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求和途径。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明形态,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现代有效载体。生态城镇建设有其深厚的理论传统和实践经验.并在国内外出现了颇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为此,生态城镇建设应把握好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专项建设与城镇化综合建设统筹起来,走出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城镇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包双叶 《求实》2014,(8):59-63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背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利用国土空间,是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考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3.
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4,(8)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背景,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和内生动力。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经验表明,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利用国土空间,是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综合考察不同城镇化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基础上,统筹谋划人口、经济、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才能形成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4.
生态长廊     
《党的建设》2013,(8):56-56
目前,以绿色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发来贺信。大会发布了2013年年会《贵阳共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经国家批准的,目前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国际论坛,计划每年定期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5.
冯志峰 《理论研究》2013,(3):60-64,70
城镇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途径。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本特征和目的,体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现代有效载体。生态城镇建设有其深厚的理论传统和实践经验,并在国内外构建了几种颇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为此,生态城镇建设应把握好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专项建设与城镇化综合建设统筹起来,走出一条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城镇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并进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资源环境问题又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当前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必须认清哈尔滨市快速的城镇化与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合理布局城市功能体系、选择集约化城市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城市森林、建设绿色城市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和对策来实现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九面热风     
《当代贵州》2013,(22):10-10
贵阳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生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在贵阳开幕。论坛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  相似文献   

8.
建设海绵城市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也是对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现实回应。作为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型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和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基础上,追求城市生态—生命一体化高品质现代化发展的价值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下的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需要,也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现实要求。为此,要从人与自然、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的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本质意蕴出发,凸显人与自然及城市整体共融、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辩证统一、区域发展与全球发展互促共进的价值追求,并在理念认知、体制机制建设、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求实》2014,(5)
城市是生态文明创造和传承的载体,城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但多种原因使许多城市陷入生态困境。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从当前国内外的有关探讨看,注重生态文明是研究的发展趋势;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来看,注重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从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前景看,注重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必须跳出传统城镇化的老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王艳成 《求实》2016,(8):57-61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路径。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科学系统、完善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建设机制。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的滞后,实际上是一系列理念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与博弈的结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生态社会产业化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政绩考核机制、"四力一体"的驱动机制等。建立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对于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这美好的仲夏时节,来自全球各界的嘉宾齐聚爽爽贵阳,共话生态文明新时代、共谋绿色发展新未来,这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盛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十分关心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7月专门发来贺信,发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2015年6月指示我们要继续办好这个论坛,深化同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贺信为贵州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关键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习近平主席继2013年之后再次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来贺信,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把脉开方。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方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应运而生落户贵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坤 《当代贵州》2013,(23):26-27
在连续举办4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后,今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继博鳌亚洲论坛之后又一个得到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的、专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端国际论坛,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人们不禁会问,作为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别说和东部发达城市相比,和周边成都、昆明、长沙相比,贵阳经济发展都相对滞后,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为什么会落户贵阳呢?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具有主导地位和引领功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建设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整体布局是科学谋划并设计开发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同时,要结合国情社情和地域差别,统筹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综合指向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走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城镇道路。  相似文献   

16.
十面来风     
<正>贵阳: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跨国公司推介恳谈会在京举行3月5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跨国公司推介恳谈会在北京举行。从2009年开始,生态文明贵阳会议逐渐上升成为国家级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将在提高生态文明的民众重视,探索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7.
2013贵阳共识     
《当代贵州》2013,(23):16-17
(2013年7月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通过)2013年7月19日至2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年会致贺信,强调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18.
魏定梅 《当代贵州》2014,(19):36-37
正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是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其他四项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面临的最大社会实践就是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因此,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面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迫使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批判。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向往和追求。建设生态文明,破解发展难题,离不开发展理念的更新、发展模式的变革,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道德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6,(25):26-29
7月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拉开帷幕。论坛的前身为2009年创办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2013年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作为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高端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致力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播、实践探索,汇聚全球官、产、学、媒、民等各界人士,以举办论坛与高峰会议为引领,不断拓展多样化形式,促进国际与国内相关领域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八年来,论坛主题不断深入,议题设置日趋丰富,形式内容更加多样,交流合作愈加广泛,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生态丈明贵阳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传播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窗口、探讨解决全球生态气候问题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