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推动公开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把裁判文书说理提到了新的高度。裁判文书是司法的"最终产品",说理部分是裁判文书的灵魂。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是对裁判文书制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诉讼目的、彰显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的必然要求。全省法院要切实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意识,不断提高说理能力,努力  相似文献   

2.
检察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所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公文。检察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充分、妥当,无疑会增加提高文书的质量,同时规范检察法律文书的释法说理也是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有利于推进促进司法改革的步伐。从检察法律文书释法说理的实际现状出发.阐述了检察法律文书释法说理的必要性,提出了规范检察法律文书释法说理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3.
《人民检察院法律文书格式(样本)》对检察法律文书进行了全面修订,是一套统一、完备的检察法律文书。所规定文书总计有159种,包括刑事法律文书、民事、行政法律文书、通用法律文书三类。此次检察法律文书修订,对于全面规范检察机关业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检察文书在检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检察文书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职权中使用的法律文书,是国家司法文书和诉讼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所做的工作,都需要制作相应性质和一定数量的检察文  相似文献   

5.
宗德钧  潘莉 《法制与社会》2010,(21):117-118
本文从公诉阶段检察法律文书中的法律论证的必然性讨论了检察文书法律论证的缘由、现状、标准及方法等问题,以期对相关司法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5月1日至去年年底,山东省某基层检察院按照新的《人民检察法律文书格式(样本)》制作和适用检察法律文书。7个月共制作和适用检察法律文书924份,其中叙述式检察法律文书367份,填充式法律文书557份,涉及常用检察法律文书98种。笔者对这些法律文书进行了调查,发现基层检察院在制作和适用法律文书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制作和适用检察法律文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标准,检察法律文书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从形式上,可以分为叙述式检察法律文书和填充式检察法律文书;从性质上,可以划分为刑事检察法律文书、民事行政检察法律文书…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6,(1):26-26
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日前经中国法学会批复同意,在京正式成立。该研究会由一批长年从事立法、司法实际工作及法律教学科研的专业人士组成。主要从事裁判文书、公安文书、检察文书、公证文书、律师实务文书、行政执法文书、监狱法律文书及仲裁文书等的写作与应用研究。该研究会的成立,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将进一步推动法律文书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本社总编刘桂明当选为该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律文书学研究会成立  相似文献   

8.
张雷 《法制与经济》2010,(13):78-79
检察文书是履行检察职能的重要根据。当前,在我国检察文书制作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规范的现象,亟须予以完善,作到检察文书制作规范、说理透彻、送迭及时,确实提高办案质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刘璟昱 《法制与社会》2011,(21):257-258
检察文书是检察院行使法定职权的重要载体,加强对检察文书的释法说理是检察改革的要求和检务公开的发展方向。我国目前检察文书的说理性由于各种原因存在欠缺。加强检察文书说理能够使法律规范与案件事实更好结合,对于提高办案质量、接受公众监督、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检察法律文书是人民检察院为履行法定职责,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它是客观反映案件事实、证据、程序连接及案件质量的载体,体现了检察权行使的统一性、法定性和严肃性.在开展检察法律文书规范活动中,我们发现检察法律文书的设计和适用还有一些应予完善的几个内容.  相似文献   

11.
龚军辉  王海 《检察纵横》2012,(10):38-38
检察法律文书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根据法律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在实践中,部分法律文书错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法与理都是法律文书的灵魂,是法律规范在法律文书中得到使用的集中体现.检察法律文书中的说理不仅体现了检察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是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需求.近年来,贵州省天柱县检察院将法与理相融合,通过强化法律文书的释法说理,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莉 《法制与社会》2010,(24):144-14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民行检察工作也提出了和谐检务,维护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这要求在民行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领域释法说理、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检察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重要载体,在检察法律文书中进行释法说理自然也成了整个和谐检察工作的主要部分。本文在分析目前民行检察法律文书欠缺释法说理表现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民行检察法律文书的释法说理性进行了探索,以期能在实践中更好的推进民行检察业务的释法说理,进一步推进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司法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完善检察制度要求检察环节司法公开,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是检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深入司法改革的背景出发,探索建立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5.
结合当前民事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的现实困境,以法律评注研究在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事诉讼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的深层次原因,将司法案例研究和法律评注研究方法与强化民事裁判文书说理改革相结合,倡导司法案例研究和法律评注研究相结合的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实例评注研究方法。提出通过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实例评注研究范式的本土化路径与方法研究,探寻文书样式和裁判要旨对民事诉讼案件审判中的诉讼行为、诉讼程序、案件管理、法律解释、法律适用等的规范性指引作用,进一步拓宽强化民事裁判文书说理的文书制作、写作与创作思路,寻求提升民事裁判文书判决充分说理的司法职业技能培育方法。进而论证推行法官员额制改革、司法责任制改革和审判权力运行制度改革后,司法综合配套改革应当如何引领民事诉讼裁判文书说理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政策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使司法正义惠及人民群众。《决定》把法律文书说理作为司法公开的前提性条件。毫无疑问,这项政治性要求将会增强司法文书的正当性、权威性,从而为深化司法改革再添燃料和助力。本文主要以民事判决书说理为例,探讨其说理的制度细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检察指导性案例制度遵循了经验主义的发展路径。对于目前指导性案例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实践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应当坚持内因为主,外因为辅的原则,围绕事实拘束力的来源和达成路径这一关键点,通过完善指导性案例的遴选、生成、更新、废止机制,辅之以更为合理可行的援引适用机制,从而促进检察官主动援引指导性案例。同时,综合采取提高法律文书说理标准,提高检察官援引指导性案例说理的水平,促进法律职业共同体共同研究指导性案例的方式,为构建既体现出个性,同时也符合检察权运行的一般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指导性案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检察法律文书是各级人民检察院为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使检察权,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公文。其虽然只是国家公文的一种,但在法律文书体系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检察法律文书的制作与适用,是各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基本业务建设,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直接体现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检察干警的个人素质,体现国家执法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法治水准和文明程度。因此,为进一步规范检察法律文书,全面提高检察法律文书质量,从2000年7月开始,我院将九个业务处的文书制作和使用情况纳入了业务目标量化考核当中,…  相似文献   

19.
检察案例指导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察机关案例指导有利于统一检察机关办案标准,弥补成文法的局限性;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对案件作出决定的权威性;有利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大对下级检察院的宏观领导和业务指导,推进检察一体化改革;有利于提高检察人员素质。基于检察案例指导实践需要,可以考虑赋予检察指导案例以准司法解释的效力;检察案例指导制度应具有鲜明的检察特色,突出法律监督属性;检察指导案例的产生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程序,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审定发布;检察指导案例的体例宜将法律文书直接改编并加上精要评述。  相似文献   

20.
试论刑事裁判文书的量刑说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刑事裁判文书量刑说理制度,通过记录量刑过程,展示程序公正,可以让法官自由裁量权受合法性原则的约束;通过论证量刑理由,彰显裁判理性,可以让法官自由裁量权受合理性原则的约束;通过公之于众,展示透明理念,可以让法官自由裁量权受公众的有效监督,进而增强公众对量刑结果的信仰与服从。构建我国的刑事裁判文书量刑说理制度,首先应在制度设计上引入量刑答辩程序,以支撑裁判文书详尽展示量刑的全过程,其次应对现行刑事裁判文书的写作格局进行调整,以便充分论证量刑理由,最后应以立法的形式加大裁判文书的公开力度和公开范围,以将裁判文书量刑说理的价值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