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价值边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表现为制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忽略任何一个方面,都无法满足政策变革之根本特征的需要。从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出发,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基础,准确定位其价值边界,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事立法与司法的正确引导,必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建立与发展。而且只有基于制度与价值的分析,才能超越表面化的文本政策而溯及其背后真正的利益动因,才能构建一个解释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李珍 《法制与社会》2013,(34):118-121
审查逮捕权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人权保障层面上具有一致的价值追求,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审查逮捕权的有效行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影响司法的背景下,审查逮捕权应保有谦抑性、公正性、合法性等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刑事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再到严打政策最后到宽严相济政策的流变过程。对于宽严相济政策的出台是否意味着其已经替代了严打政策,刑法学界一直存有争议,难以对宽严相济政策和严打政策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明确界定。宽严相济政策和严打政策的区别在于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内容、价值取向、意义不同。宽严相济政策虽然目前尚未完全取代严打政策,但是终究会在保留严打方式的前提下,完全取代严打政策。  相似文献   

4.
叶青 《政治与法律》2008,(1):100-104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推动检察工作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必须解决检察机关在执法观念、价值取向、监督标准、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5.
不起诉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广泛的诉讼价值和司法功能。应当探索不起诉制度,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理基础及价值追求,讨论分析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完善不起诉制度的设想及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刑事司法政策,不仅适用于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而且应该在经济犯罪审判工作中得到切实贯彻。笔者结合审判实务,就经济犯罪审判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问题谈些看法。一、关于宽和严的价值判断一般认为,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刑事审判工作的基  相似文献   

7.
抽象概括出了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三个契合点,一是价值的契合;二是导向的契合;三是层次的契合。鉴于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间仍有一定的相互排斥性,应当吸收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因素,即合理判断期待可能性有无即大小的,以此服务并丰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有其深刻的内涵,并贯穿于整个刑事司法过程。监狱行刑是刑事司法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理解和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与罪犯保外就医制度之设置价值,改进和完善罪犯保外就医制度,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融入罪犯保外就医制度的各个环节,会促使罪犯保外就医制度更加文明、公正。  相似文献   

9.
黄世斌  洪星 《河北法学》2007,25(11):175-182
裁量不起诉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制度之一,其在价值功能等方面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更相契合.目前,裁量不起诉制度的运行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进构建和谐社会,检察机关必须依法充分行使裁量不起诉权.  相似文献   

10.
周文迪  熊侃 《法制与社会》2010,(5):119-120,125
刑事和解的纠纷解决机制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产生,有其深刻的合理性:一方面,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呼唤着轻罪处理机制的创新;另一方面,刑事和解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全面的恢复正义、从根本上解决纠纷、从整体上提高效率等刑事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11.
韩清 《法制与经济》2009,(19):67-69
当前,宽置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本文以检察机关公诉环节为视角,通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价值取向、司法应用等问题进行研究,对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主要形式一刑事和解制度进行反思,进而提出通过构建附条件不起诉、社区矫正、被害人国家补偿等各项配套制度,解决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杨仁泉 《法制与社会》2010,(32):298-298
刑事自由裁量权主要是指在刑事法律的适用过程中,由相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刑事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对实施的多种方式的自由选择。本文主要通过刑事自由裁量权在宽严相济政策下的价值分析、行使原则的论述,试提出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刑事自由裁量权完善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宽严相济政策指导下的刑事和解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事和解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价值功能,与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相融性。司法实践中,应将其统一于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纳入现行法律的框架轨道、融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之中进行探索和试行。刑事和解制度最终应转化为国内立法,以法律明文规定的形式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4.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落实刑罚的教育挽救功能,体现轻刑化的发展趋势.监狱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就是要在执法活动中要树立尊重和保障罪犯人权的基本理念.监狱执法主体执法理念创新,就是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需要监狱执法主体执法理念的创新发展.因此,监狱执法主体不仅要迅速转变,还要立足于一定的创新基础,监狱未来的功能定位也应立足于此.  相似文献   

15.
刑事政策以各类犯罪及其行为人为规制对象,因而对于社会和谐秩序的形成至关重要。宽严相济政策以符合法治要求的方式,从宽和与严厉两个向度上合理运用刑事权,在刑事法治的各个基本环节、阶段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精神,从而达到防卫社会、保障人权的政策目标,理应确立为和谐社会语境中的基本刑事政策。宽严并用、宽优于严是宽严相济政策的合理价值定位,有利于充分维护人权,节约稀缺法律资源,增进法治内部与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科学判断犯罪态势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所作的新思考。当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具有丰富的实质内涵与时代意义,是实现司法价值,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应有之意。因此,应当重视司法层面的运作,尤其应当是着眼于司法行为政策化。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在和谐社会理论背景下出台的,其制定目的或价值取向在于构建社会和谐。宽严相济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刑事司法领域的政策体现,严策或宽策均为手段,采取严策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就使用严策,采取轻策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就使用轻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并非偏重于宽或严,而是有统一的适用前提,那就是是否有助于构建社会和谐。本文从检察权运行理念之变迁、检察权运行参与主体之多元化、检察权运行方式之转变、检察权运行重心之重构等方面出发,论述了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如何对检察工作的机制进行改革,以使检察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更加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程巍  李鹏宇 《法制与社会》2011,(32):257-25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提出的基本刑事政策,罪刑法定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二者有共同的理念基础和价值目标,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当受到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同时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具有补充和引导作用,实现二者有机统一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贯彻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明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及其科学内涵和基本原则,发现和纠正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践中存在的理念偏差,无疑是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其贯彻的几个基本问题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是党和国家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一项重要刑事政策,在司法领域贯彻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现实的维度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进行考察,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未来走势,对于深刻理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