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区别在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当中,基督教与天主教似乎就是一回事,因为在国际上基督教与天主教统称都是“基督教”、“耶稣教”。从教会历史上看,基督教与天主教原本就是一种宗教,后来经过发展、宗教改革后,分化为两个教派;从信仰上看,基督教的信仰与...  相似文献   

2.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社会的现象,是相对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制度化宗教而言的各种非制度化的宗教信仰和崇拜,是植根于百姓中的宗教信仰及宗教的行为体现。本文通过调研,考察了武汉市民间信仰存在的特征,分析了民间信仰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文化功能,并提出了民间信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张勇侯一红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在现阶段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分布和流传着原始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这些宗教的共同特点是存在的时间长、分布广、信仰的人数多。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约有数千万人信仰各种宗...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们采取听汇报、座谈、走访、统计等形式,对全市妇女信教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一、基本情况目前,临沂市共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四种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信教群众共204689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群众共35873人。其中,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三种宗教的信教妇女152020人,占742%,在信教群众中基督教188100人,妇女141780人,占753%;天主教16362人,妇女10211人,占624%;伊斯兰教属回族全民性信仰;佛教227人,无尼姑,信教群众较少,且分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32位澳门华商的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澳门华商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显示澳门华商信仰天主教者很少,信仰佛教较多,大多数无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间能够和平相处,但中西不同宗教间仍存在隐性的争夺;宗教信仰观念错综复杂,但在世俗化和宗教越来越"融合"的形态下,并不会影响澳门和谐的宗教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丽敏 《桂海论丛》2008,24(6):86-88
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二者的起源可以共同追溯到人类原初的母性崇拜心理。由于社会现实、文化传统、宗教传统的差异,二者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通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文章从对女神的神性与神功的不同理解出发。分析了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提出,是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实践中取得的一项重要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一、“相适应”的提出  新中国建立时,我国各宗教在政治上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爱国与爱教有没有矛盾,两者能不能相统一 ?当时在我国天主教和基督教中就此展开了激烈讨论,其实质就是宗教要不要、能不能适应新中国、服务新中国。我国宗教制度实行重大改革后,在实践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打下了基础。之后由于我们党在处理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主张世俗主义的现代民族国家,法国早在1905年就确立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天主教日渐式微,但人们的宗教信仰则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信仰观念的价值诉求也因此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表现在穆斯林群体的社会与文化融入中.在当下的法国社会中,世俗主义日益成为法国现代性历程的主导意识形态.天主教信仰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沉淀下来,外来宗教信仰群体与法国主流社会的矛盾则又折射出信仰差异所带来的价值冲突.从对法国社会的考察来看,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但信仰或许永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民间宗教的历史沿革与概念界定问题。接着分别对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农村邪教、天主教、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等民间宗教信仰形式在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研究进行了一个综述性的评析,并介绍了当前学界对宗教渗透与反渗透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本文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民间宗教研究展开了一个初步的前瞻性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世界共有46亿人信仰宗教,各种各样的宗教派别毫无顾忌地冲向高速公路,冲向摩天大楼,冲向高等学府,冲向酒吧和迪斯科舞厅,冲向工作场所和生活社区。在我国12亿人口中,信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者总计达一亿多人。在五大宗教之外,一些地方的“民间信仰”异常活跃,国外的一些“新兴宗教”试图渗透进来,一些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和分裂活动,还有各种邪教正在兴风作浪。对于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的人说,现在是有神论有人传,无神论无人讲,如此下去,宗教就是和平演变的基础;有的人提出,宗…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献县是一个宗教大县,又是天主教沧州教区主教府所在地,宗教情况复杂。县委深刻认识到,献县宗教工作大局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主教的稳定,天主教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2.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怎样对待信仰?信仰在精神家园中有着什么样的位置?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出而又迫切需要予以解答的重大问题。近来通过学习并实地考察一些宗教场所,  相似文献   

13.
一波三折的波黑局势董健波黑地处前南斯拉夫中部,首都萨拉热窝,前南斯拉夫65%的军工企业集中于此。436万人口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占43.7%,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占13.6%,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占17.3%。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分歧,加上民...  相似文献   

14.
卢刚 《长白学刊》2009,(4):80-85
法律信仰是我国法治国家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的结论是在西方法律与宗教相互融通的框架下展开的。他在《法律与宗教》中,最终关切的是失去了法律的宗教日益失去其社会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内心、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崩溃。而观照我国当下的法律信仰问题,在法律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与宗教传统的国家,过于强调法律信仰的作用,可能让我们忽视了真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法治并不一定需要以民众的法律信仰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地一牧师最近准备结婚。我国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国家,不知国家对宗教教职人员的婚姻问题有何规定,望解答。资阳市读者涂太宗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有着丰富的含义,主要包括: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  相似文献   

16.
澳门是个多宗教的地区,主要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其中尤以天主教为甚,这大概与葡萄牙人多信奉天主教有关。几乎与葡萄牙商人进入澳门同时,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也接踵而来。1535年前后,一位名叫贡萨尔维斯的葡萄牙传教士第一个踏上了澳门的土地,...  相似文献   

17.
我很同意学者姚建宗的一句话:"法治的精神意蕴在信仰--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一种对法的宗教般的虔诚而真挚的信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没有法治文化传统而又正致力于建设法治社会的国家,法如何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遵守,成为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象呢?这让笔者想到了"法是什么"这个先哲们已经无数次用智慧的言语深刻阐述其内涵的话题.虽如此,笔者不揣冒昧,且谈法之内涵,进而理解法治之真意.  相似文献   

18.
一,从我国国情出发认识宗教问题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五种宗教。在全国总人口中,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虽然所占的比例不算很大,但信教群众的绝对数字并不小。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宗教在我国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正确对待宗教的问题,就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还应当看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和宗教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实际生活中,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我国有近20个少数民族几  相似文献   

19.
福建历来是宗教大省。目前,且不论数以千计的各种民间信仰宫庙,仅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就拥有众多的信众和数目可观的寺观教堂。也因此,如何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使宗教界委员在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贯穿履职始终的同时,积极引导各自的宗教团体始终保持爱国爱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政协民宗委和宗教界委员共同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华工作为第一代中国移民,于19世纪中期来到加勒比海的古巴,在鼎盛时期达到12.5万人,曾是亚洲之外的在规模和影响力上仅次于美国的华人移民。上百年来,华人在古巴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古巴的天主教及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古巴华人所崇拜的关公和观音信仰发生了变化,即赋予或融入了某些西方和非洲传统宗教文化的元素。古巴的华人和其他种族的移民一样,共同参与和谱写了文化转移和宗教混合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