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务公开”法制化 ,是指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各地区、各部门的行为 ,使个人和团体真正有权知悉 ,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信息 ,亦即用法律保障人民的“知情权”。随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警务公开”和“司法公开”等制度的推行 ,“政务公开”法制化也已经提到我们面前。一首先 ,政务公开法制化是公众参与行政活动的保障。公众参与政府管理活动是我国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但公众要参与行政、监督行政活动 ,必须要了解行政活动 ,要取得有关行政活动的情报。因此 ,政务公开是人民参与行政、监督行政的基本前提 ,没有政务…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1999年以来,赣州市对政务公开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认为政务公开尊重了群众的民主权利,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符合“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有利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但在实践中,政务公开还存在许多需改进与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思考。一、赣州市政务公开的主要做法1、积极开展组织宣传工作。市、县(市、区)两级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9):18-18
经过8个多月的调研、酝酿、起草,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全国执行。政务公开的目标:成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制度“经过不懈努力,使政务公开成为各级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在阐述政务公开的工作目标时,《意见》中这一崭新论述分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沈惠文 《今日浙江》2002,(20):27-29
浙江省农村乡镇政务、村级财务公开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在总结金华市推行以“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公开做法基础上,逐步延伸发展的。1998年,中央召开全国乡镇政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后,我省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在全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民政局从 1997年推出 “政务公开、服务社会”新举措以来,全市民政系统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 13600余件,收到表扬信500余封。国务委员李贵鲜、民政部长多吉才让、江西省长舒圣佑等领导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李贵鲜同志还高兴地挥笔为市民政局题写了“政务公开服务社会,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的条幅以资鼓励。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在“全心全意”上下功夫 我局在推行“政务公开、服务社会”活动中,始终坚持做到了“三心” 一是“真心”。就是在为民解难服务方面动真情、献真心,而不是敷衍塞责。 二是“全心”。政务公开就是…  相似文献   

6.
“三公开”,是指在广大农村推行的村务公开,在国有企一业、集体企业以及国家和集体控股企业推行的厂务公开,在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中推行的政务公开。“三公开”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实现村务、厂务和政务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二公开”,是一件具有全局意义、长远意义的大事,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扩大基层民主:“三公开”的本质和核心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政务公开,虽然各有其不尽相同的内容和形式,但三者的本质和核心是一致的。这就是:让广大群众有知情极、知事权,为他们实…  相似文献   

7.
深化政务公开是不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和治本之策。当前,全国城乡两级基层政权机关已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但在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因此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以确保政务公开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存在几个难点问题1.公开内容实现高度透明化难。在可公开的范围内,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透明,这是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之一。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相当的“暗箱操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末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基层政权推行政务公开以来,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取得了明显成效,显示出巨大力量。政务公开是社会主义政权本质的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列宁说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对大家都是公开的,它办理一切事情都不回避群众”,“完全的公开性”是民主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告诫我们,“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务活动,“关起门来是不行的”。民主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带来公开领域的扩大。公开的力量是群众的力量。把政务活动的内容、程序、结果原原本本地公布出来,使群众对重…  相似文献   

9.
永州市人事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办事公开活动,念好“政务公开”经,深受群众欢迎。去年市直23个单位向全社会招考77名工作人员,报考者达1400多人。该局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从今年起全面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开通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各市、州、县(区)党政群机关单位都须按实名制要求公开编制,事业单位按编制管理现状公开。据悉,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便于群众知情和方便群众办事的财政与编制政务信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内容;党政群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具有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的其他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现状。我们知道,编制是管“人”的,财政是管“钱”的,推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能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和“钱”。对于“人”和“钱”,人们都很敏感。同…  相似文献   

11.
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有效举措。当前.基层部队在“两务”公开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官兵的普遍欢迎和称赞。但在实践中我们调查发现.感到“两务”公开还存在诸如:认识不到位、公开不积极.内容不全面、公开走过场;范围不合理、公开效果难体现.机制不健全、公开难保障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还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下工夫。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就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作出部署,特别是,对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等要求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要求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调查处理结果等。这些要求表明,政务公开向纵深推进,不仅是公众期待和时代大势,也正成为一种政府自觉和行政诉求。  相似文献   

13.
搞好政务公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搞好政务公开?南城县政府的具体做法是坚持“四抓”,着眼“四促”。  相似文献   

14.
乡镇政务公开制度实施追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忠桓 《湖湘论坛》2002,15(5):44-45
政务公开制度在全国乡镇已实施了一年多,其状况和效果如何?笔者就此到一些地区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乡镇有力地贯彻了中办、国办关于实施政务公开制度的通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一、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1.政务公开的观念滞后。对政务公开的必要性、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乡镇干部对农民对乡镇政务公开的迫切要求的回应性不对称。一些乡镇干部认识不到乡镇政务公开对规范政府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抑制权力寻租及腐败现象,对减轻农民负担、密切干群关系、治理农村经济环境、提…  相似文献   

15.
尽快完善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众望所归。在此背景下,有望在今年出台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出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对政府公开信息作出强制性规定,标志着政务公开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发表今年4月25日新华社授权向社会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由如下五部分组成:一、提高对推行政务公开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明确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意见》用一个自然段篇幅,论述了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了政务公开必须“以保障人民群体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政务公开,就是为了使老百姓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政务公开要坚持12个字的原…  相似文献   

17.
时下,“村务公开”、“税务公开”、“校务公开”等名目繁多的公开活动在各行各业盛行。实践证明,“公开”在增强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密切干群关系、带富一方百姓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一方经济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实效,通过“政务公开”公之于众,本无可非议。然而,在实  相似文献   

18.
永州市芝山区人事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一年多来,初步形成了一套操作比较规范、措施比较得力、效果比较明显的政务公开制度。   一、在政务公开的内容上,把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及容易发生矛盾和滋生腐败现象的事项作为公开的重点,实行一步到位。他们从人事工  相似文献   

19.
近日,笔者在农村进行农民负担执法检查时发现,一些乡村的政务公示栏现状令人担忧:有的粗制滥造,形同虚设;有的锈迹斑驳,破烂不堪;有的内容陈旧,流于形式,“公示栏”变成了“空示栏”,政务公开变成了搞形式、走过场,许多农民因此而对政务公开失掉了兴趣和热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20.
政务公开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推进政务公开,能有效发挥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行使。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大大连”建设,就必须积极推行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