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前线》2017,(2)
<正>本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工作整三年。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市提出了明确城市战略定位、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等要求,为首都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协北京市十二届五次会议,将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聚焦在"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并对具体工作做出部署。新的一年里,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  相似文献   

2.
徐熙 《前线》2016,(12):71-73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破解北京"大城市病"的治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3.
崔淑筠  沈向东  饶印莎 《前线》2015,(2):82-83,98
居住环境不仅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平安北京的重要支撑。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达到2114.8万人。面对国际化特大型城市,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视察北京时提出的"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要求,已然成为北京城市管理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精细化的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市民的居住环境质量。为了解全市市民对居住环境现状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北京作为首都,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农业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四个中心"和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对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新时代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阶段性特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思想的主要内容,认为新时代北京城市规划建设需要从加强部门联动、红线控制、区域合作、文脉保护等方面着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思想,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赵长山 《前线》2016,(4):63-65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北京新时期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发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犹如一座领航灯塔,指明了北京建设发展方向,也为首都质检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两年来,北京市质监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首善意识,充分发挥质监  相似文献   

7.
杨斌 《前线》2017,(2):88-89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通州将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推进副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北京作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观、发展观、全民观、系统观等,加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新北京。这是落实北京新总规和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伍建民 《前线》2014,(10):91-93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需要在深人把握内涵基础上,客观分析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17,(2)
<正>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通州将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推进副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综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7,(4)
<正>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凝聚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努力开创首都发展更加美好明天的磅礴力量。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深化思想认识,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深入思考和讨论,不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首都文化建设,两次视察北京都对北京文化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为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之一。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专门召开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蔡奇同志指出,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特别是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要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16,(1):4-16
正(2015年11月25日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北京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  相似文献   

14.
王海臣 《前线》2017,(10):68-70
<正>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鲜明坚定地指出,要始终矢志不渝地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区域良性互动中解决自身问题、实现共赢发展,这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由之路。持续深入学习,积极融入大局,不断增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过去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坚决打破"一亩  相似文献   

15.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把握蕴含其中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精准思维方法。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总钥匙"。认真学习领会、掌握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是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统筹推进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6.
杨艺文 《前线》2017,(1):95-96
<正>围绕全国、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战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丰台区确立了"十三五"时期"核心引领、双轮驱动、两翼并举、统筹融合"的发展战略。核心引领,就是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任务为核心,全面建设创新丰台、绿色丰台、文化丰台、和谐丰台。双轮驱动,"一轮"是坚持以科技和金融创新引领经济提质增效;"一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先后提出、制定7次城市发展规划,通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完成了从消费型城市到生产型城市转型、从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的发展理念到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重大转变,确立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陈志楣 《前线》2014,(5):123-124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发展要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先后提出、制定七次城市发展规划,通过65年的建设与发展,完成了从消费型城市到生产型城市转型、从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中心的发展理念到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的重大转变,确立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把北京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17,(6)
<正>六月的北京,生机盎然,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隆重召开。这是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市上下要精心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圆满成功,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过去五年,是北京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进一步明确"四个中心"城市战  相似文献   

20.
刘伟 《前线》2015,(4):96-98
今后一个时期,是北京建设"四个中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房山功能定位的理解和认识,更好地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完善,打造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的"新城新业新生活"。新城新业新生活的空间布局是"三大城市组团、两条城市发展带、一个城市发展环"。这一布局是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的有机融合,涵盖全区每一寸土地,既有高端的功能区,又有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区,以功能区为重点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并通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