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报纸的新闻价值与社会效益路军内部报纸不同于大报。内部报纸有它自己的特点,它的读者对象比较集中,所反映的问题更能贴近读者。但是,内部报纸也普遍存在周期长、时效性差等问题,这不能不影响到内部报纸新闻价值的实现。要把内部报纸办好,最重要的是遵循新闻规律...  相似文献   

2.
青年报刊怎样才能拨动青年的心弦,不少青年报刊的编辑部提出“如何同青年近些更近些”的口号,要求了解青年的心理。青年的心理状况是多种多样的。青年报刊所研究的是读者阅读报纸的心理状况,是读者在接受报纸信息和宣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而主要的,又是研究读者的读报动机和目的。读报动机表现为对报纸的需要和兴趣,它是读者读报的内部动力。几年来,在青年报刊的工作实  相似文献   

3.
有企业家把老板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财富”,第二种是为了“抱负”,第三种是为了“造福”,并倡议做第三种老板。 这位老板的“老板观”是极有见地的。应该说,作为老板,为了“财富”、“抱负”和“造福”,都是不错的。为了“财富”,追求正当的经济利益,没有错,无需置喙;为了“抱负”,实现个人理想,也没有错,无可非议;为了“造福”,把个人富裕与共同富  相似文献   

4.
徐健 《瞭望》1993,(40)
编辑同志: 日前,我特对本地区发行的4种报纸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每期的广告面积分别占报纸每期发行规定版面总面积的21%、30%、33%、40%,广告所占比例实在过多。对报纸上整版整版的广告,读者颇有微词,倒不是反对做广告,而是指报纸在规定版面附  相似文献   

5.
一则报纸上的新闻写得细致全面,但引起细心读者的思索。这则报道说,辽宁省有一个乡几年前为了夺取和保持省级「文明乡」的称号,「夺匾心切」,「在上报材料上存在着不实问题」,「后来为了保住名声,又违心地说过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话」。例子有两个:乡镇企业没有完成计划指标,却「硬着头皮上报完成了」;前年全乡的计划生育工作和社会治安也出现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农民工,领导说:“你们不要急,办事总得有个过程,政府会为你们做主的,请放心。”对投资的老板,领导说:“只要来投资,特事特办,政府定会百分之百支持你们,请安心。”对来办事的亲戚,领导说:“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  相似文献   

7.
伦敦专电 舰队街,古老的英国报业中心,正在发生一场从铅字到电脑的技术革命。报业老板们欢呼新技术给他们带来一个“黄金时代”,广大报业职工则正在经历着一场社会悲剧。 说舰队街古老,不单是因为它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这里的十家全国性报纸,直到最近还基本上沿用着上个世纪的编排和印刷技术。一些人常说,罪过在于舰队街强大的工会阻碍了技术进步,却很少谈到舰  相似文献   

8.
我国百家报纸为什么竞相出版“周末版”、“星期刊”?报纸怎样办得使“上头”和“下头”都满意,“有咸有淡,有辣有酸,老少皆宜”,让读者如逛“超级市场”,琳琅满目,丰富多采?报纸中的“特区”怎样“软化”,使读者感到可信、可读、可亲?为什么“多版化”是世界办报的共同趋势? 本期这四篇文章将为你回答上述问题,报道了中国新闻界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洛阳日报》一直委托洛阳市邮电局发行。但长期以来邮电局发行有三个主要问题解决不了:一是不能送报到户,二是不能因地制宜地开辟新邮路,远郊和临近县读者看不到当天报纸,三是邮局提取的发行费比例过高。 《洛阳日报》的读者主要在市区、郊区及市属三县。为了满足读者的要求,《洛阳日报》于一九八四年七月,同洛阳市城乡建设局劳动服务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承包《洛阳日报》在市区、郊区的发行工作。报社派专人协助他们组织发行网,成立了《洛阳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闻记者,每天要接触众多的陌生百姓.这些通过各种传媒尤其是报纸获取公共信息的读者,听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报纸都这么写了,能有错吗?百姓对媒体寄予厚望,体现了媒体的公信力,同时感觉自身责任沉甸甸的,满脑萦绕着如何做出更专业的新闻?如何规范新闻用语?  相似文献   

11.
卜凤刚是位有功不居功、有权不谋私的蒙古族优秀共产党员和模范干部。最近报纸、电台发表了他的事迹,引起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强烈反响。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位英雄战士的高尚品德,我们在这里介绍几则有关他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龚奎林 《学理论》2010,(5):120-121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作为权威党报见证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成熟。尤其是通过报纸版面刊载文学作品与文艺批评,推动着“十七年”文学的传播,使“十七年”文艺作品能够迅速在读者中获得反应,达到产生修身立命、美感培育、心灵沟通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整篇文章的结构可以分为提出论题、论证论题和归结论题三个基本部分,但每个部分如何构造?它与逻辑有什么关系?这需要分别加以讨论。先说提出论题部分的问题。文章之所以要有这个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所论述的问题或论题有一个总的认识。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其次是把读者的思想集中到文章所论述的问题上来。提出论题部分居于文章之首,它负有引导读者的思想进入证明之路的责任,使之能与作者一起去思考和研究所讨论的问题,走一条共同的思考之路。为此要善于引导,要有一种好的介绍方法。没有好的介绍方法就不可能把读者的思想集中到文章所讨论的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14.
报纸会不会消亡、何时消亡谁也不能妄下定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报纸会不停地进化与分化。没有探讨全媒体时代报业的未来走向,而是着眼于报业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全媒体时代办报要在"独"上下功夫,即独家报道、独到评论、独有策划、独特版面,以此留住读者、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学理论》2013,(15):205-206
随着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报纸新闻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报纸新闻,百姓可以了解到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具体情况,可以说其与大众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各大报社之间的"争夺战"异常激烈。因此,要想使新闻内容吸引读者朋友的眼光,新闻编辑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就以当前报纸新闻之中编辑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对当代新闻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与基本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上有两个普通字印颠倒了,编辑部“倍觉愧疚”,特地在报纸头版显著位置刊登《向读者道歉》,并公布了责任人姓名.看了《工人日报》4月20日这则加框的文字.笔者着实感慨不已.  相似文献   

17.
我习惯在每晚睡觉前洲览一遍当天的报纸,有时多达十几份,如今流行扩版,常常几十张一大摞,只好翻翻而已。这天晚上我在翻阅报纸时,一个黑体大字标题在我眼前闪亮:“‘请多利用我!’”,是的,这个标题就是一个人的呼唤,这呼唤是震撼人心的,也是颇费思量的。我于是睡意全消地从这“利用”二字想开去──不久前看到一个材料,说的是某省辖市的主要领导人,由其公子引荐,和一个有过前科的小老板相识了。省略过从甚密、往来频繁之过程,且说这老板利用市领导的权威,向银行“打招呼”,先后贷款达两亿多元,突然卷款逃往国外去了。其实…  相似文献   

18.
《瞭望》1993,(4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的消息,特别是其中所辑录的邓小平1982年9月至1992年2月间,有关香港问题的七篇谈话,在香港引起巨大反响。各种传媒纷纷把它作为头号新闻来报道,并配以社评或社论,不少报纸还或全文转载,或辑录刊登,以便让香港读者先睹为快,更快地了解邓小平对香港问题的论述。即便如此,仍满足不了读者的要求,代理发行此书的三联书  相似文献   

19.
瞭望哨     
《瞭望》1983,(6)
一家地方报纸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怎样使人喜欢你》据说,人也同商品一样,只有招人喜欢,才卖得出去文章“教”读者:为了讨人喜欢,一个人就必须注意“外表装璜”:要象介绍商品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党校报纸的特色与党校编辑记者的特长杨希斌,李向国现在全国报纸很多,每一家报纸要想在社会上站住脚、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就必须千方百计办出自己的特色来。党校报纸作为党的报纸的一个方面军,无疑应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党校报纸的特色在那里,我看就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