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元 《农村青年》2009,(8):25-29
“啊,最亲是娘,白发亲娘,你的真情值得我永远珍藏;啊,最爱是娘,白发亲娘,你的爱就是我幸福天堂……”近日,重庆秀山县孝溪乡纪委副书记黄彦创作的MV《最亲是娘》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网友的情感共鸣。在这个MV中,演唱者的动情演唱和MV中母亲、父亲、妻子及儿子等亲人一起的感人表演,再现了他从小在母爱下成长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一对山村老夫妻遇到了天大的难题:风华正茂的儿子突遭车祸,瘫痪在床的同时还丧失了呼吸功能,每天只能靠医院里收费昂贵的呼吸机维持生命!当花光东凑西借来的110万巨款后,这对山穷水尽的父母做出了惊人之举——他们先是靠分秒不停地用手挤压呼吸球,来延续爱子的生命,后又自制出了全自动“山寨呼吸机”。在两位老人夜以继目的泣血守护下,时刻命悬一线的儿子最终见证了生命奇迹!  相似文献   

3.
双重的不幸降临在荆州一个普通家庭里——34岁的母亲患上了双肾衰竭需要换肾救命,7岁的儿子又因恶性脑瘤生命垂危。生离死别间,孩子和家属们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当孩子的生命走到尽头,将捐出肾脏挽救自己母亲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仲藜 《农村青年》2008,(10):20-22
听说儿子要参加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身患绝症的董昌毅便有了一个心愿—去北京“鸟巢”见儿子最后一面。 当这个母亲好不容易得到一张珍贵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时,却又听说儿子参加的是残奥会开幕式表演。在生命进入倒计日寸之际,董昌毅还能实现自己“带着微笑和骄傲与儿子道别”的“美丽梦想”吗……  相似文献   

5.
在余四昆心里,机器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执着的精神甚至影响着下一代,他儿子今年27岁,同样学的是机械修理。现在昆明机场工作,唯一不同的是他修火车,儿子修飞机。  相似文献   

6.
开心园地     
《工友》2014,(9):62-62
儿子上一年级了,为了培养他多读书,我便给他买了本《水浒传》的彩绘本。儿子很喜欢看。今天,儿子问我:“爸爸,五花大是谁?”我左思右想也没想起水浒中有个五花大,就让儿子把书拿来,书上赫然写着:“李逵一觉醒来,已经被五花大绑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案例:谎报儿受伤骗汇医药费 笔者单位同事刘女士日前平白无故地被人骗走1万元,唉声叹气。 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刘宇即将大学毕业,母亲为儿子求职,特意到某中介登记了自己和儿子的相关信息。半月后的一天,刘女士突然接到个陌生的手机电话,说她的儿子在学校附近遭遇车祸,正在医院抢救,急需汇入现金1万元。不等刘女士拨打儿子手机,又一条短信飞进她的手机: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0,(1):47-47
酒后箴言 老张在外打工多年,十分牵挂正在读书的儿子。有一天,儿子进城看他,他高兴地领儿子到饭馆吃饭。酒喝到一半,他突然想起儿子还不满18岁,如果喝醉了可不好,便正经八百地对儿子说:“儿啊,你瞅没瞅见饭馆门前有两盏灯?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农村青年》2014,(3):53-53
笨鸟 儿子不好好学习,被我严厉批评。儿子不服,低声嘀咕:“这个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先飞,第二种不飞……”我问儿子:“还有第三种呢?”儿子看我一眼:“第三种就是下个蛋,然后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相似文献   

10.
民谣声声话养老 杨文老人的感慨:“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又变成了‘孙子’。”  相似文献   

11.
经典囧句     
余娟 《时代风采》2009,(5):32-32
1作弊未遂 父亲看完儿子考试的成绩单后说:“虽然你考了零分,但是至少有一点令我很欣慰,你没有作弊。” 儿子:“唉,我不是没有作弊,而是作弊未遂。”  相似文献   

12.
聊博一笑     
《工友》2011,(3):62-62
恶性循环 儿子问:“爸爸,你小时候,你爸爸打过你吗?”爸爸说:“打过。”儿子又问:“那你爸爸小时候,他爸爸打过他吗?”  相似文献   

13.
晓红 《农村青年》2011,(10):25-28
草原女孩王红梅有个痴痴傻傻的娘。当年,她娘被人从四川骗到内蒙古,忘记了自己的家乡在何方,王红梅因此由小到大不知外婆长得什么样。  相似文献   

14.
谭立独 《工友》2009,(6):20-22
噩耗传来:儿子异乡触电死亡 2004年8月22日,劳累了一天的山西农民孟宪钺夫妇早早地进入了梦乡。夜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熟睡的夫妇惊醒,他们想:肯定是儿子想家了,给家里来了电话。可一接起电话,却传来噩耗:在武汉打工的儿子在营业部接电线时触电死亡,尸体存放在汉口殡仪馆!这一晴天霹雳让孟宪钺的妻子史艳香当即不省人事,后连日茶饭不思,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昼夜需专人护理,经诊断为急性反应性精神病,而孟宪钺也因遭此一连串打击而卧病不起。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康平,一个农村特困家庭创造了两个奇迹,父亲高周礼患脑血栓半身不遂,为了省钱给儿子念书,在几乎断药的情况下,与病魔抗争了17年!医生说这是生命和医学的奇迹。儿子高杨边放羊边读书,还帮助母亲农忙,靠吃馒头咸菜成为全乡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争取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的留学名额。老师和乡亲们说,这又是个奇迹,这是寒门学子与命运抗争的奇迹!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19日,秋阳高照的沈阳城,都市中一个平凡的日子,然而,对于宋明山一家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今天,宋明山将带着康复的儿子回到辽宁新宾县的老家。一年前,儿子宋林煜患上急性淋巴白血病,为了从死亡线上拉回儿子,在沈阳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一个奔跑着的生命又来到世间,她承担着对另一个生命的责任。为了挽救哥哥的生命,通过妹妹的脐血移植,哥哥面对死神的脚步又迈向了阳光明媚的世界。兄妹俩结成了生命的链条,紧紧握着这链条的是他们的妈妈蒋秀敏。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青年》2010,(4):38-39
问:李某(女)与张某因感情不和于3年前离婚,6岁的儿子由张某抚养。去年,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入狱5年,现在儿子由爷爷奶奶照顾,但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去照顾小孩,加上经济也不宽裕,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李某想自己抚养儿子,却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取得儿子的抚养权?  相似文献   

18.
曹旭峰 《工友》2007,(10):6-8
这是一个屡遭不幸的家庭:蕲春农民工陈仕灯的大女儿7岁时不幸夭折,今年6月份,他惟一的儿子又患上了癌症。无钱替儿子治病的陈仕灯夫妇害怕儿子与女儿一样,忽然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于是常常在半夜里爬起来坐在儿子床边,一坐就是一宿。就在他们对儿子脆弱的生命忧心如焚的时候,在当地重点中学读书、成绩优异的儿子却向他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休闲一刻     
《时代风采》2009,(15):32-32
贼快 爸爸和儿子坐火车回老家。 儿子:“爸爸,这火车票上的K、T、Z是什么意思啊?” 爸爸:“K是快车的意思,T是特快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佚名 《工友》2008,(10):55-55
爸爸对妈妈说:“明天公司里有一个应酬,所以不能回家吃晚饭。” 儿子好奇问妈妈:“什么是应酬?” “应酬就是自己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的事。”妈妈回答。 第二天,儿子吃完早餐,书包一背,对妈妈说:“妈妈再见,我应酬去了。”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不过,轻松一笑后,应酬缠身的都市白领又作何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