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认识、增强自觉,做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18日强调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可见,在我们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事关党的作风建设的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近段时间,我们对部分单位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调研,感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群众路线是认识论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孙立国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告诫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时刻警惕不要犯脱离群众的错误”。这是因为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党...  相似文献   

4.
高小更  张新  法爱美 《实践》2014,(11):38-39
<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为群众路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5.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群众路线,是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区分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的最重要标志。一切依靠群众,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群众和群众的活动,而不是少数杰出人物,更不是精神和精神运动;一切为了群众,历史发展的目的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是一部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只有弄清群众路线的唯物史观性质、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永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是我党工作的生命线,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形势下,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符合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工作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在践行群众路线时表现出复杂性。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复杂性归根到底都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下的群众实践运动。群众史观本身就是唯物史观,因为一切历史都是由群众创造的,他们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推动者。只有认清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才能实现群众在历史中的价值,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才能永葆青春,不断焕发时代光彩。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1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自觉运用,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伟大法宝,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同时也是党所创造的高级民主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参与民主的重要形式与运作方式,践行群众路线不仅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而且也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与提升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龙华 《当代党员》2014,(7):17-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生存发展的命脉在人民,“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坚持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宴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这一重大现实意义,除了体现于筑牢党的执政基础,更在于能高效凝聚人心,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提供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0.
慎海雄 《党建》2013,(7):33-33
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党内自上而下开展。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顺乎党心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与人民同呼吸共奋斗,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历史经验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一大法宝。党的群众路线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认识论,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对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4,(15)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群众服务是党的群众路线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最基本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扎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才能真正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为群众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群众观点,继承发扬毛泽东创立的党的群众路线,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许多新贡献。一、把群众路线纳入党的思想路线并作为新时期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党的首要任务,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才能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在于为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但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4.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它以其民主性、科学性,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同样具有重大的作用,它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一条生命线。群众路线具有广泛的内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了相应的拓展,主要体现为群众观、权力观、作风观三个方面。(一)正确的群众观是基础群众路线的前提是正确的群众观,也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正确的群众观是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理论中,改革开放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深刻理解邓小平改革观的哲学基础,才能更自觉地贯彻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本文拟循着邓小平改革观的历史发展脉胳,探讨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础。邓小平的改革思想经历了萌芽、试验、形成、发展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相应的唯物史观作为基础。邓小平不仅继承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且还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了唯物史观。理论界一般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邓小平改革观的起点。但实际上,这一起点应追溯到1962年。1962年,我国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困难不仅暴露出我们工作的问题,而且也暴露出我们体制上存在生产关系大大超过生产力实际水平这一问题。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这一问题,针对离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僵化地坚持"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这一体制弊端,坚持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在地规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巨大作用,坚信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周恩来同志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阐释者和忠实践行者,这里记述的是他坚定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些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7.
顾海良 《前线》2015,(3):5-8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这是马克思提出的贯通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后来,列宁从方法论上强调,"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生产力理论的新阐释,深化了对当代中国"生产力的水平"的理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战略策略和具体的形式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冠军 《前线》2014,(4):64-66
对我们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应将其置于执政党的基础巩固视角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进行深入认识,将其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以建构。只有如此,才能使党的群众路线持之以恒地贯彻实行,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达到巩固执政地位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锡堂 《党史文汇》2013,(12):26-30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重温井冈山斗争史,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的深刻含义。1927年10月,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环境十分险恶,条件异常艰苦。师长余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