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海龙 《前线》2023,(1):57-59
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平谷区建设一流农业中关村,打造硬核农业中国芯,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走出一条首都城乡一体发展的新路子;肩负京郊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使命,发挥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引领作用,全力加强平谷农业高科技、物流大流量、休闲新时尚建设,全面增强高质量服务首都的本领。  相似文献   

2.
《前线》2012,(3):50-50
作为为世界最高级别的农业学术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在中国举办,对于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会展农业成为都市农业新业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要素流动,第一产业必然向二、三产业延伸。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依托都市的辐射、按照都市的需求、运用现代化手段,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其核心就在于一二三产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洪  王丽红 《前线》2017,(4):42-45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京郊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产业,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力推动京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不断激活京郊农业的要素、市场和主体活力,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型农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些年来,市有关部门和京郊各区县积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城镇化和二三产业转移的需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每年培训对象在15万~18万人,获得各种职业证书的  相似文献   

5.
京郊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比要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规划水平不高、规划雷同、规划执行不严格等方面。要使京郊小城镇合理有序地发展,必须强化规划管理,从两个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编制好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l、完善县域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以及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要体现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以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利于合理利用耕地、有利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究竟是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重点发展中小城市与小城镇,一直存在着针锋相对的争论,很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小城镇建设进行回顾与反思。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指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7.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根据江津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建设“双百”大城(1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和干亿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以及珞璜镇被确定为重庆市重点规划打造的大工业基地、大物流枢纽、大型聚居区等契机,珞璜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一二五”工作思路,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富裕珞璜、幸福珞璜。  相似文献   

8.
西青区辛口镇是个农业大镇。镇内五水环抱,林木覆盖率高达24%。这里,水清、岸绿、空气清新,俨然—个天然大氧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辛口镇或为我市老牌“菜篮子”基地。近年来,镇党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加速提升传统产业,带动蔬菜产业全面升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赵根武 《前线》2009,(1):25-25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大理念审视都市型现代农业,对促进城乡统筹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再认识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契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学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体,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朱迪 《当代贵州》2023,(2):76-77
<正>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双高”建设为抓手,强化内涵建设、注重学生培养、坚持服务民生、坚持开放办学,借力地方产业发展契机带动专业群建设,画好产教融合“同心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奋斗姿态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相似文献   

11.
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建成贵州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市中心城区建成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实现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方向。要实现上述发展经济的目标,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抓住历史机遇,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12.
李国平  杨艺 《前线》2022,(5):60-6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都发展内外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不断赋予首都发展新的内涵。新时代首都发展是着眼于“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和“四个服务”的基本职责,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围绕首都功能提升,全面推动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首都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首都发展新格局,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不断打造首都新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张福平 《前线》2008,(5):52-52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首都城乡和谐的必然条件,也是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必然选择。作为有着50年历史的北京三元集团这样一个大型的农业企业,聚集了技术、人才、品牌等产业优势,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应有所作为,并起到龙头带动作用,这也是我们作为国有企业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曾出现两派:一派认为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另一派则认为要积极发展大城市,尤其是要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团。实践证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发展大城市虽然难免带来种种“都市病”,但却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贵州城镇化应体现三个梯度:一是大、中城市以做强为主,稳步提升接纳民工的能力,稳定和增加民工进城定居。其二,加大中心城市对县城的辐射,倾政策、资金、技术、规划、…  相似文献   

15.
李林 《当代党员》2022,(13):23-23
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要求把“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确定为“书写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的三项重大任务之一,同时要求把“深入推动川渝全方位合作,携手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作为今后5年工作的重点举措之一,推进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市“双城”联动联建,切实增强产业引领、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等核心功能,全面提升“双核”发展能级,发挥好两个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做到以大带小、以点带面、以城带乡,更好地支撑引领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婷婷  江铖 《先锋》2023,(12):14-19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为成都推动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成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具备什么基础、已取得哪些成效?面对挑战,如何探索走出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就上述问题,本刊对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虞洪研究员进行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17.
杜梅萍 《前线》2008,(3):26-28
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三农”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前不久召开的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200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突出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积极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石阡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为重点,探索出一条“用园区来带动,用产业来主导,用投入来增强,用科技来支撑,用机制来激活”,具有石阡特色的贫困山区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国家计委对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出六条对策建议:一、树立“经营城市”观念,避免不切实际的“现代化”,注重效率、特色、创新。二、实施大城市带动战略,选择区位重要的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大城市产业发展更多地考虑与周边地区的关联度,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条件或延长产业链条成为创新基地。三、率先推行城乡双向开放政策,同时改革就业政策、农村土地制度。四、以省区为单位,抓紧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努力缩小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差距,特别是一些相对发达的区域要实现更快发展。五、鼓励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移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双流县打造空港大城市步伐加快,作为城市运转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标志的公共交通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建立与双流空港大城市相适应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升空港大城市形象。最近,双流县交通局组织人员对打造双流空港大“城市公交名片”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