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正刘少奇长期从事白区工作,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特派员,在天津指导过顺直省的工作,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指导中东路工人斗争,任中央职工部部长指导上海的工人运动,在东北领导过党的地下工作,为党在白区的工作立下不朽的历史功绩。1945年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刘少奇关于白区工作的理论和白区工作的实践作了高度评价: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成为中共领导核心后,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检验,得出刘少奇是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的判断,得到党内高级干部的一致认可。特别是1937年白区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对以前白区工作上的左倾错误的尖锐批评,和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强调独立自主、反驳王明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毛泽东给予高度赞赏和支持。刘少奇从此进入中央领导核心层。在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刘少奇一直是排在毛泽东之后的第二把手。他几乎参与了党中央的所有重大决策,在毛泽东不能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代理主席职务,在中央工作分为一线二线后主持一线工作。但不能因此认定他是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1961年毛泽东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说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应更多地是出于外交策略考虑。  相似文献   

3.
正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战线上进行着斗争。一条战线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苏区);另一条战线是在国民党统治区(白区)从事秘密工作,开展革命斗争。本文将披露刘少奇在白区工作中所作的贡献,揭示他被誉为"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的过程。在白区工作屡遭非难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各地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刘少奇被中央多次派往天津、奉天、哈尔滨、上海等白色恐怖严重的国民党统治区,进行整顿、恢复和发展党组织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罗超群 《世纪桥》2020,(2):54-57
刘少奇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为党在白区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白区工作期间,刘少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分重视宣传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注重斗争的口号,撰写了大量理论文章详细阐述党的方针政策,还注重发挥报刊杂志等舆论阵地的作用,有效促进了党和群众在思想上的统一。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比较全面的宣传落实,对指导当地的工人运动和群众运动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永钦 《党史纵横》2002,(12):27-30
全国财经工作会议过后,高岗更加积极地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1953年下半年,毛泽东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的问题,希望自己退居二线,由其他同志主持一线工作。中共中央还提出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否采取部长会议的形式,党中央是否增设副主席或总书记的问题。高岗觉得这是他谋取更高权力的大好时机,便加紧四处活动。他觉得林彪是他夺权筹码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于是,高岗跑到杭州,跟林彪说,我觉得,在中国,党是军队创造的,是枪杆子上出党。他刘少奇拿了几天枪?他不是一直在白区混吗?他算什么党在白区正确路线的代表?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6.
1941年9月11日,陈云在延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言说:过去十年白区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在刘少奇、刘晓同志到白区工作后才开始改变,现在检查起来,刘少奇同志是代表了十年来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陈云还郑重提出:有关于部位置摆得不适当,要正位,如刘少奇同志将来的地位要提高。任弼时在第二天的发言中也说:我党的毛主席、刘少奇同志能根据实际情形来工作,所以犯主观主义少些。会议后,毛泽东写了《关于四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结论草案》和《关于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期间中央路线的批判》的长篇文章,里面多处肯定…  相似文献   

7.
刘少奇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对刘少奇有过多次重要评价。透过这些评价,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的胆识和胸怀,了解刘少奇在党内领袖地位确立的自然历史过程,更可以看出两位革命领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长期合作而形成的崇高友谊和高尚情操n"他是很好的与很老的群众领袖"--毛泽东对刘少奇光辉历史的高度评价刘少奇自参加革命起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其大部分时间和主要工作是从事职工运动和白区领导工作。在…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是公认的党在白区工作正确路线的代表,但谁是第一个作出这一重要结论的,却鲜为人知。笔者在查阅史料中看到,在党中央领导层中最早作出这一重要评价的是陈云。 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召  相似文献   

9.
何唱  徐浩 《党史博览》2012,(10):40-43
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毕生为实现党的纲领而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早期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初期的发展训练组织了无产阶级队伍;领导白区工作,提出一整套正确的斗争策略方针,扭转了中国共产党在地下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参加长征,在决定党和国家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抗战烽火中,开创华北和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受命于危难之际,重建新四军,与毛泽东、任弼时组成“三人书记处”领导全党;  相似文献   

10.
正积极参与组建北方局并开展党的工作瓦窑堡会议后,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路线,实现党在白区工作策略的彻底转变,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彭真于1936年3月随刘少奇到达天津,以中央代表身份重组中共中央北方局。到达天津后,他迅速派员到各地重建与恢复党的领导机构,把党的工作引上正确路线的轨道。卢沟桥事件爆发后,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彭真建议并组织北方局迁往太原。按照中共中央指示,1937年8月初,北方局  相似文献   

11.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刘少奇,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长征中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从政治上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竭尽绵薄;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六届四中全会后临时中央所犯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坚决支持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经过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刘少奇开始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视域,从而才有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最终奠定了他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刘少奇,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长征中主要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对从政治上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进行竭尽绵薄;在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时提出六届四中全会后临时中央所犯政治路线错误的问题;坚决支持中央提出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经过长征的锻炼和考验,刘少奇开始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的视域,从而才有了他在抗日战争中开创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出色表现,最终奠定了他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我党历史上,这是沉甸甸的一页.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开始了土地革命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对党的统治.1931年11月的中央根据地党代表大会和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根据六届四中全会的错误纲领,污蔑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为"富农路线"和"极严重地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并改变了中央根据地正确的党的领导和军事领导.到1933年初,临时中央因为白区工作在错误路线的领导下遭受严重损失,而迁入中央根据地,更使错误路线得以在中央根据地和邻近根据地进一步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刘少奇“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上坚定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刘少奇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的身份,“批评四中全会以来,白区工作‘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白区职工运动乃至党的组织的瓦解.认为四中全会以来及五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5.
2014年,学术界围绕刘少奇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重大历史节点上的独特贡献、理论思考和精神风范等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在河南渑池、辽宁沈阳召开的两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分别围绕"党员修养与党的建设"和"刘少奇与党的白区工作"两大主题,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及其与加强党的建设的关系,刘少奇在白区工作的功绩、经验、斗争策略、总体评价诸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和研讨,推动了刘少奇生平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刘运喜 《党史文苑》2004,(10):11-15
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长期从事党的白区工作,对白区的党组织建设、工人运动及其斗争策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主张,为党正确指导白区工作,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独特的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奇在近50年的革命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从事党的领导工作。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党建理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精辟的阐述,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体系,丰富了毛泽东党建思想,对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刘少奇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刘少奇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首要任务。1937年5月,刘少奇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白区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一切工作,一切转变,都依靠我们的干部,因此干…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思考中国革命问题时,始终是既着眼于农村,也关注城市;既强调农村工作,强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又明确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最后夺取城市。因此,当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路线,党的白区工作重又提到党的重要工作日程上来后,毛泽东就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始  相似文献   

19.
"兵者,诡道也。"统兵打仗的人,无不擅长谋略。所谓谋略,其实并不神秘。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乃领军之道;知彼,就是搞敌方的情报。一个合格的将帅,不能不重视情报保卫工作。毛泽东爱好并擅长军事,可是,他却不是个爱好秘密活动的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红区轰轰烈烈打江山,白区地下工作的代表人物是刘少奇。"笔杆子用来造舆论!"毛泽东洋洋洒洒公开发表文章,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毛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9,(12)
为把中共七大开成一次"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大会,中共中央付出了极大努力。刘少奇在七大召开前同样在为召开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作积极准备。在党的政治路线上,他总结反思党的革命实践经验教训,坚决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批判了"左"、右倾错误政治路线;在党的思想问题上,他批判了党内的"孟什维主义",并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以统一全党指导思想;在党的组织建设上,他提出打击宗派主义,并加强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