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一月十八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新年开始以来的第一次会晤。这也是去年苏美裁军谈判破裂后两国高级官员的首次接触。双方就“当前世界政治的重大问题和苏美关系现状”进行了会谈。四个多月前,在南朝鲜客机事件之后,葛罗米柯同舒尔茨曾在马德里欧安会续会期间激烈争吵一番,不欢而散。目前在中程导弹阴影的笼罩下,两国外交首脑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 莫斯科天气阴霾,浓雾弥漫。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凑巧在这个时候来到莫斯科,于22日和23日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举行了会谈。 根据今年9月苏美外长华盛顿会谈达成的协议,这次两国外长的使命是:最后敲定苏美消除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以下简称“中导条约”)文本,为两国首脑今秋会晤签署这一条约作准备,并就战略核武器、太空军备和其他问题进行讨论。 这次莫斯科会谈的结果怎样?23日晚两国外长分  相似文献   

3.
2月28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就裁减欧洲中程导弹问题提出一项新建议,要求把欧洲中程导弹问题从核武器、太空武器的“一揽子”计划中分离出来,尽快单独缔结协议。声明说,早在去年10月苏美两国首脑雷克雅未克会晤已经商定好这项协议的内容,即苏联和美国在最近5年内全部销毁各自在欧洲的中程导弹,苏联在本土亚洲部分和美国在本土各保留100枚中程导弹。这项被称为“轰动  相似文献   

4.
莫斯科专电 莫斯科的残冬,阴云遮日,湿雪遍地。舒尔茨国务卿于2月21日来到苏联首都,参加苏美外长为两国最高级会谈作准备的一系列会晤的首次会晤。 会晤前夕的苏美关系状况也说不上是风和日丽,苏美军舰在黑海发生冲突;美国指控苏联少报SS—20导弹160枚,苏联批评美国决定生产二元化学武器和在阿富汗问题上设置障碍,认为日内瓦削减战略武器谈判的气氛明显恶化,美国从苏  相似文献   

5.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近两个多月来接连就消除欧洲中程导弹和短程导弹提出的“零点方案”,使得一向以平静著称的西欧顿时变得不平静起来。 对于戈尔巴乔夫关于苏美就中程导弹单独达成协议的第一个“零点方案”,西欧各国普遍持谨慎的欢迎态度。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于3月下旬在华盛顿为苏美首脑莫斯科会晤做准备而进行的三天会谈,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由于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重大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的分歧几乎都依然如故。双  相似文献   

7.
莫斯科专电 最近在尖锐对抗的苏美关系中出现一些趋向松动的迹象。双方已同意就有关核武器和太空武器的一整套问题举行新的谈判。为此,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和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定于明年一月七日和八日在日内瓦具体商定谈判的内容和目的。华盛顿和莫斯科还开始谈论何时举行两国首脑会晤的问题。 苏美关系,历史错综复杂,现状非常严峻。莫斯科和华盛顿最近发出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两个超级大国今后一个时期的相互关系究竟将如何发展变化,举世瞩目,猜测纷纭。  相似文献   

8.
莫期科专电 4月21日和22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在莫斯科举行3年内他们进行的第25次会晤。这一轮会谈涉及安全、人权、地区冲突和双边关系等方面。最使人关注的问题是:里根5月底访苏时能否就削减50%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听一听舒尔茨和谢瓦尔德纳泽在结束会谈后向新闻界发表的言论: 舒尔茨对苏联中央电视台政治评论员佐林说:  相似文献   

9.
董向 《瞭望》1984,(35)
最近一个时期,苏联和美国就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谈判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外交宣传战。六月二十九日,苏联向美国正式建议于今年九月十八日在维也纳就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举行谈判。美国当天即表示同意,并要求讨论关于恢复两国战略武器和欧洲中程导弹谈判的问题。七月一日,苏塔斯社受权正式发表声明,指责美国政府为会议提出了先决条件,企图用战略武器和欧洲中程导弹谈封取代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谈判的主题。美国则宣布,美国参加会谈不带任何先决条件,但它同时将提出恢复  相似文献   

10.
陈锋 《瞭望》1987,(49)
随着苏美在全球军备控制谈判中,特别是在消除中程和中短程核武器问题上立场有所松动,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态势相对稳定。一年来,苏美对这个地区热点的做法似乎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松动。 但是,苏美都更加重视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外交和经济活动。特别是苏联,今年以来同亚太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3月14日至I6日对莫斯科的访问,是海湾战争结束后苏美两国高层次人物的首次接触,令人瞩目。两国最近由于对海湾战争态度不一、裁军遇到挫折和苏联波罗的海地区发生流血冲突等原因,分歧增加、关系变得较前复杂。这给此次访问蒙上了阴影,使谈判不那么轻松。 海湾和中东地区战后的安全格局安排,是苏美双方这次会谈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苏联外长别斯梅尔特内赫说,戈尔巴乔夫与贝克在讨论有关建立海湾安全体系和这一地区和平发展问题时,彼此态度上“有一  相似文献   

12.
艰难的中程导弹谈判,现在终于有了个结果。这场谈判,历时7年,几经波折,讨价还价异常激烈。 中程导弹争端是由苏联1977年开始部署SS—20导弹引起的。美国和它的西欧盟国认为这种更加先进的中程导弹的部署,打破了欧洲地区核力量的平衡。因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理事会1979年12月12日决定,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与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9月中在华盛顿就全球范围内销毁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问题达成原则协议后,受到世界许多国家及舆论界的欢迎。西欧政界,尤其是国家领导人,一方面肯定这一协议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还抱有不同程度的疑虑和不安。 法国总统密特朗说,他完全同意美苏达成的中导原则协议,但双方还须对洲际导弹作重大削减,并对欧洲常规力量不平衡作深入考察。希拉克总理强调这“不应使我们产生幻觉”,“丝毫不应使法国离开其加强自己核手段的道路”。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认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和苏联关于消除中程和中短程核武器的谈判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妨碍双方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是联邦德国的72枚潘兴IA导弹。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8月6日在日内瓦40国裁军会议上强调指出,美国和联邦德国若不消除72枚潘兴IA导弹的话,苏联和其他华约国家将部署类似的武器系统。他还说,潘兴IA导弹问题不解决,不仅会影响到中程导弹谈判,而且会影响到战略武器和太空武器谈判。 美国拒绝苏联的这一要求,声称潘兴IA导弹属于联邦德国,是第三国的武器系统,不应列入美苏将  相似文献   

15.
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7月22日在会见印尼《独立报》总编辑迪亚时宣称:苏联准备消除部署在亚洲地区的全部中程导弹,即撤消在同美国进行的日内瓦谈判中所提出的关于在亚洲保留中程导弹的100个弹头的要求,条件是美国也这样做。而战役战术导弹(中短程导弹)也将消除。他说,苏联的出发点是“全球双零点方案”的构想。 正当美苏日内瓦第八轮军备控制谈判再次搁浅,双方互相指责对方为达成协议设置障碍之际,苏联宣布接受美国最早于1981年提出而一直为它拒绝的“全  相似文献   

16.
斯德哥尔摩专电 戈尔巴乔夫最近提出的限制北约与华约北欧海域军事活动的建议,是在美苏原则达成消除中程导弹协议之后苏联发动的又一和平攻势。这在北欧引起了复杂的反响,也给美国出了道难题。 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10月1日在北方城市摩尔曼斯克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说:“苏联主张大力降低北欧地区军事对抗的程度,让地球的北部成为一个和平区,把北极变成和平的极地。”他建议,北欧无核区的提议如能通过,苏联愿意当保证人,并可考虑从苏联波罗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和苏联都提出了一些举行会晤或谈判的建议。虽然尚无肯定结果,还是引起人们去观察自去年十一月欧洲导弹谈判中断后日趋冷漠的美苏关系是否会出现松动。六月二十九日,苏联政府建议,美苏今年九月在维也纳举行防止宇宙空间军事化谈判。一向以“无法核查”为由拒绝同苏联就这一问题进行谈判的里根政府,这次立即表示接受苏联的“邀请”,并要求同时恢复中程导弹和  相似文献   

18.
伦敦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3月28日开始的对苏联的5天访问,是12年来第一位英国首相正式访苏,而且是在美苏裁减核武器谈判进程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刻进行的,因此,这次访问引起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 撒切尔夫人在访问期间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就军备控制、欧洲中程导弹、地区冲突以及人权和双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会谈。会谈的气氛是严峻的,观点是  相似文献   

19.
伦敦专电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6月7日起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她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就德国统一、欧洲前途和裁军等重大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举行了会谈。这是撒切尔夫人和戈尔巴乔夫近5年来的第七次会晤。 撒切尔夫人这次苏联之行,是在苏美首脑会晤后不几天进行的。访问前夕,她和戈尔巴乔夫又分别参  相似文献   

20.
东京专电中曾根康弘在组成第二届内阁之后,于二月六日在施政演说中强调,日本的外交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在军事上,将维护日美安全保障体制。这是中曾根内阁的既定方针,因此,新内阁一成立,第一个重要的外交行动,就是派遣外相安倍晋太郎访问美国,贯彻执行这个方针。从安倍此行可以看出,在亚太地区苏美军事对峙更趋紧张的形势下,日美两国急于加强战略上的合作,有意缓和双方的经济摩擦。安倍与美国总统里根、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谈。据报道,会谈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