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颖 《奋斗》2022,(3):42-44
<正>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提出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使开放、包容、平等、互惠等理念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倡议所展现出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2.
黄建华  姚南  邓睿 《先锋》2023,(10):12-15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更为我国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开辟了开放发展新天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成都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牵引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发开放。作为我国南向西向开放门户,成都迎来开放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3.
<正>11月6日至7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行。习近平主席发来贺信指出,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科技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将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一带一路"倡议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思考,也是对外拓展发展空间的新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构建起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成为我国开放发展和对外合作的新亮点。北京立足国家赋予的首都城市战略新定位,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高效完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服务保障工作,城市形象和国际知名度日益提升。国际交往中心与"一带一路"倡议协同发展的关系分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促进‘一带一  相似文献   

5.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十多年历程,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继往开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安全保障、合作平台、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机制化建设,推动务实合作。通过建设更为畅通高效的互联互通网络、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升共建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等方式,以新成效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和塑造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明确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连云港要抢抓机遇,应时而动,主动融入,努力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进展,抢得发展先机,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打造重大战略平台,加快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7.
《先锋》2023,(10):31-33
<正>十年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乘着“一带一路”东风,青白江区作为成都中欧班列始发地,始终牢记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提出的“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殷殷嘱托,主动服务融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创新,走出了一条从“工业立区”到“开放立区”的转型发展之路。区域经济总量连续跨过四个百亿级台阶,连续五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  相似文献   

8.
侯露露  白紫微 《奋斗》2023,(8):70-72
<正>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指引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5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10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之友》2023,(2):42-43
<正>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十年来,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许勤 《奋斗》2023,(8):12-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黑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打造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婷婷 《先锋》2023,(10):16-24
<正>“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十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面向国内,在积极推进区域重大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衔接融合下,不同战略位势、区位条件的城市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上海和成都为例,本期“先锋会客厅”特邀相关专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下为习主席主旨演讲的摘要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20,(4):46-48
深入推进“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于催生经济增长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培植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近年来,湖南机电产业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与沿线国家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加深、合作方式不断创新,机电产业已成为“湖南制造”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下半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有五年。在这五年中,"一带一路"建设由点及面,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在合作中茁壮成长。"‘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习近平主席对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盛情邀请言犹在耳,作为我国三大战略之一的"一带一路"建设已经驶入了加速推进的"快车  相似文献   

17.
王文 《前线》2022,(3):21-24
“一带一路”研究彰显中国在全球思想价值链的地位上升。全球思想价值链重塑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持续加大“一带一路”研究力度,充分发挥中国智库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学术研究质量,是当前中国学术界、智库界的重要任务。坚持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深化研究,持续用力,牢牢把握“一带一路”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和学术牵引力。坚持独立性研究与合作性研究相结合,加强跨国合作研究,不断提升“一带一路”研究的质量水平,加速全球思想价值链的重塑进程。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六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了世界公认的谋求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的有效世界途径。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众多、文化习惯多样、语言种类繁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带一路”的整体联通和发展进程。因此,研究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发挥语言体系的沟通性、文化性、工具性以及民族性的优势,挖掘族群语言文化内涵,聚化沿线国家共识、凝聚文化智慧、汇聚发展力量已经迫在眉睫。要在尊重各类语言世界图景类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语言体系优势,进而才能更好地构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区域大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中央     
重点工作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20.
冯倩 《当代贵州》2024,(11):8-9
<正>作为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的省份,贵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构建高效通达、功能完善的开放通道体系,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大通道建设迎来了乘势飞跃的“风口”。谋划大通道,要从国家战略出发。贵州作为拥有“一纵两横三角”黄金点战略区位优势的省份,一直都是国家各种战略交汇点。大通道建设已成为贵州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