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建华 《新视野》2023,(2):5-11
分析形势和任务、研判路径和遵循、总结成就和经验,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独特密码。基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了“五个必由之路”这一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他强调,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继续走好“五个必由之路”。始终坚持“五个重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与历史自信,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事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的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总结和科学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了“五个牢牢把握”的要求,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因此,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深化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五个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的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行动指南、指引我国国家治理的制度建设方向。深刻领会其逻辑内涵,对把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向明  段光鹏 《前线》2023,(4):8-11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是党对新时代、新征程奋斗历程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律的深刻总结,“五个有利条件”则为走好“五个必由之路”奠定了强大信心和基础。“五个必由之路”和“五个有利条件”具有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既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更指明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的历史关口,抓住“有利条件”、走好“必由之路”,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相似文献   

5.
杨尚东 《党课参考》2023,(Z3):102-119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的“十三个方面成就”,总结了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第六个方面是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全面依法治国也进入了开创历史新局面的重要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转变。社会治理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十年来历经了初始建立、深化完善和持续创新三个阶段的变革。其背后的运行逻辑主要有:制度逻辑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引领新时代社会治理变革,实践逻辑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变革,价值逻辑上共享美好生活驱动新时代社会治理变革,进而推动新时代十年社会治理不断变革。通过梳理总结,新时代十年社会治理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主要有: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必须始终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道路,必须始终坚持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治理与其他领域治理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7.
汤志华 《新视野》2023,(1):21-28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面对新形势和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重大新使命作出的重要论述。“三个务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自觉、主体自觉、行动自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的赶考之问、建设现代化的强国之问、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纪之问,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五个必由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提出的重大论断,其中之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管党治党是党的历史传统,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这个历史定位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必由之路的重要依据。百年大党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打造鲜明政治品格、培育优良作风、形成铁的纪律,在从严治党中经受革命性淬炼,不断成长壮大。全面从严治党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建立在新时代创新实践基础之上,管党治党鲜活经验为走好全面从严治党必由之路提供了智慧。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走好全面从严治党必由之路,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好党的全面领导和具体领域工作、党的建设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继承历史经验和创造新经验、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信任和监督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建文汇》2021,(1):11-11
越是挑战复杂严峻,越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越要坚持按规律办事。“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中央经济T.作会议充分肯定一年来我们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高度评价“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方面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刻领悟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对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无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兆铮 《新视野》2002,3(3):27-29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精辟地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业绩和基本经验,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七一”讲话提出要“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完成为“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庆森 《奋斗》2022,(6):30-3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鲜明提出“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论断,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居于“五个必由之路”之首。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论断的精神要义,对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更好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超 《新视野》2023,(1):14-20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历史起点上,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本刊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秦宣教授,为大家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值得密切关注与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共产党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党。准确判断时代方位,牢牢把握时代方向,是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前提。十九大报告在全面总结和深刻阐述过去五年的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基础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是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发展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我们党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回顾和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大会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目标,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8.
赵明伟 《奋斗》2022,(7):33-35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的我国发展具有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中,“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首要的战略性有利条件。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书写的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应对新征程中重大风险挑战的根本政治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相似文献   

19.
刘书永 《党课参考》2023,(Z3):62-82
<正>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十三个方面成就”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包括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纵观历史、展望未来,浓缩了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提出了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开创新局面、进入新时代。报告从十个方面总结了五年来的工作,用"三个意味着"和"五个是"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回答新课题、形成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报告用"八个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