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大环境",更需要清楚认识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做好区域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