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取得的成绩令世人震惊。但是,在国人为之欢呼雀跃之时,有必要对中国的现实国情特征进行整体把握,中国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而是经济大国。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国经济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只有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中国由"大国经济"向"经济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2.
吴晓求 《传承》2011,(3):77-79
中国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快了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步伐。但是,我们的经济在密度方面还落后,密度较低,正表明我们这个国家有潜力。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为此,要制定一个大国金融战略。中国经济崛起有金融的崛起才可能持续,建立一个能吸纳全球资源的开放性金融平台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视为世界经济大国。过去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在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时候,往往着重讨论美、日等国的经济,而并没有将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范畴看待,并不认为我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因而我国经济则是在讨论区域经济的时候才被提到,属区域经济这一档次的,但现在讨论世界经济的时候,它们则将我国的经济同美、日等国的经济相提并论,我国已被视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世界经济大国,而不再将我国经济仅仅当作区域经济范畴来讨论。应该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但…  相似文献   

4.
童有好 《桂海论丛》2001,17(2):58-61
大国经济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大国经济与经济大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大国经济的国内市场对大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作为世界上快速崛起的经济大国,不能简单沿用以“东亚四小龙”为代表的工业化经验,应当走一条大国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中国大时局Ⅱ-未来二十年的大趋势与变革方略》高连奎,秦逸飞/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根据世界银行的算法,中国不仅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一,而且实体经济的总量已是美国的2~5倍。没有了标杆的中国如何改革将是一个更难的问题,中国如何才能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变成引领全球进步的世界第一"文明大国"?这是本书所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未来二十年所面临的问题。本书以世界大潮流为背景进行分析,梳理了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兴衰变迁。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谋求从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乃至军事大国的转变。日本的外交与战略思考始终与结盟意识相伴。与老牌大国结盟,向新兴大国挑战是日本外交战略选择的惯用手法。日本不是没有"哲学",只是其文化中"目的合理性"高于"价值合理性"。日本也不是没有"战略",只是其视觉空间过于狭小,"实用主义"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8.
常健 《人权》2014,(3):25-27
改革开放36年来,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面临的新的挑战是:如何在经济大国的基础上,成为在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中共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梦”,正是这一要求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要尽快加速现代化建设,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必须尽早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之中。但是,也应警惕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布设的陷阱,否则,经济全球化就会成为危害我国经济安全的祸水。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而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能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能否在促进经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换中发挥金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对于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不可否认,金融改革的难点多,风险大,但势在必行,必须迎难而上。金融改革首要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建设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相匹配的金融大国、金融强国;必须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按照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四化"战略取向扎实推进各项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1.
吴晓求 《传承》2011,(7):77-79
中国今天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快了作为全球经济大国的步伐。但是,我们的经济在密度方面还落后,密度较低,正表明我们这个国家有潜力。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13)
正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国际责任。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时必须非常谨慎,必须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要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大国责任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贡献"软实力"上。承担大国责任不仅要关注世界共同利益,还要关注世界共同价值。加强同西方大国的协调,是中国承担好大国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汪娟  李玉双 《求索》2012,(7):78-79
随着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大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国经济现象",探讨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大国经济的特点,总结出大国在财政政策方面的一些特征: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重视内需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加强财政政策的国际性协调等。  相似文献   

15.
梅新育 《小康》2012,(2):118-119
正"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国际上对中国的这一评价堪称对中国入世十年成就的最好总结。而十年之后,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中国不仅需要继续努力赶超,还需要兼顾防止被赶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中国开始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新阶段。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面临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实现世界经济新平衡;加强能力建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实现金融业在开放中的发展;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实现经济大国货币的国际地位;稳定周边环境,以和平包容发展推进区域合作的新主题。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改变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增长结构,重建发展动力;改变价值链低端分工的发展模式,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立足自主创新,在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中实现结构升级等任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顶层设计应该把"以大求强"作为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基点,推进与新兴经济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注重发挥现实优势实现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李戴克 《小康》2013,(3):23-25
中国,如何在这个博弈愈演愈烈的国际社会上找到一条最为适合的海洋强国发展之路?"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六百年前,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洋强国,也是世界经济大国。六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正式向世界宣称中国将成为海洋强国,外界认为这是中国正式吹响"中华民族复兴"的号角。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孙欣  吴文劲  吴文峰 《理论月刊》2006,(10):132-134
作为世界最大经贸集团,中国和欧盟经济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但中欧贸易过于关注英德法等欧洲大国及大型跨国公司。中国要抛弃大国及大公司情结,大力发展和扩大与欧洲众多中小国家经贸合作和往来,完善产权制度,发展第三产业,政府—NGO—金融机构三位一体建立高效率经济,使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变自主创新型科技贸易强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私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在2013年,中国继续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名列世界第二,跨境直接投资位居世界第三,并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类型企业一起,中国私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壮大的过程,大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总是千方百计压制世界第二且发展势头强劲的经济大国,所以,美国挑起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并不奇怪。但中美这次贸易争端与历史上的贸易争端有许多不同:在深度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超级大国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之间的摩擦都存在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