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区域发展新动能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国内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使旧动能减弱,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高增长低成本发展中国家的起飞都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机遇。区域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政府应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继岗 《政策瞭望》2010,(11):20-22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诸暨加快"6+2"现代产业体系和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奋进之年。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府转型,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现代化生态型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武胜,嘉陵江畔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勤劳质朴的武胜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机遇,积极顺应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依托其独特的区位、资源及人文优势,凭借其宽松的发展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及迷人的自然风光,突破川渝行政区划,主动面向重庆、融入重庆、服务重庆,谱写了一曲曲区域合作的壮歌,推动了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化区域协作,提高长江流域整体协调水平,使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长江带建设,共筑西部开发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一、区域协作与流域联合协调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长江流域经济带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长江流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线,划分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安徽的长江下游经济带(东部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的长江中游经济带(中部  相似文献   

5.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这指出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布局、统筹设计、科学分工等现代化的空间治理活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中空间治理现代化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对国土空间结构进行“再塑”治理,党和国家对国土空间进行蓝图设计和统筹布局,搭建了“牵动”生产力在区域间分散集聚的宏观空间框架;二是对区域空间关系进行“缝合”治理,在宏观空间框架下各级地方政府还应“缝合”区域空间单元的关系,以创新行政体制和完善空间治理制度为保障、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空间联通为依托、以产业体系的空间分工和功能互补为动力,调动起区域空间联动协同机制,推动区域板块之间和区域内各空间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曲福田 《群众》2021,(5):21-2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江苏践行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众多长江南北通道的建成和区域高速路网的完善,以建设长江南北通道和拓展产业纵深腹地为前提,以整合长江常州港、奔牛铁路及运河港、常州航空港、常州综合保税区等现有资源为内容,规划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是一项能够有效改变常州区位被边缘化局面、重新确立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增创常州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性举措。当前,建设常州综合港务区有三大基础条件:一是拥  相似文献   

8.
陈震宁 《群众》2013,(4):7-8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更进一步强调,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而是要不断深化,积小胜为大胜;搞产业结构调整,关键的一条是要遵循经济规律,重视天时、  相似文献   

9.
正一、科技体制改革与江苏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00倍,2017年达到8.59万亿元。规模和速度固然可以反映一国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但质量和效益对经济发展更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上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为主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加快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由追求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创新是第一动力,走向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科技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应加快实施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志高 《群众》2023,(1):14-15
<正>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受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江苏长期存在省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的苏南率先突破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缩小南北差距,再到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区发展模式,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推动和促进了江苏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江苏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对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指出清晰的破题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确定一个既切合-福建实际又鼓舞人心的目标,激励全省人民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之奋斗,对于赢得下世纪初发展主动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4,(1)
<正>高淳作为全国唯一国际慢城、全省首个国家生态县,近年来以建设"美丽中国"示范区为新动力,不断赋予生态立区发展战略以新的目标内涵和实践举措,在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偕行、环境与民生共进、特色与优势彰显的绿色发展之路中,使"美丽中国"画卷在国际慢城、江南圣地展现出特有的风采。一、塑造"四美"形态——深化生态立区战略的新成效着力彰显形神兼备的山水人文之美。始终把自然山水和人文特质的"静与动"、"形与神"紧密结合,构筑山水串链、古今交融的生态人文空间。以山水城林融合为一体的生态基底为依托,强力推进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改造、建设工程,集  相似文献   

14.
雷李楠 《小康》2022,(4):32-33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制造企业沿着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路径一步步崛起,书写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再仅仅体现为一个具体的产业或行业,更多的是在整个价值创造链条上某一环节或工序上组织要素投入和生产的能力.其中,培育细分领域中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隐形冠军",是中国制...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以来,我省坚持把建设经济强县(市)作为实现湖北振兴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涌现出一批县(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他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因 地制宜趟路子;他们奋勇争先,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创一流…… 在这些排头兵的带动下,我省形成了一种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仍不合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远远落后于市场机制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地区经济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得不到发展,严重制约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益、企业素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因此,各地因地制宜地抓紧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一个关系到增创区域经济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世纪持续增长的根本性任务。一、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就全国来看,目前第一产业比重只占4%,第三产业比重占15%,而第二…  相似文献   

17.
胡宗仁 《群众》2023,(4):53-54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何谓“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指的是适应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能力。这种能力既包含领导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般能力,更体现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突出能力。这种能力既不直接类同于我们党治国理政所具备的“八项本领”,也不简单等同于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七种能力”。理解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需要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从领导能力提升的角度对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意涵加以准确解读。  相似文献   

18.
<正>江泽民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如何坚决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是广东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广东公安教育作为广东科教兴警战略的重点,作为广东科教兴省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公安队伍的素质,影响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所以,增创广东公安教育新优势,力争广东公安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我们认为,增创广东公安教育新优势应根据江总书记的具体要求,结合广东公安教育的实际,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在二十一世纪日益临近的今天,贫困山区如何增创新优势,加快经济的发展,使山区人民早日脱贫奔康,已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结合和平县的实际,对贫困山区如何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和优势,发展具有地域性的特色产业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所谓特色产业,是指与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相结合具有本区域特色的、在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产业。近年来,我省的不少山区市、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增创了山区新优势,使本地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云浮市的石材业、南雄市的烤烟业、梅州市的沙田柏业、广宁县的造纸业、高州市的水果业等。这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经济特区要不要“特”、应不应该继续“特”、如何继续“特”的争论引起了国内国际的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从地方民众到中央高层,都对这场争论极为重视。特别是,到1995年底中央确定的给特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已基本到期,也就是说,从1996年开始,许多减免关税的优惠政策已不复存在。靠优惠政策启动和起家的经济特区怎么办?经济特区怎样“特”下去?下一步如何发展?本文将对此作些探讨。 一、经济特区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980年中国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了海南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新路子和有效途径。17年来特区依靠中央给予的带有“含金量”的特殊而优惠的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改革,有力地推进了特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