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我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已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的重要动力和路径。而发展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指导着我国新的改革开放实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之新阶段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由当代中国社会形态性质、改革开放的目的性及其复杂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的。只有立足改革开放新实践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实践性质和实践规律决定的。在新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历史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我们既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邱敦红 《新湘评论》2009,(11):17-20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中国60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实践紧密结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不渝地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发展进程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其基本内涵,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到群众中去”,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是马克思主义“从群众中来”和“到群众中去”两者相互联结的无限循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改革开放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的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  相似文献   

8.
丁晋清 《党课》2008,(10):18-2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意义的高度概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对抵制各种怀疑、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潮,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湘评论》2008,(12):59-61
我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也收获了硕果累累的精神财富,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实践源泉和检验尺度,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结论、人民的结论、历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逐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紧跟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新境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创新,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觉醒的30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不断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路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一个历史性课题。邓小平把解放思想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既强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解放思想,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找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途径;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找到了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等重大历史事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明了正确方向、丰富了新内容、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为: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必然性;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时代特点进行了科学判断,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观点时代化,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指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时期中共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变化的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脉络为:1919年~1948年,由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1949年~1977年,跳出苏联模式樊篱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尝试;1978年至今,包容异质思维、切准主体诉求柘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时代化大众化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就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邓小平的“解放思想”理论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它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改革开放、变革僵化模式、由政治主导走向经济主导、发展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现在回顾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对于我们民族的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