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线》2014,(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学习这些重要讲话,关键是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立意高远,博大精深,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是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武器和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3.
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当然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和把握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包括理解和把握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也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唯物论来看,我们党实行民主集中制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必然得出的结论。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与论述了"‘摸着石头过河’与坚持顶层设计辩证统一"、"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鞋子合脚论"与"底线思维"、"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正确处理新的实践中若干重大关系"等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将我们党执政治国的方法论,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罗帆 《党史文苑》2011,(24):9-11,2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长风破浪、阔步前行,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凸显了治国理政的高超智慧。新时期党治国理政的高超智慧,既有"刚性"的一面,也有"柔性"的一面,且能做到"刚柔相济",它们是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具体运用和生动实践,具有原则性、灵活性、全面性、时代性的特点。从"刚"、"柔"角度探讨和解读党治国理政的高超智慧,既是悉心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执政经验的题中之义,同时也对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立意高远,博大精深,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是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一、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想武器,真学内化于心,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学而不化,非学也"。  相似文献   

7.
顾海良 《前线》2023,(2):4-8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作出新的阐释。“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概括,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价值、精神特质、理论品格、思维特质、思想方法和担当精神。“六个必须坚持”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新时代重塑,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飞跃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精髓的凝练,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理论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其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特别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解决治国理政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深得马克思主义精髓。习近平以其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判断力和顽强的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其创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凸显出鲜明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者:何毅亭出版:人民出版社该书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行了系统阐释,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地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的重要辅助读物。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15,(11)
<正>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构成,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制胜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具体地回答、卓有成效地探索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蕴含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学习哲学、学习辩证法、掌握科学方法,为新时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有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进行阐释者,也有从实践第一的观点进行解读者,还有从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进行把握者。总体上,大都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视角展开论析。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还提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它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矛盾分析与历史分析、战略谋划与调查研究、系统推进与精准施策相结合的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法论体系,能够给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科学的方法依据,并为全球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可借鉴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导人们实践的根本问题。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分析、研究,这对于加深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是与时俱进的;二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与时俱进;三是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时俱进的当代新形态;四是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五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观既是人们对发展问题的总的看法,又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总的方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最新思想成果。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发展问题,科学地把握发展规律,体现为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发展问题、科学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为方法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搞清楚“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在党内外引起很大反响。大家普遍认为,这个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新时期29年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政治宣言,是一篇反映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水平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对于任何一种系统的理论而言,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这个理论的根基和底色,把握住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把握住了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次被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并将其完整地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守正创新,必须深刻认识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现在,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群众反映最大的是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主义,二是官僚主义。这必须引起全党上下的高度重视,必须痛下决心把这两股歪风煞住,越快越好。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搞好工作作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改进工作作风贵在治本,就是要注重从世界观上找原因,从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上查问题,通过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推动和促进工作作风的改进。这是有效煞住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歪风的治本良策、根本之举,也是把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在…  相似文献   

17.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处理自己和群众的关系问题的根本立场、态度和方法。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内涵在凸显时代特色中不断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的世界观,又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有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国传统治国智慧。  相似文献   

19.
李中华 《奋斗》2023,(1):23-24
<正>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强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使我们党拥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拥有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才能够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发展壮大。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相似文献   

20.
陈锡喜 《前线》2017,(7):45-49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主要表现在: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能性和提出了必要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新视野;其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以及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和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