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今年是我们的父亲邓宝珊先生诞辰120周年。父亲留下的字画、手札犹在。睹物思人,缅怀过往,他的音容笑貌似乎就在眼前,他的谆谆教诲依然响在耳畔。尽管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他的精神、他的思想、他独具的人格魅力,依然鼓励着我们前行。值此父亲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追述了他的几个精彩的人生片段,作为我们对他的追思和怀念,也为资政育人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奉献一些点滴素材。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习总书记说,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相似文献   

3.
王捷臣同志(1898.7.27—1983.12.26)离开我们已经25个春秋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浮现在我们面前,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不是因为他贤夫、慈父的温暖与威严,也不是因为他一生坎坷、磨难与不凡,更不是因为他的高官与显位,而是因为他是一位  相似文献   

4.
"他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我们的‘泥腿子'师傅","他是咱老百姓的好官,是我们真正的贴心人","他是我们的乡亲,我们要聘他为‘荣誉村民',永远留住他"……在文成县,老百姓掂量出了一个个心中的好干部.  相似文献   

5.
下台前在上海与李先念的会见 胡耀邦是力主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并坚决身体力行的。还在1986年.我们有一次去中南海勤政殿看望他,他就告诉我们说,小平同志同他谈了,明年党的十三大,他不再担任总书记了,小平、陈云、先念等几位老同志也都退下来。他是作为一个好消息告诉我们的。谈话时流露出一种高兴和欣慰的情绪。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不但以他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对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最好的缅怀,就是既要努力坚持、发展他的思想理论,又要努力学习、实践他的革命风格.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黄石是他的本名,更多的时候,他在我们嘴里是“三姐夫”。他和我们一群原本不会交集的人玩在一起有三四年了,被你猜对了,我们是网友,聚集地是上海的弄堂网站论坛。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王淦昌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似乎仍不时出现在我们眼前,他的声音还不时在我们耳边萦绕,扶着他老人家在院中熟悉的小路上散步的情景也历历在目地浮现于脑海之中……在事业上父亲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科学家,但在生活上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生活朴素,待人平等,帮助别人是他最高兴的事。对人真诚、胸无城府、直言不讳是他做人的准则。除偶而听听京戏外,父亲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工作,节假日也不例外,每次去家中探望,他都是在伏案工作。有时想到一个问题会马上打电话请某某来讨论,而且要刻不容缓地马上来。他对我…  相似文献   

9.
薄一波同志是位十分亲切、谦和的老人。这位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身处高位,却不摆架子,不打官腔,对人和善。他在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那些年里,也十分关心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当新闻记者的,给予了许许多多的帮助,关心和支持。他在中顾委和整党指导委员会中担任常务副主任,主持两委的日常工作,我们有什么事情都愿意找他请示,而他总是那样亲切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有时候,我们请示完了有关的报道工作,或者审完了新闻稿,他还同我们聊一聊。总之,我们这些记者都乐于同薄老打交道,觉得他是位慈祥长辈,而薄老,也乐于与我们接触,还熟记我们的姓名,时间长了不见面,他老人家有时还打听我们。  相似文献   

10.
今年八月八日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人民的公仆、杰出的领导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俊生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每当我们想起这位老领导 ,想起他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教诲 ,想起我们从他优良品德中受到的教益 ,崇敬的心情就油然而生。一与俊生同志相识是在一九八五年他担任国务院秘书长之后 ,当时我们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 ,直属他的领导。十几年的相处中 ,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的人民公仆意识。俊生同志处在国务院秘书长这个特殊岗位上 ,既要负责处理国务院的大量日常工作 ,又要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研究和制定 ;既要…  相似文献   

11.
这个警察听后,又看过我们的登陆证,二话没说就叫我们跟他走。起初我们不愿跟他走,目的是边走边逛,跟他走步伐就得加快。可是三拐两转一抬头又回到了我们所下榻的宾馆。原来这个警察太热情了,他以为我们是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所以就当做了一件好事又将我们领了回来。  相似文献   

12.
佚名 《中国减灾》2011,(8X):62-63
<正>老张是我们高中同班同学中唯一念医学院的同学,他是癌症医生,老张的儿子也是癌症医生。我们虽然是好朋友,但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最好不需要去找他。同班同学聚会,老张一定会到,他的收入高得不得了,所以有的时候他会请客,偶尔同学中有人发生一些经济上的困难,他也会慷慨解囊。  相似文献   

13.
半年前,我的婚姻出现了矛盾,于是我与丈夫分居了。丈夫爱我,我也知道有时婚姻的责任是双方的,但我似乎已经对我们这种长久的生活厌倦了。我们之所以选择分居而不是离婚,是因为我们都无法确定离婚之后会不会后悔。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他———一个英俊浪漫、事业有成、爱好广泛的男人,那时他已经离异三年,有个儿子。我们谈得来,不知不觉地陷了进去。因为他的事业,因为他对过去家庭的责任感,因为他有自己的爱好,虽然我知道他非常爱我,但我更清楚,他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会限制他属于我的时间和感情。我的先生是我大学的校友,我们有…  相似文献   

14.
李维汉同志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和著名的理论家。我们长期在他身边工作,协助他进行理论、政策研究,撰写文搞,亲身受他言教身教和思想熏陶,得益良多。而受教育最深、得益最大的是,他以亲身经历和世界观转变的过程,教育我们把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和统一这个根本原则和根本方向。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在延安时期如何向毛主席学习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  相似文献   

15.
我们敬爱的父亲——甘苦,离开我们已七年多了。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总是时时映现在我们的眼前;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耳边回响,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 父亲的一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不以权谋私,心里时时想着的总是人民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在我们兄弟姐妹的眼里,他不仅是一位宽厚慈祥、待人和蔼可亲的好爸爸,更是一位严谨的好老师。在家里面父亲从不轻易对我们发脾气,他老人家虽然疼爱我们,但并不溺爱,总是注意在一些别人眼里认为是 “不起眼”的小事情中开导…  相似文献   

16.
仲述 《政协天地》2008,(7):32-33
林树哲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香港南益实业集团总经理2003年7月,本刊以《与祖国共享金色年华》为题,报道了他的奋斗简历以及倾力办学、履行委员职责的事迹。文章的最后引用他的话说:"世界是不会停下来等我们的。"这反映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几年来,我们从报刊中常见到他热心慈善公益事业的报道,为政府提供2000万元资金开展公务员培训等。这一切,反映他怎样的情怀?他现在的所思、所想、所愿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3)
正6月15日,晴,阳光正好。人们行走其间,或嬉戏、或打闹、或争吵,我们肆无忌惮地讨论着眼前的苟且,以及诗和远方。我们从不曾想象,我们会失去把握这些日常琐碎的能力。正如,我们从不曾想象,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多了一个对手,甚至是敌人,他终生与你搏斗,他强大、他张狂、他吞噬……而弱小的你需要终生与他搏斗,在时间的长流中,苦苦支撑,其间,有人在交锋中寻找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我们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思想风范,总是让我们想起他"这个人",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他的为人处事、性格品质。我们读他的著作,看他的讲话,都会感受到他鲜明的文风。文如其人,他的文风正像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简洁有力,思想深刻,个性突出。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邓小平的言论文章在平凡中隐含着伟大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改进文风,要求在短、实、新上下功夫,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邓小平正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我们学习邓小平的文风,对于克服不良文风、树立优良文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扪心自问     
子肃 《创造》2004,(3):38-38
不久前刚过完百岁生日的文化老人巴金,在20与21世纪之交留给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是"说真话". 作为肩负"传道、授业、解惑"职业的教师角色,每当想着该怎么说,则面临职业道德的折磨--讲真话或是讲假话.正如阿·钱德勒在<六大观念>中说"例如,我们去向某个人问路,他也可能诚实地但错误地认为某条路是通过我们目的地的捷径.但实际上,当他告诉我们要走哪条路时,他说错了,但他不是在说谎,然而,如果他事实上知道另外一条道比这条更近,并且他不告诉我们,那么,他的叙述不仅是假的,而且是谎言".  相似文献   

20.
郭红一 《台声》2013,(7):78-78
2012年4月21日,父亲郭承敏安详地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一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依然时刻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回顾父亲的一生,让我们更加钦佩他那孜孜不倦的勤奋工作精神。他为了国家的安全、祖国的利益做了大量工作,却默默无闻、淡泊名利,一生低调为人、处事,是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