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军长征精神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军长征精神之研究伊胜利6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地进行了震撼世界的伟大壮举──长征。长征是指1934年至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第25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红军长征纵横福建、江西、广东、...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和回顾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发掘长征精神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10月20日,省委党校举办"信仰的力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研讨暨教学科研一体化论坛"。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蔡钊利出席并发表讲话。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省党史学会会长姚文琦,西北大学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梁星亮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主题报告。省委党校专职校务委员纪  相似文献   

3.
6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和长征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贡献给全人类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已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了长征和长征的胜利。但为什么这支队伍能够在数倍于己的敌人围追堵截之中,在人迹罕至的严酷自然环境里,打不烂,拖不垮,还有其特殊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这就是:民主集中制。 一、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是红军被迫长征和长征初期受挫的重要原因 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和红军在长征初期受到严重挫折,一般地归咎于王明“倾”冒险主义的危害。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为什么能够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达4年之久?这显然有组织上制度上的原因。 尽管我们党一开始就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建,但如何结合我们党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  相似文献   

4.
西北红军在长征胜利中的历史地位李彬姚文琦马玉卿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从长江流域向西北的战略大转移。时间为1934年7月至1936年10月,共两年零3个月。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到陕北吴旗,在此之前有红七军团、红六军...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2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  相似文献   

6.
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壮举。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实现了军事转移的战略目标,而且在沿途地区广泛传播了工农红军所承载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政治文化",是"革命政治文化"遵循政治社会化传播规律的一次空前的伟大实践。本文立足于政治文化传播的逻辑理路,以政治社会化理论范式为研究视角,紧密结合红军长征的历史史实,从政治社会化理论的主体、客体、内容、路径和功能五个维度对长征时期工农红军革命政治文化传播实践从学理层面作了系统探析。  相似文献   

7.
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距今已经半个世纪了。在纪念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前夕,记者访问了当年红军第二方面军副总指挥肖克同志。 这位当年叱咤风云,年仅二十七、八岁的红军指挥员,如今已七十八岁高龄了。然而,他记忆清晰,思路敏捷,流逝的岁月并未冲淡他对往事的回忆。 长征,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史诗。当年参加长征的各路大军,都创造了各有特色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第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也建立了自己的丰功伟业。 第二方面军的前身是红二、六军团,一九三六年七月,在四川甘孜组建成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肖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治  相似文献   

8.
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面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直到今天依然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本期"习近平用典"特摘编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经典名句,与读者学习共勉。  相似文献   

9.
刘英 《瞭望》1986,(40)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五十周年,我们将陆续发表一组专 访及回忆文章。本期刊载的是刘英同志回忆长征文章的第一部分。这是一位红军女战士对万里征程的深情回顾,内容翔实、丰富,对当时我党我军领导干部的工作情况也多有追述。(第二十页)  相似文献   

10.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本刊特地推出了肖克、罗洪标、陈靖、邓六金、聂洪国五位红军老战士的访问专辑。这五位老战士,只是仍然健在的7400名老红军中的五位代表。从他们的金色晚年中,我们不难看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不仅支撑着他们走完了前无古人、壮怀激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更决定了他们终生的理想、精神、品格、情操,使他们成为了“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红军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靠的就是一种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在今天新的长征中,更需要我们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去夺取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4)
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而分析红军长征胜利之因,主要在于四大方面:首先,毛泽东的英明指挥是胜利关键;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再次,中共杰出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对胜利起到灵魂作用;最后,红军是一支新型人民军队,战无不胜,这是胜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80年前的那个金秋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震惊世界的长征胜利结束。这是党领导人民军队的光辉胜利,也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时空变幻,精神永恒。80年过去,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更加凸显,对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意义更加深远。那么,当年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6,(44)
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壮河山的英雄史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是在强敌压境下,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的。在两年的时间里,各路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层层围追堵截,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终于纵横十二省到达陕北根据地,赢得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这是人类创造的一大奇迹,是中国革命史上高耸入云的丰碑,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前辈作了如下的概括:红军指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8,(11)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在长征中以其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领导党和红军挽救了军事危局,引领了红军长征的正确方向,塑造了红军长征的精神品格,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进行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驰名世界的伟大壮举。长期以来,党史学界对于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说法不一。搞准确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研究和科学宣传红军长征的历史是颇有裨益的。为此,我们谈点管见,以就教于党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余方平 《理论导刊》2006,(11):65-66
中国西部是所有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和最后落脚点,其为长征的红军提供了广阔的回旋空间和食粮来源;在中国西部,党中央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西部,党粉碎了张国焘的分裂阴谋。中国西部在红军长征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6)
1931年至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北上、红军第六军团西征、中央红军长征,先后途经桂北灌阳。在途经灌阳的这十七天时间里,红军的足迹遍及灌阳县北的四个乡镇、十多个村庄,他们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出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场面。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和肤色有别,但他们参加了中国红军的长征。在这些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中,有德国人奥托·布劳恩(李德),越南人洪水,朝鲜人毕士悌、武亭,还有一个传教士,他就是英国人鲁道夫·勃沙特。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所进行的那场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中,红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英雄气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友爱、顾全大局的优良作风,严守纪律、爱护人民的政治本色,熔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已跨越时代,超越空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克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长征精神是彪炳青史的一座丰碑长征…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0日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共工穴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王明“左”倾路线和张国青右倾分裂主义的严重错误,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挽救了处在危机中的中国革命。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k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一次伟大转折红军长征是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结果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IOO万兵力、向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第五次反“围剿”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