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驾肇事案件的类型化及其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孙伟铭案"、"张明宝案"、"黎景全案"和"王卫斌案"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酒驾肇事引发恶性交通案件在我国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这些酒驾肇事案件的刑法定性问题也成为民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以"孙伟铭案"为例,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孙伟铭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文献   

2.
陈红 《法律与生活》2009,(19):42-44
孙伟铭,这个因醉驾夺去了4个无辜生命的人,该死还是该生?即便二审无期的改判已经下达,这仍是每个人心中的疑问与挣扎。作为孙伟铭的辩护律师。他们在这风风雨雨的日子里,又经历与发现了哪些不为人知的“真实”?  相似文献   

3.
日前,抚顺市“一条龙”重大盗窃通信电缆案件,经抚顺市人民检察院抗诉获改判:原审被告人曹凤悟由有期徒刑三年改判有期徒刑四年;张东海由有期徒刑七个月改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罗凤臣由有期徒刑六个月改判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维持其他原审被告人的定罪和量刑。  相似文献   

4.
2007-2008年,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死刑二审上诉案件中,因被告人方赔偿而改判的案件,占死刑二审上诉改判案件的57.89%,其中,2008年因被告人方赔偿而改判的死刑案件比2007年上升75%,赔偿金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办案过程中检察院与法院就改判理由的意见分歧也较大。为此,  相似文献   

5.
速览     
《方圆》2020,(8):4-4
微新闻01吴春红投毒案再审改判无罪4月1日,备受关注的"吴春红投毒案"在河南省高级法院再审宣判。原审被告人吴春红改判无罪,并被当庭释放,法官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请国家赔偿。2004年11月15日,河南省民权县人和镇周岗村两名孩童中毒,致一死一伤。河南省商丘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吴春红无期徒刑,河南省高院二审维持该判决。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遇到了一起原、被告人同时上诉的自诉伤害案,二审撤销了一审法院原判被告入有期徒刑一年的判决,改判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加重了被告人的处罚。对此,有的同志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二审法院可以改判加重被告人的处罚。另一种意见是,若根据第一款被告人“上诉  相似文献   

7.
编者综述     
本刊自1985年第一期发表胡有望《被告人上诉引起的重审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一文之后,陆续收到一些来稿,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商榷和探讨,加深了对一法律条文的理解。从来稿看具体见地有三:(1)认为被告人上诉后,二审发现一审法院对被告人量刑不当需要改判时,那么,原判刑重的可改判轻刑,而原判  相似文献   

8.
年仅14岁的少年犯李小荣因二次抢劫小学生,被一审法院判处一年徒刑,他以量刑过重为由提起上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经审查认为,被告人在第一次抢劫时并未出示凶器,未对被害人造成实质性伤害,且被告人系未成年人,要求法院依法改判,从宽处罚。日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予以改判,判处李小荣一年有期徒刑,缓刑一年。  相似文献   

9.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2,(6):7-7
▲浙江高院吴英集资诈骗案重审改判死缓2012年5月21日下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后,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终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一案,一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  相似文献   

10.
论被害人诉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流 《中外法学》2006,(3):277-293
<正>一、引言曾在贵州备受关注的"高三女生被抢劫、强奸、杀害案",随着终审判决"从轻发落"而引起轩然大波。该案中,被告人对"两次抢劫同一人,两次强奸同一人,两种方式去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一审被判处死刑,而二审法院却以被告人"坦白其罪行,认罪态度好"为由改判死缓。结果,群情激愤,舆论哗然,"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一语成谶。  相似文献   

11.
案件     
《中国律师》2012,(6):102
吴英集资诈骗案重审改判死缓5月21日下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后,对被告人吴英集资诈骗案作出终审判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吴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8日,备受关注的“成都孙伟铭醉酒驾车死刑案”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对被告人孙伟铭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限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有论者说,“孙伟铭醉驾安要”将民为一个司法符号。  相似文献   

13.
一起交通肇事案三死两伤,在被告人没赔偿的情况下,陕县人民法院却以"被告人积极赔偿受害人家属部分经济损失90余万元"为重要依据,做出减轻处罚的判决书. 发生在今年3月的这起案件,因当事法官一句"眼花,看错了"而引起了舆论关注. 近日,陕县人民法院启动案件再审程序,肇事司机改判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眼花法官"水涛涉嫌违法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今后凡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被告人死刑,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的死刑复核案件,一律报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03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报送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死刑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的复核案件的通知  相似文献   

15.
鲁泉  春蕾 《检察风云》2006,(22):42-43
天真烂漫的3岁小姑娘倒栽在水缸中溺死,被告人先是供认自己报复杀人的罪行,庭审时又突然全盘翻供。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判决被告人无罪。山东省检察机关审查认为,一审法院采信证据不当,认定事实有误,导致判决错误。经威海市检察院提出抗诉,山东省检察院支持抗诉,法院重新审理,以故意杀人罪改判被告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16.
处理高危驾车肇事案件的应然标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9年1月21日,三门峡市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王卫斌醉酒后驾驶宝马车撞上停在超车道上的轿车及现场人员,致使6人当场死亡7人受伤。7月3日,当地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王有期徒刑6年6个月。随着杭州5·7飙车案的发生,危险驾驶行为的定性开始成为舆论关注和学者重点探讨的问题。2009年7月20日,杭州市当地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飙车案被告人胡斌有期徒刑3年。2009年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却认定无证、醉酒驾车造成4死1伤的孙伟铭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判处死刑,与此同时,舆论就酒后交通肇事的性质进行了热烈讨论,民众强烈呼吁政府加强对酒后驾车、飙车等的监管,严惩肇事者。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日渐明显,头版醒目的报道更不乏其例,进而将议论引向深入。随着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7月23日下达判处醉酒驾车的孙伟铭死刑的一审判决书,观点的交锋趋于白炽化。2007年9月8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改判孙伟铭无期徒刑。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对醉酒驾车,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构成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实最高法院于成都中院的判决书下达的第二天,就组织了酒后驾...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17,(1):42-50
有效辩护是保证被告人辩护权的充分行使、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现庭审实质化的题中之义。从有效辩护的构成来看,判断律师辩护行为是否有效可从权利要素、行为要素与结果要素三方面进行考察。从有效辩护的范围来看,可通过对无效辩护行为的判断来界定有效辩护的边界。再审改判无罪的念斌案为刑事案件中确立无罪推定理念、确保证据质证在法庭、辩护意见发表在法庭、法官心证形成在法庭等方面起到标杆作用,对被告人获得有效辩护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保障我国刑事被告人行使辩护权,要从确保"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向确保"被告人有权获得有效的律师辩护"发展,具体来讲,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律师审前取证、庭上质证的律师辩护保障机制,建立律师分专业分级制度,不断提升律师的职业水准与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被告人死刑,被告人未提出上诉,检察院也未提出抗诉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时,发现原判决量刑过重,因而不同意判处死刑的,可以提审后用判决直接改判。这种由高级人民法院提审后用判决直接改判的案件,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的审判程序是否相同?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的规定,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只有经最高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的案件经高级人民法院依照  相似文献   

19.
司法信箱     
李某的诈骗金额应如何计算?编辑同志:李某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4月间,以自己的有关证件,采用签订租赁合同,支付部分租金、押金的方式,先后骗租汽车四辆,后将车卖掉。原审法院以李某实际骗租车辆的价值29万余元,认定其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二审法院认为,原审认定被告人李某犯罪数额计算有误,其诈骗数额应减去李某已支付的押金、租金共计5万余元,故予以改判认定被告人李某诈骗总金额为23万余元。此案的改判结果引发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原审认定数额正确,被告人李某支付的租金…  相似文献   

20.
张金玉 《人民司法》2023,(20):29-31
<正>【裁判要旨】被告人在一审期间为取得被害人谅解而签订分期赔偿协议,一审法院应当严格审查被告人的持续履约能力。对被告人在一审宣判后拒不履行分期付款协议的抗诉案件,二审法院经审查确属无正当理由的,因被告人缺乏悔罪表现,被害人损失未有效弥补,原判依据的被害人谅解事实发生变化,二审法院可以支持抗诉,予以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