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将收容遣送站更名为自由流动人口救助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在收容遣送对象、部门分工、流出地政府职责以及管理办法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下开展工作的需要。 2000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已经签署了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当前收容遣送工作所依据的上级文件、各地自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及在收容遣送工作实践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现在看来都已明显地缺乏国家法律的依据。无论“收容”或者“遣送”,就其概念本身,都有对其现行收容遣送对象的…  相似文献   

2.
收容教育对象如何确定薛东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们在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收容教育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已治安处罚过,尚不够劳动教...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自2019年12月29日起施行。决定废止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四条第二款、第四款,以及据此实行的收容教育制度。同时决定还明确规定,在收容教育制度废止前,依法作出的收容教育决定有效;收容教育制度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收容教育的人员,解除收容教育,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相似文献   

4.
昊夫 《人大建设》2005,(4):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现行的行政强制措施劳动教养可以剥夺公民人身自由长达3年之久,且劳教决定不经复议不能起诉至法院。河南省漯河市小学教师陈全发的遭遇,揭示了劳教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实施细则》专门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台商及台湾员工的人身自由和安全,除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理的外,不得对台商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行政处罚法》和今年7月1日施行的《立法法》都强调,只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通过法律形式设定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处  相似文献   

6.
立法权限是指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的范围界限。设定立法权限是《立法法》的重要任务。《立法法》用了3个条款分别就哪些“事项”制定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出规定。其中,第8条规定全国人大制定法律的事项采取了列举式,列举了10项属于专属立法权,即只能制定为法律的事项。第56条规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主要为“宪法第89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宪法》具体列出的事项共有18项,因此,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间接的列举式。第64条规定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则不同于列举式,而是较为原则地归纳为三类事项: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二是“属于地方性事务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国务院对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十分重视,多次下发文件作出具体部署。自1997年以来,按照国务  相似文献   

8.
熊菁华 《北京观察》2003,(11):42-44
目前,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些措施中,除了被废止的收容遣送、收容审查制度外,还包括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安置抚养、行政拘留以及逮捕、拘传、拘留等刑事强制措施。在此,笔者仅对争议较多的劳动教养、收容教养、收容安置抚养等制度加以评析,试图揭示其中不适合法治新要求、不够完善之处,并提出修改建议。劳动教养制度的评析和修改建议劳动教养制度建立于1956年。有关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的决议(1957年)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决定》的决议(1979年)以及公安部《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法博士信箱     
我的理解正确吗法博士: 《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第十四、十六条均规定了行政拘留的处罚种类。而行政处罚法第九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十条又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二者是否矛盾? 江西 林登山  相似文献   

10.
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救助制度。这一改变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收容遣送制度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口流动与城市管理新形势的需求,限制和侵犯了基本的人身权利、自由,与法律的精神、规定相违背。一从收容遣送制度到社会救助制度,这一废一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制度性质改变。收容遣送制度,是一种“救济、教育及安置”(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下简称《收容遣送办法》>第一条)流浪乞讨人员的强制制度,是要将收容遣送对象强制收容并遣送回户籍所在地的行政管制制度。多年来的演…  相似文献   

11.
千呼万唤始出来。一部管立法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经九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立法法的诞生和实施,是我国立法乃至法制建设的一个重大成就,将对我国走向现代法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立法制度的法律规定逐步完善,到1998年8月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53件法律和106件有关法律问题的规定,国务院颁布现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对地方性法规的行政处罚的立法权限作出了规定,准确理解这一规定是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的关键。《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该款是对自主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设定权限的规定,对该款有三种理解:第一、限制人身自由和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的设定权是国家的专属立法权,自主地方性立法,不但不能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也不能对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  相似文献   

13.
法律授权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性立法权,在我国已经历三十年实践,但地方立法的权限和范围一直不够清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着重提到了这个影响地方立法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等宪法性法律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等行政法共同构成地方立法权的法律渊源。这些规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限定地方立法的,如《立法法》第八条列举了十项立法保留事权,如《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将特定种类的行政权力作为法律保留,并对地方立法规定特定行政权的幅度作了限制。二是对地方立法授权的,如《立法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性事务"属于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法废止收容教育制度档案法(修订草案)围绕社会治理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过去一年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  相似文献   

15.
收容教育制度是对有卖淫嫖娼行为的人员集中进行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组织参加生产劳动以及进行性病检查、治疗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现行收容教育法律法规不具体,工作随意性大;性质不明确;具体管理方法有待完善;收教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收教学员数量下降,出所学员安置难。应进一步完善收容教育制度的法律体系建设;规范收容教育所的管理体制和方法;将收容教育工作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收容教育学员的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业经2002年9月29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人民政府令第103号《青海省人民政府规章制定办法》已经2014年8月1日省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省长郝鹏2014年8月20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省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省政府)规章的制定工作,提高立法效率,保证立法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和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  相似文献   

18.
问:制定《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办法》,对食品卫生法中没有规定的违法行为和行政处罚,可否作出补充规定?《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是否可以设定行政处罚?(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室1996年4月11日)答:行政处罚法第十一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一,国家已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国务院对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十分重视,多次下发文件作出具体部署。自1997年以来,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23个省、自治区的79个城市和3个直辖市经批准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国务院对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确立的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