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王婧 《党建文汇》2007,(11):7-8
举世瞩目的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已经启动,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绕月飞行;2010年,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球土壤样品采回地球……随着“嫦娥工程”的顺利展开,“嫦娥一号”幕后的科学家们也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嫦娥工程”。2007年,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在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3.
郭凯珍  刘月 《党建文汇》2006,(10):40-40
“打水漂”撞出大量物质 欧洲航天局9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智能1号’击中月球‘卓越湖’区域。”据测算,撞击点位于月球南纬34.4度、西经46.2度。欧洲航天局发言人魏厄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智能1号”撞击月球后“撞”出了大量物质,将有助于科学家对撞击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智能1号”在格林威治时间9月3日5时42分22秒(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42分22秒)撞上月球,那一刻它与月球表面的夹角仅有很小的1度。一些专家因此风趣地将本次“撞月”形容为在月球上“打水漂”。  相似文献   

4.
王建柱 《求贤》2008,(12):27-29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也称“嫦娥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绕月探测工程——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项目的立项。随后,国防科工委对外宣布正式启动“嫦娥工程”。2007年,一颗属于中国自己的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实施软着陆;在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相似文献   

6.
仲文 《党建文汇》2009,(8):18-18
美国时隔40年后重启登月计划,准备在2020年让宇航员重返月球。与以前“一沾即走”、象征意义更浓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这次美国准备在月球上进行中长期的考察,甚至要建立月球基地。为此,美国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猎户座”和阿波罗飞船既有许多不同之处,也有重要的相似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上,每一次进步,都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和整个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据专家预测,21世纪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太阳能将逐渐代替煤、石油等而成为能源世界的“革命产儿”。地球上每年接收到的太阳能是目前世界各国能源总耗的数万倍。而且,阳光普照,到处都有,太阳能是一种巨大、清洁、永不枯竭的能源。太阳能是太阳辐射的光能,它必须转换成热能、电能、生物质能等以供我们使用。在太阳能热利用中,最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理顺能源产品价格.抑制能源低成本消费。将低成本使用能源的鼓励政策改为高成本使用能源的约束政策。同时,相关部门还将择机出台更有利于节能的优惠措施。这是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全国节能工作会议上透露的。  相似文献   

9.
尹怀勤 《党课》2011,(15):92-94
今年6月9日,我国第二颗探月卫星“嫦娥二号”成功飞离月球,奔向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深空,开始执行其肩负的第三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拓展性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10.
新知     
《当代党员》2014,(1):4-4
“玉兔号”是我国酋辆月球车——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官方名称。“玉兔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千克,以太阳能为能源,能够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强辐射、摄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极限温度等极端环境。月球车具备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备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等科学探测仪器。2013年12月2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15日4时35分,“玉兔号”月球车驶离着陆器开展科学探测。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这首动人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把我们带到那广阔无垠、神秘奠测的天际。那银河星汉,织女牛郎,嫦娥奔月,桂花飘香,多少美丽的神话,令人神往。月球同地球的年龄差不多,大约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但它同地球的差别是很大的。月球上的日子是漫长的,地球上的一个月,只相当于月球上的一昼夜。由于昼夜时间长,又没有大气的调节作用,所以月球上白天黑夜的温度相差很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晚上最低温度又可降到零下183℃。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水,而且月震经常发生。在这种条件下,任何生命是无法在月球上生存的。所以,在月球上根本没有像神话传说中的所谓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和嫦娥跳舞,也看不到什么琼楼玉宇和花草树木,月球只不过是一片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宇航员在月球上一  相似文献   

12.
一天永远会是24小时吗?10多亿年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8小时,地球自转越来越慢,今天的一天是24小时。据估算,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上的一天将会是960小时!而10亿年前,月球离地球更近,那时一个月才20天。目前,月球仍以每年4厘米的距离远离地球。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20):22-22
美国“圣杯”姊妹月球探测器9月10日上午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月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来,神州大地一直流传着“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其中浓浓地寄托着对那神秘星球的向往,梦想有一天能够“月宫会嫦娥”或“蟾宫折桂”。想了几千年,盼了几千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梦想即将成真。不久前,国防科工委宣布,名为“嫦娥工程”的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不久的将来,鲜艳的五星红旗将飞越太空,直插月球。【一】月球是离人类生活的地球最近的“邻居”,也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奔月,是全世界的梦想,阿波罗登月曾让整个世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上,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发射升空开始,“嫦娥一号“卫星累计飞行494天,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科研资料,为我国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国正在启动一项新的太空军事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分析家们认为,如果这项新计划顺利实施,美国将于2014年前在太空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帝国”,成为一手遮天的“太空霸主”,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太空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太空军事计划浮出水面 目前,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都位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轨道距离之内。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最近披露,美国计划将所有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都部署在太空中,  相似文献   

17.
一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当我在月球上迈出一小步后,回眸地球,才真正感受到自己家园的可爱。那可爱的蔚蓝色是宇宙生命的颜色啊!“海洋被称为生命的摇篮,海洋以丰富的资源哺育了人类,海洋被誉为“地球的空气调节器“。于是,人类便潮涌般地奔向海边。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统计,距海岸线100公里的沿海地区已居住着近60%的人口。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预测,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三分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建设》2013,(9):48-48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相似文献   

19.
叶紫苏 《党课》2013,(14):106-108
太空探索是个十分浩大的工程,花赞晾人,用“天文数字”来形容它的开销一点也不过分。美国国家空间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其探测火星的“漫游者”系列9个探测器共花费1.7亿美元,“勘探者”系列7个探测器总共花费4.69亿美元,而“月球轨道器”系列5个探测器花费了1.63亿美元。今天,如果想实施一项月球表面的科学探测工程,没有1亿美元资金的话想都不要想。尽管太空探索开销巨大,但世界上很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都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我曾经梦想过登上月球。我总想知道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后来,我的人生轨迹应该说算是在沿着这个“登月”的梦想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