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早在几年前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也强调:“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和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的行为;道德通过说服、榜样示范等方式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从根本上说,道德教育使人保持正确的是非、荣辱观念。  相似文献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是新问题 ,古今中外都有人论述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同 ,回答也各异。在古代中国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以“礼”“法”关系的形式表现的 ,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则表现为宗教与世俗法的关系形式。学者们有的主张法治 ,有的主张德治 ;有的主张德主法辅 (我国古代法即刑法 ,可以表述为德主刑辅 ) ,有的主张法主德辅 ,还有的认为德与法无主辅之分 ,两者相辅相成。本文拟从对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入手 ,就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以及贯彻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大方略过程…  相似文献   

3.
<正>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法治与德治在功能上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善治,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1]。这是我们党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基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作出的科学决策,是推进国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不管法这张“天网”如何“恢恢”,总有漏网之鱼;不管法调整的范围有多广阔,总有鞭长莫及的地方。从这种角度来说,凡是法所不及的地方,皆是德治的用武之地,法治不可能完全取代德治,离开道德,不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难以健康发展,而且整个社会也难以稳定。所以,江泽民同志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的相互关系究竟如何呢?一、道德与法律的联系1.法律与社会基本道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法律与社会基本道德都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的意志…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分析法治与德治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他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德治的基础是人民大众的自觉。德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包括先进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理想信仰的塑造…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依法治国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司法办案过程中,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将德治融入贯穿到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之中,以法德共治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行为习惯,约束社会行为,倡导社会公平,回应司法公正的需求。在法德共治当中,要注重现代化司法能力建设的提高,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更好地为社会治理提供服务,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公安战线,就是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依法治警,以德治警,建设素质一流、作风过硬的公安干警队伍,以确保公安机关实现维护社会治安,服务改革、发…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提出了“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的新发展,明确了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要切实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治国方略,应统一思想,增强对法治和德治的认识,牢固树立法治与德治统一、并重的观念。1.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仅仅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威慑,禁止民众做坏事,那么,民众充其量也只能做到不触犯法律,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节来规范民众的行为,民众不但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能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江泽民同志在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同时,提出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问题,在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把“德治”与“法治”结合起来,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以德治国”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建设》2015,(4):20-21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于仁伯 《发展论坛》2001,(10):23-23,26
新世纪第一春,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江泽民同志把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到与法治并举的高度来认识,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因为道德是立法的基础,也是执法、守法的基础,所以德治思想的提出,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依法治国,以德固基,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性建设。一、德法兼治,必须用法治手段推进道德建设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来,我国民主法…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4,(2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基本原则,深刻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内在联系,始终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着力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于“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论述中,对法治与德治关系问题作了精辟概括。这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也从治国的高度揭示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本身具有内在的联系。从法律方面来说,法律以道德为精神基础,是道德的最基本体现。法律本身应当合乎道德。它反映社会的道德要求。法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胡建良  杨慧珠 《奋斗》2001,(6):36-37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法治是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是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地位和作用。法治是统治阶级依据法律治理国家,它通过国家机器制定的法律、法规来治理国家,规范公民的行为,是带有强制性的,犯法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德治是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教育和约束人民。  相似文献   

15.
一、克服“讲德治 ,生怕削弱‘法治’的认识” ,坚持“德治”与“法治”的统一江泽民同志指出 :“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 ,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以法治国。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以德治国。”可见 ,德和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二者辩证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德治”和“法治”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者各有其特性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展丽新 《世纪桥》2002,(4):11-12
关于法治与德治关系问题,是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来的,尔后,又在“七一”讲话中作了进一步阐述。他说:“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提出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问题。它既是对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德治和法治不是同一个层次上的概念,从本质上看它们不能并列。能够跟“法治”并列的概念是“人治”。在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并提的时候,首先让人误解的是法治,因为它混淆了”以“和”依“的本质区别,等于把法治又降低到了“以法治国”的水平。同时,“以德治国”也进一步暴露出我们对道德的本质和功能的错误理解。治国的根本原则只能是一个。如果在法治之外再提德治,那么这种德治就只能意味着人治,等于承认和鼓励法外执法。所以我们今后不宜再提以德治国,而要提“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加强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就法治与德治作了深刻阐述,强调"要既讲法治又讲德治","把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深化,为新时代我们党更好治理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法者,治之端也。"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习近平同志在重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在建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这一论述精神,就要很好地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