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怡 《先锋队》2012,(14):48-49
巍巍太行,泱泱汾水,养育了无数优秀的三晋儿女。在这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上,也曾升起辉耀共和国的一颗颗将星。1955年至1964年,有47位山西籍开国将领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元帅1人、上将2人、中将1人、少将43人:徐向前(元帅1901~1990),五台县东冶镇永安村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最高职级为国家军委副主席。赵尔陆(上将1905~1967),崞县(今原平市)解村乡北三泉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最高职级为正大区。董其武(上将1899~1989),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人。1955年被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山西这块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培养和造就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老干部,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衔的1613名元帅和将军中,就有徐向前元帅、赵尔陆上将、常乾坤中将等43住山西籍人士。不仅七。此,三晋大地还孕育出了为数众多的将军夫人,据粗略了解,至少有以下40位:王新亭上将夫人田维新壶关县人刘金轩中将夫人田坚沁县人张国华中将夫人樊近真平定县人陈康中将夫人郭青沁水县人周玉成中将夫人王克强武乡县人周希汉中将夫人周旋运城市人倪志亮中将夫人石玉英太谷县。王屏少将夫人郭寒冰祁县人王晓少将夫…  相似文献   

3.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广!”叶帅送出,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 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据云,毛泽东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  相似文献   

4.
八方采风     
12位开国上将健在随着中国军队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中国五十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有12位。1955年9月,中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军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离开人世。在这之前,10位大将都已先行作古。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上将便成为中国军队耀目的星座,人  相似文献   

5.
孟红 《党史文汇》2010,(10):59-62
在1955年至1964年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者中,有21位山西籍开国将军曾经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上将1名,中将1名,少将19名。他们分别是:上将董其武,中将常乾坤,少将车敏樵、  相似文献   

6.
1955年至196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授予1614位身经百战、威震敌胆的革命老战士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在这些老将军中,有12位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断臂少腿,而他们中大多数人又是在没有麻醉药的条件下截肢,身残后又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始终战斗在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我国50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剩下12位。 1955年9月,我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总共授少将以上军衔1614名。1992年5月,聂荣臻元帅作为最  相似文献   

8.
《先锋队》1999,(8)
陈毅(1901-1972)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与朱德率余部转战闽赣粤湘边。1928年领导湘南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政治部主任,军长,江西军区总指挥,新四军支队司令员,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19年夏,陈毅在法国巴黎找到了一份工作,工厂…  相似文献   

9.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我们而去,如今仅存开国上将以下几百位,且大多是A九十岁的老人了。1989年3月29H,随着86岁的肖劲光大将的辞世升位大将都离开了我们。1992年5月14日,93岁高龄的聂荣臻元秘书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肖克现年87岁。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7,(1)
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将军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首次授衔的高级将领中,有9位独臂将军和1位独腿将军。其中,有5位是在反“围剿”和长征中失去腿臂的。这5位血铸的将星,谁都有一段传奇的战斗经历。贺炳炎上将1913年出生于湖南松滋,1929年...  相似文献   

11.
聂荣臻四川省江津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从苏联学习回国,在黄埔军校工作,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曾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一军团政委,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北军区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央科学小组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平江起义70周年前夕,我们专程去京拜访了平江籍老将军、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原海军副司令员方强中将;原解放军报总编辑欧阳文中将等。这些德高望重的老将军都在平江起义前后参加革命,亲自经历或耳闻目睹了平江起义这场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壮举。他们忆起往事,仍激动不已。平江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彭德怀、膝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发动的一次成功的武装起义在京城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年届84岁,精神矍铄,立如铁塔,坐似雄狮的张震上将,声音洪亮地对我们说:家乡…  相似文献   

13.
1955年9月,人民军队第一次评授军衔时,聂荣臻被授予元帅军衔,杨成武被授予上将军衔,两人都分别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都是人民军队战史上声名赫赫的人物。在成为元帅、上将的征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相似文献   

14.
在一位上将的身旁相伴相依共 同生活的也是一位将军,这在古今中 外恐怕是极少极少的,中国人民解放 军队伍中,却有一对这样的将军夫妇, 他们便是聂力中将和丁衡高上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 行军衔制,至"文革"前夕结束,李贞 少将成了首次授衔的1600多位将帅 中唯一的一位女将军。33年后的1988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了军衔制,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又有5位女军人 被授予少将军衔,她们成了新中国的 第二代女将军。 聂力,聂荣臻元帅的女儿,全国 人大代表,原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 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兼秘书长,是5位女将军中职务最高 的一位。 1955年,聂力考入了苏联列宁格 勒精密机械及光学仪器学院。1960年  相似文献   

15.
智慧粟裕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叶帅送出大门,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曰:“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粟裕将军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1955年评军衔,粟裕将军战功显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据云,毛泽东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  相似文献   

16.
《先锋队》1997,(6)
徐海东慧眼识才用刘震1955年在我军首次授衔时,年仅40岁的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当时我军57位上将中最年轻的几位之一。而刘震将军迈出他军事指挥生涯的第一步,是与徐海东将军的慧眼识才分不开的。1932年11月,红四方面军西征,湖北省委重建了中国工农...  相似文献   

17.
邸永君 《党建文汇》2005,(11):54-54
1952年冬,军队有关部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开始着手进行军队军衔制具体实行的方案策划工作,并很快提出了方案。这份关于军衔实施的方案是:军衔设六等十二级。“六等”,即:帅、将、校、尉、军士、兵。“十二级”,即:元帅分三级: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分四级: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分三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分四级:上尉、一级中尉、  相似文献   

18.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中,有这样一个现象军衔越高,在海91、留学过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开国元帅中的“海归”有5人,所占比例为50%;开国大将中的“海归”有3人,所占比例为30%:开国上将、中将、少将中的“海归”人员所占比例依次递减。开国元帅、大将、上将中的“海归”人们比较熟悉一些,而开国中将、少将里的“海归”相对不为人熟知。177名开国中将是开国将帅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有10位各类“海归”人员。他们的名字是:刘少文、常乾坤、郭化若、唐延杰、庄田、赛福鼎·艾则孜、贺诚、钟赤兵、刘道生、方强。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岁月,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党史博览》2009,(12):26-29
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开国将军榜第二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4名(包括以后补授、晋升的在内)什同将领被授了元帅和将军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相似文献   

20.
博览之窗     
健在的10位 开国上将 1955年9月至1965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其间,授衔的元帅和将军的数目分别为: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少将1360名。将帅总数为1614名。 征途漫漫,岁月悠悠。40年过去,这些开国将帅大部分已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