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历史名城阆中,宛若一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川北山地里,放射着诱人的光彩。远望阆中,如见巨轮坐江。四方形的城区被嘉陵江水三面簇围,江水滚滚,阆城巍然不动。 阆中历史悠久。有史可考,商朝时阆中为彭国地,又为巴国列都;秦朝时设阆中为县,其后历代在阆中设郡、州、路、军、道、府等,人称川北重镇。加之阆中山青水秀、景色绮丽,自古便有“阆苑仙境”的美称。  相似文献   

2.
潮声     
《时代潮》2003,(2)
本刊讯 记者罗茂城报道 近日,四川省阆中市委书记任晓春向记者透露,为保护阆中古城风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阆中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决定将政府大院从占城区搬迁至该市嘉陵江对面的七里经济技术开发区。 阆中是我国有名的四大古城之一,已有2300多年历史。三国时期的张飞镇守阆中成为历史佳话。1986年国务院命名其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区面积约1.78平方公里,有61条小街小巷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唐宋时期的街巷格局和明清时期的古城建筑风貌。为  相似文献   

3.
阆中古城     
川北阆中,历史悠久,山川形胜,俊彦辈出,文化灿烂。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卷中,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惟一性和不可替代性。阆中这座巴国古都,是两千多年的川北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隐然有大国风”,广有历代名流有仙踪圣迹,无愧是地灵人杰的阆嬛?亍⒙糜问ぞ场7岷?的文化积淀,瑰丽珍奇的自然、人文景观,浓郁的巴文化气息,独具特色的土特产,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优越的先天条件。翻开阆中历史,就翻开了一部厚重的文化典籍;走进阆中,就走进了一轴色彩斑斓的民俗风情画。S阆中古城@萧郎  相似文献   

4.
林大如  江福全 《台声》2005,(12):84-86
“阆中胜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唐朝大诗人杜甫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阆中灿烂的文化和秀美的山川。曾作为清朝四川“省会”达17年之久的阆中,有回、藏、纳西、汉等19个民族聚居,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川北高原上,熠熠生辉。以它那独具魅力的秀美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中外游人慕名而至。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阆中古城,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阆中古城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惟一一座保持原名的历史古城。它以风格独特的民俗建筑,厚重的…  相似文献   

5.
阆中商有彭城,周为巴国国都,秦惠王时置县,其后设州府置道台建治所,前清为四川省会17年。阆中的城市文明史,近3000年,商周城池,汉城遗址今可寻迹。近2平方公里的古城区、91条古街巷、数以千计的古民居,其唐宋格局、明清风貌历历在目。阆中历为皇亲国戚、亲王重臣所驻守。城市形成源远流长。自唐至清,筑台建楼修池,持续不断,生生不息。成阆中古城大气者,首推其唐。唐高祖李渊公子鲁王灵夔和滕王元婴先后被分封阆州,二王仿长安  相似文献   

6.
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阆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反映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特点,是阆中古城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当前,阆中古城的发展正面临传统消失、建设性破坏、破坏性建设的威胁。然而,寻找远去的家园,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整个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需要。正因为历史不能倒流,文化遗存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世界的年鉴,也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年轮”。阆中早在战国中期,便是“巴国国都”。自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县起,阆中一直是历代王朝郡、州、府、道的所在地。明末清初,阆中坐镇四川临时省会达17年之久。可以这么说,在明清以前,阆中的知名度很高,其灿烂文化和人文景观的辐射力,曾拨动了远在北京的正白旗“包衣”人曹雪芹的创作灵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如瑕”,  相似文献   

8.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薛立胜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长江一支流)中游。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设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也是至今中国唯一仍保持原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人杰地灵。早在公元前140余年西汉汉武帝时期,这里就诞生了伟大的天文...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郊盘龙山麓,有一处有300多年历史、占地30余亩、座北朝南的外国人墓地——巴巴寺。  相似文献   

10.
去年盛夏,古城阆中。为欢迎阆中市公安战士破获抢劫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凯旋而归,成千上万名干部群众自发地穿着节日盛装,抬着巨幅横标,敲锣打鼓夹道欢迎他们凯旋而归,市委、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广场为他们召开了隆重的庆功大会。 这就是阆中市公安局的形象。我们从省公安厅2002年授予的“全省优秀公安局”、“严打整治先进集体”等熠熠生辉的金匾中,看到了戍守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公安战士,正在用热血与汗水,谱写“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1.
民族宗教无小事。阆中市是我省回族聚居市之一,该市的民族、宗教工作在南充市占相当大的比重。一直以来,阆中市委统战部把民族宗教工作当作大事来抓,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推动和发展民族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积极为阆中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市委统战部和有关部门坚持每两月一次的学习制度,届时邀请民族宗教界知名人士共同学习,注重把民族宗教界人士的思想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上来,增强了民族宗教界人士的爱国、爱教、守法意识。为了保持宗教工作的平衡发展,统战部门依法加强对宗教团体、宗教…  相似文献   

12.
黄海 《传承》2009,(9):52-53
古蜀道的千年古柏东南至阆中,西南至梓潼,东北至广元昭化,如一条绿色的苍龙,沿着蜿蜒起伏的山峦,跨越沟壑深涧,挺立于崇山峻岭之间。她雄伟的气势、翠绿的英姿、博大的胸怀,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描绘讴歌。  相似文献   

13.
乡镇政府,是我国当今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级的财政状况,对于基层政权建设和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最近,记者对四川南充、广元、阆中、西充、南部、仪陇、剑阁、苍溪等23个县(市、区)的1000个乡镇的财政情况进  相似文献   

14.
发展旅游经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丽江、阆中同时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效果上却完全不同,与之比较找出差距,是我们积极地、理性地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为总司令当勤务员1933年6月,在徐向前、李先念的率领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来到了四川阆中,年仅13岁的贾守仁和弟弟贾守富都成了游击队员。1935年4月,贾守仁随红四方面军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在总部机关当通信员。这  相似文献   

16.
四川阆中,这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城,比起赫赫有名的丽江、平遥、歙县,多少有些羞涩,但它和这三座城市是一起被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为名城中的四小花旦之一。它就像有些花含苞时间会长一些,但一且绽放将带给人惊艳。  相似文献   

17.
发扬长征精神争做四有新人胡昭裕去年年底,四川省南充市保安服务总公司阆中保安培训分校组织全体师生员工,步行60多华里拉练到苍溪红军渡、武当山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分校为使学员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  相似文献   

18.
情系回民———记阆中市委统战部长曹福龙饶和荣1998年1月13日,星期天。春节前夕的阆中市一片繁荣景象。恰好这期间也是统战工作最忙的时候。忙了一周的市委统战部曹福龙部长本应喘喘气,可是这位自1984年从组织部调统战部任副部长、部长和政协副主席的“老统...  相似文献   

19.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国家贫困县(市)”。尽管86万巴山梓民用信念与毅力搏击贫困,赢来了“基本脱贫”的成就,但由于农业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基础不牢,返贫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20.
东岳庙中燃星火□左启于学海几经虎口几余生,白发归来访梓城。东岳庙中燃星火,牛头山上聚群英。涪江渡口掀赤浪,方家街巷传党情。四十五年惊剧变,凤凰苗木绿森森。——黄友凡:《重访三台》黄友凡(1917—),别名黄自元、黄天修,化名张帆,四川阆中人。早年在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