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当代中国文化选择的总体方向与目标是发展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当代中国文化选择面对着选择对象多元、选择标准务实的挑战。当代中国文化选择迫切要求增强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文化研究有不同的层次与形形色色的问题。但在总体上,任何时代的人都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来解决该时代最关键的文化问题,才能完成研究者应负的历史使命。当代文化研究的制高点是:追随人类文明的足迹,引导人们把人类完美看成是一种最高的生存境界,以此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它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意义是:文化研究应该与现代社会变革相一致,在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同时为社会变革创造可供选择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与国家治理的大历史和大逻辑,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辉煌而伟大发展的基本特征。70年中国文化政策发展是她的历史反映和记录。与之相对应,作为她的精神反映和记录,构成了当代中国国家文化治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以计划经济的方式培育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能力基础、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提高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能力结构和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樊锐 《中共党史研究》2013,(11):123-125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曾碰撞激荡出无数文化的浪花,它使人类生活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但有时也难免带上灰暗的色彩。当代中国文化同样把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画卷涂上了丰富的色彩,在绘制这部画卷时,中国共产党对主导和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近日,我有幸读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的专著《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思念 《学习论坛》2010,26(9):55-58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入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聚焦点上,中国文化建设应该明确和树立什么样的文化理想?我们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理想目标是发展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既有高于以往一切社会形态的物质文明,又有高于以往一切社会形态的精神文明的健全的社会。在当前,处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状态下的市场经济虽然可以为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类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但是,市场经济生活毕竟不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市场经济固然造就了作为其立命…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正确的、合乎理性的文化理论的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正确处理好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意识形态文化与非意识形态文化、一元主导与多元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的先进性与群众性这七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弘政 《唯实》2006,42(2):7-11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并存与交织而整体上远未达到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事实,这构成了当代中国制度转轨中的困境,也成为文化转型异常艰难的根本原因。文化无优劣之分却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弄清楚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在时代性背景下营造出文化的后发优势创新力,是摆脱文化转型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角度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总体分析;其次,评价了在当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观念文化存在诸多不适应性;最后指出传统法律文化已基本不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应立足当代中国实践,重塑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文化自觉与中国认同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致力于探讨的重要问题。打破学科壁垒,从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重角度探究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在水乳交融的学术对话中认识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认同,以历史眼光和主体意识反思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考察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研究之得失,探究现代中国文化的建构方式与中国人的文化面貌,体现了这组文章作者的共同努力。徐楠博士解读了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的内在理路与当代意义,他认为古代文论乃至整个古代文化传统与当代中国血脉相连的特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自觉,古代文论基本观念研究将为"传统文化当代转化"这一热点话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 ,也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选择的统一以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其发展也存在着一个“合力”问题 ,当代中国文化最终的前进方向应该是“国学、西学和马学”这三大力量所形成的合力。不过 ,这一合力将与马克思主义最接近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与发展锚定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造性地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同时,这四大着力点中蕴涵的文化建设理念、维度、视野,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为其再次走向辉煌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无疑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重大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观点、方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一是要从历史大纵深的视角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多维透析,准确把握其极端复杂的多重面相及其形式背后的精神风骨;二是要从国际宽视域来深刻透析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从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明的不断进步。三是要从时代新高度正确看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和本质区别,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升级;四是要从交互主体性中避免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实现中西文化的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14.
王殿明  李海玲 《唯实》2012,(8):54-56
中国人的信仰特征可以概括为“和”的精神。“和”的精神就是对任何一种宗教、文化来说都是扬弃的精神。扬弃的标准是“和”。当代中国,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儒释道为主干,各种地方文化与国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为补充的有骨头有肉的马克思主义化的中国“和”文化体系,而马克思主义也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和学化。和学与马克思主义在根本观点、远大目标、人类利益、科学性上高度一致。和学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和学化在当代中国并轨共进,是历史发展偶然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将以艺术美学与文化政治学为理论基础,以当代工业题材重要文艺作品为研究对象,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艺术家与作品进行个案解读与阐释,探讨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历史起源、发展与形态转变的外在与内在动因,深入思考十七年、新时期、新世纪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主题意义、审美诉求与文化政治内涵。重点研究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历史文化意义、美学价值、艺术局限、拓展与建构等重大问题,以揭示其所具有的国家美学、国家遗产与文化政治意义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外交文化是在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概念,探索中国外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所处的历史发展机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国外交文化的国际体系根源和独特追求包括:平定天下的整体思维,阴阳对立又互补的中国式辩证法,建立在感性和类推分析上的综合治理观,国家间的中心与边缘关系及自然等级,克服被动和两难的当代外交创新意识等。在审视中国的外交文化传统和当代外交思路转变时,我们应当深刻地进行文化自觉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7.
韩仙琴 《党史文苑》2007,(10):52-53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建设能够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 《党建》2014,(10):1-1
正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长期取得了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树立起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自信心,为其再次走向辉煌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无疑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重大使命。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观点、方法等重大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一是要从历史大纵深的视角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多维透析,准确把握其极端复杂的多重面相及其形式背后的精神风骨;二是要从国际宽视域来深刻透析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从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推动中华文明的不断进步。三是要从时代新高度正确看待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和本质区别,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中华文化的转型升级;四是要从交互主体性中避免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两种极端倾向的出现,实现中西文化的美美与共。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总结。作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先进的思想道德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建设能够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