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勇 《行政与法》2013,(2):13-17
政府信用是政府与社会公众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政府及其代理人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中,因其行为的规范性、正当性和合法性而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结果.互联网为社会公众更广泛的参与提供了新的平台.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可以改变政府与公众的行为、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伴随着政府与公众间的行为及关系的改变,进而对政府信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丽 《法制与社会》2011,(19):148-149
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提高民众对政府的支持、信任和信心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介绍政府公信力现状和分析政府公信力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策略,即从建立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政府信用评估制度,加强政府信用的社会监督,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等方面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提升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3.
信用司法是一种"取信于民"的司法,取信于民意味着司法能够输出正义的产品并得到公众的认同和信赖.信用司法是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性赖以产生的基础,目前信用司法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如实行"失信黑名单"制度、虚假诉讼惩戒制度、司法责任制度、监督制度、司法公开制度等等,上述制度对推进信用司法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信用司法建设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为此,要继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不断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树立廉洁从政信用形象;强化政府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加快政府信用方面的立法工作,规范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整合信用资源,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信用建设的载体,以充分发挥政府信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引导和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用建设及其法治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信用建设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的信用建设产生巨大的辐射、引领力量,同时也有助于社会法治秩序的形成。随意否定自己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决定,行政执法方式简单粗暴,行政资讯不公开、不透明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着政府的权威和信用。信用政府和法治政府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建设信用政府不是简单的行政伦理问题,必须通过法制途径,规范政府行为,推进政府信用建设,保证国家对政治、经济、文化和各种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6.
徐亚杰 《中国公证》2005,(10):22-23
一、建设公证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 1、信用是公证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过"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法律制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信用"二字,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就在于确保所公证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信用是公证最大的价值所在,是公证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公证在社会信用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换言之,公证制度是政府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正和诚信为依据,反映政府和社会的信用度,任何时候都不能为利益、权势驱动.  相似文献   

7.
政府信用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政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倡导者、规划与设计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的启动者.政府信用功能发挥的程度,直接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效.本文剖析了我国政府信用功能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政府功能有效发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规范信用秩序与构建诚信政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由于政府信用与民间信用有着不同的意义,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因此,当前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应把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构建诚信政府放在首要位置,并着重在更新观念、政府官员带头讲信用、限制政府权力、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以规则约束政府行为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付云根 《行政与法》2005,2(12):16-17
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三大方面。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起着表率作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信用的好坏。因此,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的建设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政府信用建设若干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人类的治理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追求善治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同目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在走向善治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实现善治和“中国梦”的关键力量与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问题日益凸显,政府绩效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索拿卡要、奢侈浪费等绩效低下的表现长期为公众所诟病。更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民众已不再信任制度,不再信任政策,不再相信政府所说的话,哪怕是正确的于民有利的制度、措施和官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