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的各层面的原因,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应结合国外的经验教训,针对其产生的不同原因,制定相应的惩治措施,以彻底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2.
职务犯罪产生和存在原因的广泛性、复杂性,决定对其必须实行综合治理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外因素;既有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也有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既有客观外部条件,更有行为人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内在原因。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可能产生和存在的社会领域和环节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腐败和职务犯罪既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现象。这就决定了治理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努力,…  相似文献   

3.
公职人员腐败渎职问题研究综述亦冬公职人员腐败渎职问题是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对腐败问题的研究中,存在不少争议,如腐败的定义是什么?产生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等等.兹将其主要观点作一简述,以...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极为丰富,其特点是:综合各种因素揭示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张不搞群众运动,而是从完善政治体制与法律制度来铲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坚持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为我们找到了一条反腐倡廉的正确道路,把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产生腐败的根源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自从产生阶级和国家以来,腐败问题就一直是困扰统治者的难题之一。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国家兴亡,无不与清廉或腐败直接相关。古代中国,伦理学发达,政治学贫困,对于腐败根源,长时期内只从个人方面找原因,认为腐败是昏君、奸相、贪官造成的,从而把希望寄托在明君、贤相、清官身上。清朝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贿随权集”,认识深化了一步。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1748年发表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权力如果失去制约必然产生腐败,并提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到文化对腐败的影响,文化因素说越来越为众人所认可和接受。纵观腐败的发展史,现代社会诸多腐败大案与历史上发生过的腐败大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之间存在太多共性的东西。这说明,腐败不仅是现有制度的问题,还与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有关。  相似文献   

7.
腐败现象,虽不能说古今有之,于今尤烈,但其产生历史之悠久,社会危害之严重,抑制禁绝之艰难,却是不可否定之事实。从西周的“五过之疵”,到汉代的“六条问罪”,到唐代的“六赃之罪”,斗转星移,世代更替,腐败现象不但没有绝迹,相反,腐败的病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却迅速蔓延开来,成为危及党和国家命运的心腹之患。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叵对腐败,警钟长鸣”。本文试从腐败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多管齐下根治腐败作一些探索性的分析,以便求教于…  相似文献   

8.
监察文摘     
企业法定代表人腐败浅析近几年来,法定代表人在整个企业违纪违规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除了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差等因素外,以下几个方面是企业法人代表容易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一、激励奖惩机制不健全。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激励奖惩机制不健全。首先,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工资水平低,没有突出他们的地位和核心作用。其次,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收益与其个人才能、管理企业的贡献与其承担的风险不相符合,远不足以支持其作为一个法人代表的行为。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引发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在…  相似文献   

9.
陈宪  李延吉  陈翰 《法医学杂志》2001,17(2):126-128
腐败尸体的检验鉴定在法医学上有重要意义。尸体腐败会毁坏损伤和病变,给尸体检验造成困难。关于腐败尸体的法医学检验,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一般多着重于组织微观形态改变和生化分析,研究其分子保存水平,而与实际检案要求不能完全适应。本文拟将对腐败尸体大体检验与实际检案的要求作一专题讨论。 1 腐败及影响因素   腐败是人死后,机体组织中的复杂有机物,受腐败细菌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并产生大量腐败气体,使尸体液化失去原形的过程。机体死亡后,一般经过 24小时左右,就开始出现腐败现象。尸体外观常见的腐…  相似文献   

10.
论南京国民政府腐败的政治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主要弊端之一。其产生和泛滥有多方面的原因,就其政治根源而言,主要有三点:一,国民党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丧失了革命精神与活力;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统治集团立党为私,放弃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在思想上失去制约腐败的力量;三,政治体制制度化贫弱,权力制约失衡,基层组织无力  相似文献   

11.
权力的腐败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权力腐败产生的的根源很多 ,但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腐败。官本位体制是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根源。反腐败应从腐败产生的源头抓起 ,从制度上、源头上防止权力异化 ,确保人民主权。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腐败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影响极为恶劣。领导干部腐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法律制度不完善、惩防监督机制不健全,致使权力得不到强有力的监督是重要原因。治理腐败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健全惩防监督机制,大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相似文献   

13.
张敏 《法制与社会》2013,(32):145-146
信仰缺失是党内滋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廉政,先正心。本文从诠释真善美入手,探讨了产生腐败的主体因素,展示了真善美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进而强调信仰真善美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唤醒公众的反腐共识,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并且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遏制腐败以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目前腐败现象的特点,对腐败行为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了腐败行为引起的不良后果———阻碍社会的发展,论证了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缺乏制约机制是导致目前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提出了建立制约机制和实施相互制约的诸项举措  相似文献   

15.
龚水平  谭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4,(14):206-207,210
近年来各地不同程度出现的高校后勤腐败案件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分析了高校后勤腐败的主要表现,从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管理体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从而探讨了加强廉政教育、加大腐败查处、健全采购制度、完善体制机制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寻租理论,是西方公共选择领域的重要内容。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寻租性腐败也愈演愈烈,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寻租性腐败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的对策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1982年起先后开展7四次反腐败斗争,基本上是每三至四年开展一次,这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腐败现象并未从根本上遏制住,反而有蔓延猖极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则是我国的反腐保廉的机制不尽完善,运行中弊病丛生。因此,要卓有成效地治理腐败,避免反腐一阵风的非常规短期行为,认真总结中外反腐经验,研究当前斗争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反腐法治机制,确有必要。一、当前腐败的特征腐败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制度、道德、经济、权力、文化等多种因素。从政治的角度,腐败可定义为政…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科书对水中尸体沉浮影响因素主要列出3种:水的特性、身体本身的性状、腐败的发生。一般认为,水中尸体上浮是尸体腐败后尸体浮力大于重力的必然结果,尸体腐败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不会很快上浮。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见到尸体短时间内即浮出水面并未腐败的现象。如案例1:2002年4月份,本辖区某水域内发现1具漂浮女尸,经证实死亡时间仅0.5h;案例2:2005年8月份,在内河发现1具漂浮男尸,死亡时间为1h左右;2007年6月,在海面上发现1具漂浮女尸,死亡时间为2.5h左右。我国南、北方温差大,水中尸体浮出水面时问差别也大,难以有个统一的标准。通常在夏季尸体浮出水面需要2天左右,而冬季则需要14天左右。水中尸体的上浮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在不同的季节、水温和地域浮出时间差异很大。除此之外,还应与下列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反腐倡廉工作是事关我党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我党提出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方针。这一方针不仅要求我们要从立法和执法上加大力度,同时还要认真研究腐败现象滋生繁衍的其他社会因素,本文侧重从文化、意识两方面来研究一下腐败的成因。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腐败产生、发展的规律,科学制定治理腐败的对策已成当务之急。本文就此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一、转型期腐败现象的认识定位分析研究腐败产生、发展的原因,首先要从腐败产生发展所处的社会背景入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转型期所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非常态非稳定特征,必然会给腐败的发生发展提供时间空间上的条件。我国的社会转型是有限定前提的转型,这种前提就是:政治上,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国家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从高度集权、人治为主的治理形态向民主与法制的治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