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3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9周年。9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三区一基地”建设,围绕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万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前(2013年)的1.8倍,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给石家庄市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挑战来自京津"合肥"而河北"太瘦"。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聚集了全省最多、最优的要素资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趋势下,更应率先发展,肩负起河北和京津冀城市群南部板块绿色崛起的历史重担,加速把石家庄建成大省省会,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圈的崛起需要区域核心的带动,实践证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破题之举是京津合作,而京津“双城记”则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省第九次党代会是在河北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开拓奋进的重要会议。大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对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赵克志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相关战略协议,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更好对接京津、融入京津、服务京津,加快补齐发展短板。"这是做好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根本指针和基本遵循,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切实贯彻赵克志书记的要求,对于我  相似文献   

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京津冀南部地区呈现相对滞后的态势。在京津冀南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托京津冀南部核心城市石家庄的发展底蕴,抓住战略机遇,精心做好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带动京津冀南部整体崛起,努力推动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相似文献   

6.
唐少清 《前线》2014,(6):55-57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关注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指出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深刻理解北京的"舍"与"得",提高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深刻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涵京津冀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具有较强的二元经济特征,京津强烈的"空吸"作用和较差的辐射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是我国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如何让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在区域内流动起来,让创新成果同产业需求融合对接起来,是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补齐河北短板、打造区域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内生要求,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的关键。2021年11月4日,在国务院参事室指导下,河北省政府参事室会同北京、天津市政府参事室以及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市政府联合主办了“2021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来自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参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河北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探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富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可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是一个高地和洼地并存的地区,地区间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方面落差很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给石家庄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石家庄能否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实力。为此,石家庄必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树立长线思维,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优势、主动对接。又要理性思考,在发展自己苦练内功上下狠功,如此才能做实做好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承接这篇大文章,也才能担当起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的时代重担。  相似文献   

9.
吴文涛 《前线》2021,(1):67-70
历史上的永定河哺育了北京城,奠定了北京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还造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大文化带。由于流域的“超载”发展,20世纪后期永定河一度枯水断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永定河开始重现生机,发挥新的作用和功能。作为首都北京的母亲河,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发展轴,华北五省区市的生态涵养带和文化建设带,应从更高定位审视永定河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以习近平总书记2·26讲话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河北省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战略、方向、三地定位和工作重点,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遵循。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牢牢抓住机遇,审视我省与京津之间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差距,积极主动争取国家试点示范,获得向河北倾斜政策,更好更快地弥补河北发展"短板",是  相似文献   

11.
<正>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河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保定市委十届九次全会,拉开了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幕。唐县作为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省、市委全会安排部署,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努力在协同发展中实现跨越赶超。把握"一个目标",建设对接京津的  相似文献   

12.
袁媛 《前线》2021,(3):64-66
文化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京津冀三地山水相连、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表现出相似的文化特征,具有较好的文化协同基础。三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交流日益增强。但三地文化协同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完善文化协同政策、盘活文化资源、培育文化协同品牌,增强文化资源的联动,可以更好激发京津冀地区整体的文化生产力与创造力,有效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进程。  相似文献   

13.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是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表面上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只是加强与京津的分工与协作,但实质上是涉及到我省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变、发展战略调整、产业方向选择、城市功能定位、创新体系链接、环境治理联动等多层面、多领域的重大转变,需要我们从战略层面到战术层面的调整和优化。改变思维定势,在京津冀框架下谋取更快发展有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转变传统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4.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呈现在河北面前,河北迎来了充分发挥环京津区位优势的最佳时机。"京津出门是河北,河北抬腿进京津"。环绕京津,是河北无法选择的先天条件,也是河北最独特的发展优势。京津对河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深层次的。从"环首都贫困带"的现实,到"环渤海经济圈"的构想,河北总是围绕京津,不曾停歇过自己的舞步,在某些方面虽有一些突破、一些成效,但这一优势总体上发挥得不够充分。不少河北人常  相似文献   

15.
孙杰 《前线》2016,(4):60-62
正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及北京贯彻规划纲要意见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凸显出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主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正在急步驶入"快车道"。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随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一带一  相似文献   

16.
高层声音     
孙春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双城联动发展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联动发展中,立足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体化进程,重点做好基础设施、产业、要素、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对接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关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们来说,2014年2月26日是个欢欣鼓舞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也就是在这次会上,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一时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各方关注热点。但长期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人们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新话题。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专家学者提出各种叫法的京津冀区域合作版本,我省也一直研究如何借助京津发展自己,但由于各种原因.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8.
周莲娣  闫贵福 《求贤》2014,(6):30-33
北方水乡、创业社区、科技新城,这些都能用来形容正在建设中的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让北京、天津、河北的广大干部群众倍感兴奋。三地加快了推动协同发展的步伐。在协同发展的浪潮中。天津市宝坻区勇立潮头,与中关村密切合作建设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打造集众多功能于一体的“千亿级”产业高地和带动区域跨越升级的核心引擎。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规划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12.5平方公里,综合配套区2平方公里。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以智能化、信息化、集群化和服务化为引领。推动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城际融合,集聚京津两地高端资源。吸纳各种创新要素,打造“智慧产业区、创业梦想城”。据悉.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将通过“一园多区”的组织形式。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2020年完成投资1500亿元。实现产值2800亿元、税收150亿元,建设成为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枢纽。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竞争的新兴领域和战略重心,其关键就是要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我省要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就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战略支撑,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做好整体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做优环境和平台,加强与京津对接和对外合作,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催生和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强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正>2月2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在承德主持召开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