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那是1949年4月的一天中午,在中共中央进驻北京的第一站香山双清别墅内,毛泽东准备会见张澜先生,他吩咐李银桥说:"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李银桥在毛泽东仅有的几件"存货"里翻了又翻,选了又选,竟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他苦笑道:"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一件好衣服都没有。"毛泽东却说:"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事能成,我相信嚼得菜根,百事可为,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乘车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进北平时,对中央总部的一些同志说:“我们去进京赶考。”周恩来说:“我们会考出好成绩的。”毛泽东接着说:“但愿我们能考出好成绩,不要退回来,我们不做李自成。” 毛泽东把从西柏坡去北京城比作进京赶考,那么毛泽东进京以后考得怎样?交了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请读者阅读下文。 答卷一:布衣平民装 革命战争年代,生活条件艰苦,毛泽东始终和战士一样穿着简单。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常想给他添制点新衣裤,毛泽东却说:“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多一发子弹。”  相似文献   

3.
祥涛 《党建文汇》2008,(1):43-43
毛泽东一生节俭。 毛泽东的睡衣是一件棉织品,他特别喜欢。整整用了20年。睡衣破了补,补了又破,反复多次,最后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旧了,就要求换一件新的,但毛泽东不同意。他说:“习惯了,还是这件补丁叠补丁的好穿。”这件睡衣到1971年“退役”时,已经补了73个补丁。  相似文献   

4.
《学习导报》2010,(1):60-60
毛泽东一生酷爱文房四宝,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如此。他每次出巡,必带着他的砚台。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到安徽,他带了一个小铜墨盒。从石砚换成铜墨盒,是为了避免碰坏,而他这次破例用了安徽省招待所给他准备好的一只墨盒。他将招待所的墨盒放在手上把玩,似乎喜欢上了它的小巧,临走,他与服务员商量:“我跟你们换一下行不?”服务员连说:“行行!主席,您拿走就是。”毛泽东说:“那可不行,我不能随便拿公家的东西。我只能跟你们换。”于是毛泽东用他自己的小铜墨盒换了招待所的大铜墨盒。  相似文献   

5.
《新湘评论》2010,(1):60-60
毛泽东一生酷爱文房四宝,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如此。他每次出巡,必带着他的砚台。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到安徽,他带了一个小铜墨盒。从石砚换成铜墨盒,是为了避免碰坏,而他这次破例用了安徽省招待所给他准备好的一只墨盒。他将招待所的墨盒放在手上把玩,似乎喜欢上了它的小巧,临走,他与服务员商量:“我跟你们换一下行不?”服务员连说:“行行!主席,您拿走就是。”毛泽东说:“那可不行,我不能随便拿公家的东西。我只能跟你们换。”于是毛泽东用他自己的小铜墨盒换了招待所的大铜墨盒。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种原因,江青这人令人真假难辨。我在写作《江青传》时不能不做许多辨伪工作,关于江青入党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江青的入党经过,有着各种说法。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其所著《在毛泽东身边十五年》一书中,回忆江青在延安整风时曾对他说过的两句话:“那时,是个姓王的介绍我入党的,名字我忘记了。现在这个人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  相似文献   

7.
中山装     
《学习导报》2010,(7):50-50
毛泽东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中山装,这件衣服长76厘米,上衣两袖从腋下起全部剪开,衣服多处沽有污渍。也就是这件中山装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8.
中山装     
《新湘评论》2010,(7):50-50
毛泽东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中山装,这件衣服长76厘米,上衣两袖从腋下起全部剪开,衣服多处沽有污渍。也就是这件中山装伴随着毛泽东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  相似文献   

9.
赵蒙 《廉政瞭望》2014,(22):70-70
一个被我认为“小气”的法官朋友,在家庭变故时,居然只要了两样东西:一是工作近20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发表的各类作品,二是10多件价格低廉的衣服。这两个纸箱子,就是他的全部行李。 而这之前,他是非常“自虐”的。衣服全是过时的、打折的;吃的几乎是素食、美其名日减肥,一个烂手机老是断电也舍不得换,烟越抽越差,10块钱是永远的上限。总之,刚四十不惑的他显得很落伍、很没有男人味。  相似文献   

10.
1947年8月的一天,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当卫士。见到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银桥小声说:“不愿意。”空气顿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儿,主席说:“嗯,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我这里  相似文献   

11.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一提起延安,我们便会想到抗战、想到艰苦贫困的物质生活,以及自救而萌生的大生产运动,和那昂扬的精神状态。在延安纪念馆,存放着一件磨得薄如蝉翼,而某些部位补丁摞补丁又厚似纸板的灰军装。这是毛泽东当年穿过的。有一天,卫士捧来这件衣服走进窑洞,他是怕主席在台上讲话时一做手势,这件衣服就会碎成布片,故而建议扔掉。但毛泽东没有批准。他接过衣服,将衣服展放在大腿上,小心捋平上面的皱纹,缓缓地说:它跟我参加过洛川会议呢。说着眼圈忽然湿了。其实,毛泽东身上的补丁主要还不在外衣,而集中在外…  相似文献   

12.
1949年2月23日下午,毛泽东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傅作义看似有些恐慌害怕,说话都很不自然。他一见毛泽东,就立正说:“我有罪!”毛泽东亲切地握住傅作义的手,说:“不要这样说。当初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抢掠了我们多少文物珍宝啊。现在,如果我们自己毁了紫禁城,破坏了那些文物古迹,那是要被子孙后代唾骂的。现在北平和平解放了,我们应该谢谢你,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永远也不会忘掉你的。  相似文献   

13.
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发往全国。中央要求各地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此后,毛泽东就等候关注着各地的反映。3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秘书的胡乔木告诉他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道:“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叶子龙说:“大概还没有来呢!”可胡乔木说清楚地记得电文已经来了。叶子龙连忙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了出来。他见电文上画了许多钩,因为当时领导人阅看电报、文件后,就在头一页上画上…  相似文献   

14.
《湘潮》1988,(12)
一作为毛泽东生前的贴身卫士,他不满意银幕上“主席”的形象:“貌合神离,缺少血肉和性格”。“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但他确确实实是伟人,极伟大的人。”卫士长李银桥回来了。拿起我写好的决心书:“我西生自己也要保护好毛主席。”  相似文献   

15.
阎长贵 《党史博览》2008,(11):43-44
一 在“文革”期间,江青主要住在钓鱼台,有时也回到中南海丰泽园住几天。在丰泽园住的时候,有位名叫赵鸿安的服务人员(管理毛泽东衣服什么的),他是山东人,我们是老乡,年龄跟我差不多,待人很热情。有一次我们在一起聊天,他告诉我,毛主席跟在江青身边工作的人员讲:“为江青服务,就是为我服务!”我听了这话,心里热乎乎的,心想:在数亿人口中,有几人能直接为毛泽东服务?  相似文献   

16.
林伟 《求贤》2008,(1):10-10
曾记得,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邓林 《新湘评论》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8.
邓林 《学习导报》2010,(14):52-52
爸爸爱整齐,爱干净,穿衣简单、朴素、老一套。除了早年在法国、苏联等地他穿西装,以后,他从不穿西装。冬天出门散步,不爱戴帽子,不爱戴围巾,下身只穿两条单裤,一条布衬裤、一条涤卡裤:上身一件衬衣、一件毛衣、一件中山装,有时候再套件大衣,下雪天也是一样。谁劝他多穿件衣服,他会说:“没那个福气。”或者反问:“你冷不冷?你不冷干嘛让我多穿?”他不喜欢毛手毛脚,丢三落四。  相似文献   

19.
余玮 《党史纵横》2007,(5):5-10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这是毛泽东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的一句话.毛泽东能够对此人发出如此感慨,足见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月底,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在周恩来等陪同下,亲赴重庆与蒋进行和平谈判。一天,陪都文艺界名流邀请毛泽东去作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有没有信心战胜蒋先生?”毛泽东从容回答:“国共两党的矛盾代表着两种不同利益的矛盾。至于我和蒋先生嘛……”讲到这里,毛泽东深深吸了一口烟,接着慢条斯理地说:“蒋先生的‘蒋’字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颗草,他不过是草头将军而已。”说完,他发出一阵豪爽的笑。“那毛字又作……”不等那人问完,毛泽东便风趣地说:“我的‘毛’字可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