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全民 《中国监察》2008,(22):63-63
人的一生中,会养成很多习惯。读书是一种好习惯。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每个人而言,既是智慧之源,又是道德之基。读书是提高修养、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0,(20):44-44
近日,《广西日报》刊发署名钟一的文章指出,领导干部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之心是人生的大智慧,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之本。各级领导干部只有常存对历史、百姓、人生的敬畏之心,才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坚定正确的人生航向,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承担着道德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对其准确定位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是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一个人的语言文字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修养等。高职教育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的人格。这将是我们的社会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一、认识自我是强化自我修养的基础 “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马克思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要想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就必须清醒认识自我,这是为人的第一步,更是加强自我修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商贾经营须诚信为本,公证行业应规范公证。公证员则应注意“立德”.讲究职业道德修养,成为社会的道德楷模。笔者近读《曾文正公全集》,其中的修身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予我以启迪,此修身八德诚然是个人修身的指引.如果结合公证员职业道德修养予以新的解读.则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华 《中国监察》2014,(4):28-28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是对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从政道德。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的德才状况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我体会应该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做人与做官的关系。江泽民总书记在山西考察工作时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还必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要把人做好。人做不好,本事越大,搞不好危害越大。这一论述很深刻、很重要。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品德修养,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为官一时,做人一世。人生在世几十年,当以事业为重,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重视个人品德修养,就要格外珍惜党和人民所给…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强调贤人治国.重视为官者的道德品行修养,留下了诸多名言,如孔子的“身正令行”,孟子的“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苟子的“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等,因此.有的人认为法家重视法的执行,法的制度化建设,但反对“尚贤使能”,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不是天生的,是后天修养而成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加强道德修养,才能提高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实践看,加强道德修养,有三个方面应当引起重视:一要加强道德教育。使领导干部自觉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需要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使领导干部必备的道德要求落到实处。如可以把道德规范纳入领导干部的考评考核中,把考评考核过程变为干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引导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方面下功夫。通过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影响心理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治疗家将来访者视为一个人从而形成"人与人"而非"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此态度又取决于治疗家自身的改进。中国古代的身心修养之学,如孟子的"扩充"、"养气",庄子的"虚而待物"、老子的"无为",在改进治疗家自身,如对人性的信心、虚心地倾听、善用权力等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修养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素养,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发展、完善才能获得。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修养与社会治安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加强音乐修养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开智创新、维持心理健康、完善人格,从而维护社会治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审判》2009,(7):86-89
民俗习惯是特定地域社会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自发形成、共同遵守、长期沿袭并用于调整和规范特定生产生活关系的行为规则和文化载体,为特定地域社会民众内心所确信,凝结着他们的普遍价值判断准则。善良的民俗习惯,在国家、民族凝聚力乃至优良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民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指引等方面,均起着其他行为规则和文化载体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林云存 《中国监察》2010,(12):36-37
凡是思想修养好、党性觉悟高、自律意识强的领导干部,无不表现出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而那些犯错误、栽跟斗的党员领导干部,往往是从放松学习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14日,为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良好道德氛同,进一步提升广大民警的思想道德修养,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监狱按照《伊金霍洛旗2013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及《关于组织开展全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集中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干警开展“伊金霍洛临狱2013年第一期道德讲堂”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勃兴的世纪。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程度,将最终决定人类在新千年的命运。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发展,同样也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就是这个群体的生命。中国律师作为一个职业社会群体,在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不可或缺,它的数量与质量、道德操守与执业规范、精神风貌与文化修养,将对法治中国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将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律师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文化建设正是促进律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打造优秀律师文化,充分发挥文化作为意…  相似文献   

17.
《政府法制》2012,(35):11-11
从法理学和伦理学方面来看,法律与道德存在三种基本关系:一是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立法把国家中大多数的政治道德、经济道德、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的普遍要求法律化.使之转变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康二辉 《法制与社会》2012,(14):226-227
大学生处于在校学习的阶段,在完全的走上社会之前,一定要注意道德责任的自我修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道德责任意识和道德责任实现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公民,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行为上。人人均有不足之处,人人需要修养。修养就是要人们不断的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水平,并最终落实到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上来。高校修养课考评应重在考评学生课内外不断自控和日益改进的行为上,以促进学生不断修养提高,从而实现以考评促修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问题是目前我国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是各类腐败现象中危害特别严重的一个方面 ,它直接威胁我们党的生命力和国家政权的性质 ,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政治道德失范问题 ,可以发现它同社会法治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法治的角度总结其经验教训 ,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对策 ,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严重危害。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是指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意识、政治道德关系和政治道德行为的总和。所谓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失范 ,是指领导干部政治道德意识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