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49年1月6日,淮海战役接近尾声,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向被包围在陈官庄地区的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势下,敌军阵地一片混乱。准备接杜聿明突围的敌军战车独立团一营的15辆坦克,在混乱中搜寻杜聿明未果后,就在副营长吴秀章的带领下,向西南驻马店方向突围。沿途被解放军击毁9辆,其余6辆仍继续逃跑。  相似文献   

2.
(一) 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曾任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部中将司令、时任徐州“剿总”副司令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解放军官兵以革命的人道主义友善地对待了这位在战场上发誓“要与共产党决以死战”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后,杜聿明与另外42名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军官被宣布为战犯,一同被送进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思想改造。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县城西南的丁里镇,有个群山环抱、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蔡凹.1948年12月15日至1949年1月11日,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就设在这里.时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粟裕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华东野战军围歼杜聿明集团,为淮海战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4.
李克影  孙赣 《党史纵览》2014,(11):34-35
正1948年秋,解放战争已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进行了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前夕,毛泽东以战略家独到的眼光为淮海战役设计了方案: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整个战役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聚歼黄维兵团;第三阶段歼灭杜聿明部。1948年11  相似文献   

5.
正1948年,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淮海战役捷报频传,人民解放军全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精锐部队——黄维、黄百韬、邱清泉、孙元良等兵团,活捉了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使蒋家王朝遭遇到灭顶之灾。"捷报,捷报!歼灭了黄百韬"的歌声,响彻了江淮大地。从淮海战役的战场上败下阵来的国民党第八兵团刘汝明部犹如丧家之犬,一帮残兵败将流窜到合肥,  相似文献   

6.
刘志民 《党史纵横》2013,(6):30-30,33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实际上,单凭简陋的步枪装备是难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在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战略性决战淮海战役中,我军利用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成百上千门大炮,发射出几十万发炮弹,使得维系蒋介石政权统治的国民党重兵集团灰飞烟灭。杜聿明惊呼:"共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炮弹?"  相似文献   

7.
1948年12月5日至14日,淮海战役进入关键时刻,总前委委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进驻淮北相城,前后10天。在此期间,华野指挥部一方面调兵遣将配合中原野战军歼灭黄维兵团,一方面精心部署围歼杜聿明集团,为夺取淮海战役的完全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鉴于目前这一史实尚未引起史学界的注意,本文略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淮海战役后.华野第一重伤医院在徐州召开淮海战役卫勤工作总结暨庆功会议.并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下,进行渡江战役的动员。全院同志于1949年3月10日将在徐州陆军医院收容治疗的伤员移交给有关接收的医院后,乘火车离开徐州南下。  相似文献   

9.
1948年10月11日,中央军委接受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关于“乘胜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发出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指示。此时,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已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战役上的相互配合。而两大野战军会合以后的指挥问题,则成为中央军委面临的一个难题。10月31日,粟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是淮海战役胜利65周年。笔者因为工作之需,有幸参与电视文献片《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纪实》的摄制,对淮海战役民工支前的感人事迹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在此,谨以以下几段采访散记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月10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华野后勤部长刘瑞龙在萧县蔡凹,收到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亲笔信:“瑞龙同志:送来联合支前各件,均已阅悉。我完全同意该会所作各项决定.请即依照执行。”短短数语,反映出淮海战役总前委对刘瑞龙的信任、支持和鼓励,也展示了刘瑞龙为夺取淮海战役胜利付出的辛劳和心血。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淮海战役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可喜成果,现综述如下:一、关于淮海战役研究的概况1988年,值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等6家单位于10月23日至28日在徐州联合召开了“纪念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大会论文的作者,多学科、多视角地研究淮海战役,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巩固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成果,会议领导小组成立了编委会,会同(淮海论坛)编辑部共同编辑出版了(纪念淮海战役胜利四十周年专辑)。这是迄今为止研究淮、海战役内容较为全面、水平较…  相似文献   

13.
正决战淮海,总前委驻扎文昌宫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对于这次战役,国共双方都非常关注。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曾几次强调此战实为国家存亡的最大关键。毛泽东也明确指出: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及全国局面基本可以解决。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正式打响,这也标志着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的正式开始。在淮海战役期间,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先后进驻濉溪县临涣集的文昌宫、韩村镇的小李家村和萧县蔡洼村,在淮北这片热土上,运筹帷幄,度过了50个永载史册的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4.
1988年10月23日至28日,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淮海战役研究会等六家单位在徐州联合召开了“纪念淮海战役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经过认真的切磋探讨,对淮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淮海战役胜利50周年,淮北市所辖之地是淮海战役主战场之一。淮北市委、市政府本着隆重、热烈、简朴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挺进陇海地区。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歼敌55.5万人,创造了60万(我军)战胜80万(敌军)的奇迹。毛泽东同志说:“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大局已定,而且全国局面亦可基本解决。” 1998年11月6日,在淮北市隆重纪念淮海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踏上当年淮海战役的热土,随同王克将军的有国防大学副政委董宜胜中将、中央军委办公  相似文献   

16.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与淮海战役宁志一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略决战,战前,国民党军总兵力达80万人,装备也好;解放军总兵力约60万人,装备较差。毛泽东将战役喻为“一锅夹生饭”,是说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战役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战斗英雄们的革命精神,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淮海战役纪念馆,1965年11月6日建成开放。馆区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凤凰山东麓,占地79万平方米,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淮海战役碑林、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徐州双拥展览馆、徐州国防教育馆、青年湖等组成,是历史内涵深刻、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优美的革命纪念地和风景游览区。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和渡江战役的逼近,苟延残喘的国民党反动派一面仓惶逃跑,一面布置对我游击根据地的疯狂“清剿”。苏浙皖边区工委及边区支队主力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隐入天目山密林之中,伺机袭击敌人,粉碎敌人的“清剿”。他们在军事上连连获胜,但粮食供给却越来越紧张。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蒋介石“斗法”林遵举足轻重受重视 1949年年初,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十分忙碌。辽沈战役取得胜利后,党中央又连续指挥发起了淮海、平津战役。  相似文献   

20.
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同国民党在淮海地区进行的战略决战。随着战役的发展,投入决战的有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地方武装,共60多万人,建立统一的指挥核心,十分重要和迫切。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在电报中指出:“此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