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读鲁迅小说,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33篇小说中,共有12篇28处出现“月亮”意象的描写,可见月亮意象在鲁迅小说中出现的频率之多。这些常人司空见惯月亮意象,在鲁迅笔下却蕴涵着独特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作用。本文试着对鲁迅小说中月亮意象的作用简要地加以分析,帮助阅读者加深对小说思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其杂文和散文诗<野草>中,还零散地存在于他的小说<伤逝>中.本文将从文化哲学、生存哲学以及哲学美学等角度探寻其哲学内涵以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朝日新闻>特派记者,尾崎秀实在上海结识许多中国左翼文化人士,并为"左联"活动提供帮助,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成为至交  相似文献   

4.
"余裕"美是鲁迅散文的魅力之一.鲁迅从日本夏目漱石倡导"余裕"小说得到启发,在散文创作中注重夹杂闻笔、"游离"题旨、舒缓语句.鲁迅散文的"余裕",有一种精神的高度、思想的深度,是对现代散文艺术规律的不懈求索和虔诚守护.  相似文献   

5.
我的<马屁、奴才及其他>一文写于1978年6月,次年12月发表于<人民文学>.一篇短短的杂文历时一年半才发表,自有其坎坷的经历,这事儿被我戏称为"马屁案". 这篇杂文原是寄给一家省报副刊的,副刊的一位编辑收到后即回复说:"很好,下期就发."  相似文献   

6.
陈军 《求实》2006,(Z4):288-289
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中云:"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1](P69)"确实,"词中之帝"李煜与"婉约之宗"李清照二人词作在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艺术风格上都有不少共同点,如感情真挚、语言明白,都呈现出悲愁美.本文则对二人词"梦"意象所体现的风格、情感、意蕴的不同进行比较探索.二李词"梦"意象出现频繁,在李煜38首词中,"梦"意象出现14次,占全词的1/3强;李清照比较可靠的48首词作中"梦"意象出现15次,几占全词的1/3.  相似文献   

7.
话题背景: 今年9月17日的<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篇题为<反腐学者:赦免贪官"原罪"换取财产公示?>的文章,中国人民大学何家弘教授在文中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中央能否确定一个时间点,比如明年1月1日,只要从此不再有新的贪污受贿行为,以往的贪污受贿行为就不再查办.如果有新的贪腐,则一并查办过去罪行.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党的生活>: 贵刊前几年曾经发表过一篇"党员呼声",呼吁各级党组织减少一些党员以承担、更难以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华元典<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周易>有不少关于"正"的论述.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正"的意义.这些关于"正"的论述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端正社会风气具有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策·燕妮是近年来德语文学界最引人注目的青年女作家之一.1997年她的<花粉屋>一问世就成了瑞士最畅销的小说,她本人也因此书而获得当年德国最有影响的图书奖--"法兰克福图书奖".随后该小说被翻译成26种文字.2000年她的第二部小说<海螺的呼唤>出版同样获得成功.她的小说<花粉屋>和<海螺的呼唤>主题是家庭,讲述的是68青年的后裔在孤独氛围中成长,渴望被爱,被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王菊 《理论与当代》2007,(10):49-50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意象"作为20世纪初中国病患之"身"的文化隐喻,主要来自于一种对身体的自省式体察以及这种体察的外射。疾病让身体存在从一切历史文化的遮蔽中获得本体性的揭示,"身"作为存在的最原初立场意味着自由,现代中国的病根就在于其"身体"自由的失却,对此,必须通过一场彻底的文化革命来拯救。作为一个文化医生,鲁迅要为中国的患病之"身"做的事是"予以灵魂",使之回归本体,回归自由。  相似文献   

12.
肖珩 《世纪桥》2013,(1):32-33
"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是鲁迅写作小说的目的。他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知识分子和农民的形象,关于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的具体分析,以往研究者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研究并已做了有力的佐证。在研究鲁迅作品及其思想中的著述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是不可忽略的,然而他们在"看/被看"的底层文化传统中相互观望的复杂关系鲜有研究者涉足。本文将从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这一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在外交场合多次提到世界的"稳定弧"构想,俄罗斯<真理报>、<晨报>、<消息报>、<红星报>、<总结>周刊和俄罗斯国家网等主要新闻媒体都对此做了详细报道,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稳定弧"构想并非普京心血来潮的创造,而是有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用意."稳定弧"构想的实质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包括了俄、中、美、欧等世界主要力量中心的世界性安全体系.从"稳定弧"构想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普京当前对外政策的几个基本动向.  相似文献   

14.
"出手"说     
电视剧<水浒传>中的<好汉歌>曾经红极一时,颇受观众欣赏,尤其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句,更为风靡,至今传唱不息.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大众电影>第8期上发表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叙及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这样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  相似文献   

16.
在某市纪委工作的一位朋友寄来一篇稿子,让我润一下"色",想在报刊上露个脸儿.稿子的题目是<关于机关党员廉洁承诺实践的思考>. 电话里,我问他:"(党员廉洁)承诺效果怎样?"  相似文献   

17.
<党的文献>编辑部: 贵刊2005年第2期发表的程中原同志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第一次提出>一文,认为"在党的文献中,张闻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组织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命题".这个论断有误.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4日-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道德研究中心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学术讨论会"在安徽芜湖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道德与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齐鲁学刊>、<思想政治教育导刊>和英国<道德教育>杂志社等40余所大专院校和有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编辑100余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50余篇.与会专家学者们在平等对话的学术氛围中,相互启发、深化认识,在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上,形成了许多共识,闪现出不少思想火花.  相似文献   

19.
著名音乐家王洛宾因毕生搜集、整理、改编、译配大西北民歌1000多首,出版歌曲集8部,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赢得了"西部歌王"的美誉.一如其瑰丽多姿的西部民歌,王洛宾的人生道路亦跌宕起伏,颇富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各种工具书中陆续多了一个汉字--"铱".历经18年编纂修订的<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中也收入了这个字,注释为:"铱(音Xi),老解放区一种计算工资的单位,一铱等于几种实物价格的总和."但许多人不知道,这个"饻"字后面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一位懂经济善管理的我军高级将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