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雨 《党员文摘》2008,(10):28-29
最近,中国反贪局和公安部向美方开出的“中国外逃贪官名单”已超过1000人,外逃贪官绝大多数集中在洛杉矶和纽约。尽管逃美贪官中的大多数衣食无虞,但终日惶恐,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都说清朝的和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其实和坤只能算得上是清朝最大的贪官。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该是谁呢?这顶帽子,应戴在明代的严嵩父子头上。严嵩父子被抄家,其中纯金银、金银镶珠宝器皿、首饰1.3万件,这些金、银器皿,至少有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个被钉在耻辱柱上的贪官中国历史上贪官如蚁,披览史册,见之于史籍记载、最早被诛之以法、第一个被奴隶制的法典钉在历史耻辱在上的贪官是春秋时期代理司马、代理司寇羊舌鲋。羊舌鲋是一个贪求财货的人,谋得代理司寇的职位后,即利用手中的刑狱大权贪赃索贿、询...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廉政风暴揭出了一批贪官,人们在翻阅他们的犯罪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差不多每一个贪官,都与“美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美女”或者是贪官们享受的工具,或者是把贪官拉下水的诱饵,或者是与贪官沆瀣一气成为贪官鲸吞国家财产的帮凶。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美色伴贪官”现象。产生“美色伴贪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一点透视。从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利润效应”…  相似文献   

5.
夫子有一句传世名言:治民难,而治吏尤难。孔子 一语道破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周期率:宽于治吏则官贪,官贵则令废,令废则政弛,政弛则国危。这个恶性循环就是中国历史上贪官如蚁、朝代迭替的基本动因。 对吏治腐败的历史考察 中国的贪官出现甚早。据史家考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尧舜时期,即有贪官行世。尧时制定了“五刑”,对当时的上层建筑和公共秩序进行规范。夏朝建立以后。“夏有乱政而作《高刑》”,皋陶即是当时的法官,他是历史上最早的监督百官的反腐败官员。 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随着杜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贪官…  相似文献   

6.
声音     
《廉政瞭望》2012,(5):3-3
死刑不可能震慑层出不穷的贪官.只要官员不受监督的机制不变,我们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贪官.只不过一时还没有机会罢了. ——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  相似文献   

7.
苏北 《共产党人》2006,(23):54-54
贪官,古今有之,但古今贪官都不一例外地与“权”、“钱”、“淫”、“盈”四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古今贪官,首当其冲的就是贪权,没有权,贪官们就不可能达到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目的。有权,使有了一切。于是,贪官们削尖脑袋,钻天入地都要弄到“权力”。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8.
周英杰 《唯实》2009,(5):96-96
自古至今,中国人评价官员一向爱用简单的“两分法”:“贪官”和“清官”。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对于“贪官”的无比憎恨,可以说是“必欲食其肉,寝其皮”方才解恨;而对于“清官”,则一律加以敬仰膜拜、感激涕零。  相似文献   

9.
李铭葵 《党课》2006,(5):44-46
为什么有些贪官能隐藏那么多年,甚至边腐边升?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我们反腐败机制的缺失,也有许多人对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的冷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些贪官非常善于用假象欺骗我们。从本质上来说,一切贪官都是真正愚蠢的,因为他们是在拿自己的灵魂与魔鬼做交易,在获取金钱物质的同时,丧失的是人格、良心,最后导致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但是贪官们可不会认为自己是傻瓜,相反,他们大抵都会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为贪官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腐败“智慧”而叹为观止。有人对此作了一番研究,总结出贪官十大腐败假象,以期人们能够透过贪官的画皮看到他们丑陋的灵魂。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04,(4):9-11
据统计,近年来,贪官落马80%来自群众举报。而当人们为贪官落马击掌相庆时,是否想到:为举报贪官,多少举报人都有一部用血泪写就的辛酸史。因为拳报,举报人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举报,举报人常常惨遭迫害。贪官倒了,而举报人的境遇依然那么凄惨;贪官判了,而贪官的罪名中却少有“报复陷害”罪。这不免让人产生“免死狗烹”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 贪官人头落地,“要钱不要 命”成了一些贪官真实写照,成了老百姓鄙视贪官的口头禅。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在贪婪中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当他们走向刑场时,却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之晚矣。 贪官毙命  无路之时说悔迟 一些贪官污吏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掠财。然而,随着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最终将一个个贪官送上了断头台。 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省委书记夫人阎健宏大肆贪污索贿,被判处死刑; 广东省大龙集团公司总经理谢鹤亭(副厅级)贪污公款人民币419万、港币…  相似文献   

12.
王厚明 《学习月刊》2013,(15):50-50
朱元璋由于出生贫寒,痛恨贪官污吏.在执政后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来惩贪.连多用一张信纸在他眼里都算贪污。而且.朱元璋杀贪官的手段极其严酷.特别针对贪官制定了凌迟、枭首、阉割、诛族等酷刑,此外,还有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里面填上草。并放在贪官继任者的衙门座位旁边.不得挪开.目的就是为了警示继任者。然而贪腐现象仍旧屡禁不止,朱元璋也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在这种情形下.朱元璋推行了百姓“造反”的群众反腐运动.  相似文献   

13.
罗满元 《求贤》2008,(3):43-43
如若有人问,中国贪官到底有多少桃色新闻?这大概很难统计。因为贪官创造的纪录早已让人们失去了好奇的胃口。仅从规模上讲,就有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包养140多个情妇的“超级纪录”,有被称为“五毒书记”的湖北省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张二江的“床上一百单八将”。但如果有人要问贪官桃色新闻产生的原因。我们却能说出个大概。我们无须论证先有色还是先有贪。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反腐之剑高举,一个个贪官受到惩治。“要钱不要命”成了贪售真实写照。钱,身外之物,世人皆知。贪官却舍命求财。当贪官走向刑场时,不少人发出痛不欲生的悔恨,然而,悔过已晚贪官毙命,于己,咎由自取,本不足惜。但对后人,尤其对仍在为官者,却有着震撼心灵的的警示——只有廉政为民,才能避免重蹈贪官可耻可悲的覆辙。  相似文献   

15.
大可 《党课》2010,(23):72-74
贪官落马了,昔日的风光烟消云散,现实的问题遂摆在面前。如何立功赎罪以免一死?如何减少服刑时间?为迎合这种“需求”,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帮助立功、串通立功、虚假立功、买卖立功等异化立功情形,严重误导了审判结果。贪官“假立功”问题已引起司法高层关注,严格甄别贪官的立功认定刻不容缓,否则,刚逮着的贪官又漏网了。  相似文献   

16.
杨涛 《党建文汇》2008,(10):28-28
尽管贪官语录一直被人关注,但是,贪官们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关注其语录的本意。因而,依然屡屡出现贪官“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现象。笔者总结一下2008年贪官们“发表”的语求,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警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18.
郭庆晨 《党课》2010,(11):125-126
近年来,差不多每天都能从媒体上读到有关贪官的报道。贪官的贪腐“事迹”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贪官们有三大共同的爱好:藏钱、高档消费、搞女人。 先说藏钱。贪官没有不收礼的。这个“礼”,实际上就是各式各样的钱。贪的都是些不义之财,这种钱是不能公开的,更不能放在明面上招摇。  相似文献   

19.
从廉官变贪说起□肖璋玉生近来,新闻媒体报道了几则廉官蜕变为贪官的新闻,引起了不少的轰动。有人感叹,有人惋惜,也有人大惑不解。其实,廉官、贪官并不是天生的。从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廉官不一定始终是廉官,贪官也不一定始终是贪官,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贪...  相似文献   

20.
说贪官     
贪官都贪什么 目前被揪出来的大小贪官,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事发前可能有一些荣誉称号,有的是“全省十佳公仆”、有的是“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有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标兵”……可见,贪官除了贪财、贪权、贪色以外,还喜欢贪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