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来,党和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开展以“五有”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民生问题仍然突出。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建设由之前的“以民生为重点”的单向度推进,进入到以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两大重点的双向度推进。这一转变表明,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通过社会管理的创新才能获得有效推进。那么,社会管理“管什么”,创新社会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这些看起来只是一般常识性的问题,但在大力开展创新社会管理的今天,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很值得我们去梳理。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为新时期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探索出了新路径.加强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朱有志  贺培育  黄海 《求是》2012,(10):54-5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湖南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快民生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让改革发展成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如何持续协调、民生为本,力求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省各地在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指明了方向、目标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改善民生,提升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从民生视角来看,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基础是人性尊严,民生目标是还富于民,民生保障是还权于民,民生途径是公民参与。从民生角度提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渠道和办法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民生型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2,(3):34-34
在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滨海新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点,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今年,新区将启动实施第三个20项民心工程,建设120个社会事业项目,努力建设“宜居滨海”。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四个方面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内涵.具体表现为:社会建设的总体环境由“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社会建设的重点由改善民生发展为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发展动力是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发展应更加注重质量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轩 《前线》2013,(6):54-5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任务。结合中央要求和社会建设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市政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本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为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贡献”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实干意识,努力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刘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重点选择和分析了奎屯市近两年来努力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做法,同时结合奎屯市实际就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区自治和信访制度改革步伐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相似文献   

13.
杨宜勇 《前线》2013,(2):12-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目标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社会管理创新与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新社会管理的民生基础是人性尊严;民生目标是还富于民;民生保障是还权于民;民生途径是公民参与。从民生视角提出创新社会管理的渠道和办法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民生型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指出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中共南明区委组织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强党建推动社区管理,使社区管理有了可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提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一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根本宗旨的内涵,更加鲜明地指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的判断和要求。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党上下要特别突出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胡锦涛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变革的加剧与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实施,使贵州省面临更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结合社会管理创新要求,加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林联凤 《求实》2013,(Z1):20-22
<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社会建设始终是党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区建设,认真解决好民生问题等相结合,从影响和谐稳定和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和创新点,从而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成都在建设和谐成都,特别是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进程中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应着力搞好社会和谐的创新、社会人员服务管理的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新、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的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创新、基层基础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