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实质是让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这一转变中的关键因素是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地处西部地区的新疆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区域广阔,农村人口众多,加快农村经济的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是统筹新疆城乡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安居区立足新型城镇化初期的实际,制定并出台“1+10+N”政策体系,以“五化联动”为重点创建全市新型城镇化先行区。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也即是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十年发展的大战略。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能否实现农民工的有序市民化,事关城镇化的成败。为此,必须给予高度关注,采取系统而有力的措施,妥善解决好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系,加快中国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19):5-5
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释放更大的内需潜力,顶住下行压力,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和持续发展增动能。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规律,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精神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新四化”协同发展,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8):20-21
正9月16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强大引擎。"在总理的话中,所谓的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就是指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而引擎,事实上就是指新型城镇化的增长效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京津冀区域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建设城镇化,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对推进京津冀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有较强借鉴意义。本刊联合天津市委党刊《支部生活》、河北省委党刊《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新疆的农业人口较多,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让农民增收对目前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魏国强 《唯实》2013,(8):15-16
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是今年全国“两会”明确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和重要引擎。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在目前形势下,受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的影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扩大内需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的增长点,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能拉动投资,又能带动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更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尤其是重点镇一定要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任务,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10.
怒江州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州,农业人口41万,占总人口的82%。长期以来,受区位、环境、基础、农民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怒江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强化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着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报告关于农村工作的部署中,十分重要的是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论述,明确要求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这充分显示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报告根据当前的国情,特别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对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首要目标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落后于工业化的进程。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会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江西城镇化进程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13,(11)
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的增加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江西城镇化从1978年到现在经过了恢复发展、加速发展和快速提升的三个发展阶段,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现阶段,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大增长"的决策部署。为此,江西必须加快昌九一体化,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升级,加快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大力提升农民劳动力素质,全方位提高农民增加收入的本领。  相似文献   

13.
胡军波 《学习月刊》2013,(24):54-54
目前,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中央对城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升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四化同步"。新型城镇化战略对我们破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困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拉动经济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廓清现实需要,把握六个关键点。一、推进城镇化要注重以人为本。城镇化不是跑马圈地、高楼林立,其关键是  相似文献   

14.
马晓河 《前线》2016,(4):32-34
正当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23个季度从高位下行,尽管我们从宏观上采取了诸多稳增长的调控措施,但效果并不如预期。问题的关键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有传统增长动力在衰退,而新的增长动力还在孕育,由此出现了新旧增长动力不能有效接续的矛盾。面对如此宏观环境,应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可从供给和需求两侧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这可能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5.
从物役到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城镇化建设暴露出一系列物役问题:大拆大建盲目造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片面追求GDP增长,大量融资导致债台高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相应的政府职能定位则是:制定科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推进有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构建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倡导可持续的绿色循环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莫过于县域新型城镇化.本文以湘南地区的道县为例,从城镇蓝图规划化、农村人口市民化、农业机械化产业化、企业“引”“育”一体化及人文生态可持续化五个层面进行探析,期翼对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我国产业不断升级、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与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投资拉动仍然至关重要。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如何通过投资结构取向、投资主体以及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实现投资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村综合发展和农民身份变迁问题,是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实现农村综合发展和农民到市民身份的变迁,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是根本。为了让老百姓口袋中钱增多,必须着力推进非农化和城镇化,这是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推进非农化,以减少农村劳动人口和农业劳动者为主。在县域经济的构成中,农村经济份额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推进非农化,首先应不断减少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者。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是一个重点;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萍 《世纪桥》2013,(5):119-120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现阶段建设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实质内容,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的创新之处,分析目前中国发展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调整和机遇,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征程中,作为财政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积极通过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政体制、创新投融资机制等多种手段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当前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建始县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